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摘要】 本文探讨了我国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因素,并指出提高大学生心理 素质的途径,旨在正确开展心理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素质;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1173(2002)04—0023—02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 况基本良好,而且通过教育会变得更 心理素质是近年来引起社会特别是 好。确立这一观点既有助于提倡一种 高校普遍重视的问题。大学生心理健 健康心理教育观,即心理教育的重要 /一、 中 康之所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是因 性不是因大学生已有了严重的心理 国 为当代大学生不仅具有青年人的勃 问题,而是为了增强大学生的心理卫 农 业 勃生机,而且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 生水平,以此提高大学生的生命质 大 欲、较高的智商及较高的文化层次, 量,并帮助其挖掘潜能(这就同中国 学 ' 其自我关注和人生目标定位也更高, 人现在重视保健不是因为已病人膏 北 同时,社会对之期望、要求较高,是未 肓,而是为了提高生命质量一样);又 京 来社会的栋梁、支柱。因此,对大学生 有助于确立一种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_ 0 0 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程度明显高于 为目标的心理教育观;更为大学生及 赛 其他群体。 其家长减压,使他们能把青春期特有 一、正确认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 的情绪波动与心理疾病区分开来,以 题 一种积极的态度对待青年人成长中 在探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的烦恼。大学生能否具有良好的心理 时,普遍认为,近几年来在高校因大 素质(能否适应群体、社会和学校环 学生心理素质差异而引发了各种比 境;能否正确认识自己,拥有完整的 较突出的问题,如患病休学、退学、死 人格和自我意识),关键在于加强心 亡的人数逐年增加,并且以大学生中 理健康教育。各高校应采取多种方 心理健康存在问题占大学生总数 式、途径教育学生,充分认识影响其 20%~30%的比率说明心理健康问 心理素质的主客观因素,从而正面引 题已经十分突出。因此。一部分人认 导他们正确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形 为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现状令人堪忧, 势下激烈的竞争、紧张的学习、经济 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 困难等带来的压力,避免难以适应、 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势在必 难以承受、无法排解而引起的各种心 行。但笔者认为随着对大学生心理健 理健康问题。 康日益重视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 二、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主要 认识到大学生并非心理疾病的高危 因素 人群,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客 一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社会环 观存在的,属于青春期人群普遍存在 境对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起着决定性 的“成长的烦恼”,其心理健康总体状 的作用,新的时代对大学生的素质提 .r_l懈双月-9 枷2.・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几年大学生就业 学习和生活。同时,来自农村尤其是 的氛围,注重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 从“双向选择”到“面向市场”再到“走 来自经济不发达的乡村或较偏僻山村 之间的思想与情感交流,创造学生心 进市场”,进一步强化了他们的竞争 的学生面对物质、精神文明生活较好 理健康锻炼的机会,从而提高学生自 意识,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焦 的城市学生,总会感到经济压力并由 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 2.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学 虑。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从一年级起就 此而产生一种自卑感,从而导致在人 担心自己将来的工作,三年级起就开 际交往中产生障碍。总之,在种种压 科的教学活动之中 始寻找就业单位,在遇到挫折时,极 力的负重下,一些学生无法排解,整天 和就业形势的影响,对自己缺乏正确 的状态中。 的认识,思想焦虑,心灰意冷,情绪低 要使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必 核心来统帅各科教学的总纲要。该纲 易产生各种消极心理。如受分配制度 生活在“紧张、疲乏”甚至“烦躁、压抑” 须建立一个以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为 三、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途径 要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线,使之与其 落;而且在市场经济建立和发展过程 I.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的负面效应也给他们的心理带来 一是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并把 了不良影响。如部分学生对金钱过分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整个课程体系 崇拜、个人主义强化、人际关系淡漠 之中,作为其有机构成部分。把心理 等;另外,由于生活条件、社会环境的 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列入教学计划之 改变及各种媒体的的影响,现代大学 中,根据心理健康发展的目标体系编 生生理成熟,恋爱出现“低龄化”趋 写出教材和学习指导书,让大学生系 势。以上种种现象使部分学生不能正 统地了解有关的心理卫生及心理健康 确面对变化着的现实社会,产生了浮 知识,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可 躁、焦虑、苦闷、压抑等心理问题。 操作性。同时注重区分阶段,加强针 二是独立生活、自我管理能力 对性教育。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 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庭生活 问题类型,分别有重点地开设不同课 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计划生育基本 程。一年级心理问题突出表现在人际 国策的实施,使得当代大学生中独生 关系上,二、三年级表现在人际关系及 子女增多,他们生活上依赖父母照 学习、情感问题上,四年级表现在情感 顾,学习上依赖教师,独立生活能力 和就业问题上。 差;情绪易大起大落,心理承受能力 二是要建立形成关于心理教育的 弱。在生活、学习、事业某一方面稍有 “家庭——学校——社会信息网”。对 挫折,其心理上就产生强烈的震荡, 大学生实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学校 影响身心健康。也有的学生家庭生活 教育的责任,而且属于社会教育范 不完善,或者是单亲,缺少父爱或母 畴。一个人从家庭到校园到社会,其 爱,与人不合群,独来独往,性格孤 成长和发展的任何时期都需要来自这 僻;或者从小家庭生活不和睦,与社 三方面的了解和支持。心理学界一些 会缺乏沟通,心灵上留下阴影,造成 有识之士建议,建立关于心理教育的 人格缺陷等。 “家庭一学校一社会信息网”,内容包 三是高校收费标准的增加、完全 括家庭背景、父母期望和教育方式、学 学分制的实行以及高校学生公寓化 校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学风、教师的 管理的实现,这些变化使一部分学生 教学风格和人格特征、社会风气、社会 还难于适应,难于承受。升人大学后, 舆论等,从而取得家庭、学校、社会的 方方面面较中学时代有较大的变化: 关注并协调三者的关系,形成最大的 远离父母,学习条件和学习方法的改 合力,为大学生成长和成才营造良好 变,生活习惯的变化及语言交流的障 的氛围。 碍等,都可能使学生产生焦虑、抑郁、 三是营造氛围,提高学生自我教 神经衰弱等症状,从而影响学生正常 育水平。营造学生积极追求心理健康 .r_州…狮2.・ 他课程和各类教学活动紧密结合,相 互促进,形成一种协同效应,从而构建 一个由学科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和活动课程组成的全新的课程体系。 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 活动之中,将有助于改变目前大学生 心理健康的现状,这是大学生身心素 质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3.建立心理咨询机构,开展个别 教育 个别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助 途径及重要补充,也是解决大学生心 理问题的有效手段。另外,心理健康 咨询也是维护和增进学生心理健康的 手段,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 径之一。个别教育的主要方式是进行 个别心理辅导,可以通过建立心理咨 询室或心理健康中心等形式予以具体 实施。 (本文责任编校:沈立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