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析博山传统琉璃工艺品——琉璃花球

来源:爱够旅游网
・文博论坛・ 大众文艺 浅析博山传统琉璃工艺品 丁丽艳 琉璃花球 (博山陶瓷琉璃艺术博物馆 山东淄博 255200) 摘要:琉璃花球作为博山地区生产制作的传统琉璃工艺品,清光绪年间在博山地区开始制作,即先打好底料, 用熔化了的各种颜色的琉璃做成花叶、花瓣、鱼、虫等配料,将其配件按设计图样嵌入其中,然后包vx@,f ̄Jlc& 料.再熔整成所需要的形状,最后进行抛光和退温,即成为琉璃花球。 关键词:琉璃;琉璃花球;传统工艺品 琉璃花球是博山地区生产制作的传统琉璃工艺品。初创的 后用葫芦钳将花球和铁线分离,随后把花球放进退温炉进行退 确切年代,没有明确的记载。从出土的琉璃文物中发现,博山明 温。而扎花花球的制作方法是,在铁线顶端已经熔化的水晶底料 代的琉璃制品中就有琉璃花球,不过那时的的花球都是比较粗糙 上粘一块色料,放到火中熔化铺匀,用铁片、铁丝制成花瓣或草 的。最早的琉璃花球是炉工们工余闲暇趁工料方便,随手成型, 叶形,这种工具叫 扎花针 。用此针把各种色料按照花瓣、叶子 做来自赏或给孩子们当玩具的,不算产品。作为产品开始生产始 的生长规律扎入到底料内,然后再以葫芦钳将花、叶根部收拢, 于清光绪年问,最初的形状是圆球形的。即在透明的圆形水晶料 多余的料顺手打下。最后再将底料从铁线上卸下,倒转后粘住 花、叶根部,外面罩上熔化的水晶料,以药碗成型卸下,放到灰 中,包含着有色琉璃组成的图案或造型。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秋,北京鸿兴永料货庄将一只瑞 锅退温。士产的花球带到博山,该花球花纹平列,五色杂陈。带到后请博 琉璃花球,在丰富多彩的琉璃制品中,是比较晚的一个品 山琉璃工匠仿制,当时由制作鼻烟壶坯的工匠师傅张积远与其子 张敬荣仿制成功。制作时用各种颜色的琉璃排列于花球底部,因 花纹平列,五色杂陈,如百花争艳、群芳集萃,被称为“万花 球”,这是博山琉璃花球的最初形态,也是博山花球的第一代产 品。仿制成功后被送到北京进行试销,结果销路非常好,这就促 进了博山琉璃花球的生产。当时跟着张积元学艺的年青学徒孔宪 芝,跟着学会了制作花球的技术。孑L宪芝在继承师傅传统制作花 球的技艺上潜心研究,不断改良,在制作过程中,根据花球生产 的特点,研制出铁托盘、剪刀、钳子、镊子等各种专门制作花球 的工具,并且设计出适宜花球生产的专用圆炉,形成了一套花球 生产的工艺过程,使制作工艺得以改进,生产效率得到很大的提 高。他制作的花球,也被世人称之为“孔家花球”,从此“孔家 花球”也成为博山琉璃花球的代名词。 九三二年,北京同兴隆料货庄带来一个波兰产的 西番莲 花球,该花球为圆球形,里面的花为紫红色,成开放状,并且没 有花心。由博山花球工匠赵继福仿制成功,同时创造了 扎瓣 工 艺。最初制作的花球是扎瓣无心菊花球,后又进行改制,制作出 有心花球。在此基础上相继又制作出六枝梅、喇叭花、四季花、 一种,发展到现在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经过琉璃工匠们不断的 钻研创新,花球种类也由原先的单一的圆形发展为现在众多品 类,有摆花花球、扎瓣花球、色素花球、变形花球、组合花球 等。摆花花球,也叫万花球,就是先拉出横截面有各种图案的 琉璃料条,并截成五至十毫米高的柱状料块,由人工将截好 的料块摆成各种平面图案,再用水晶料裹起,做成的圆球形花 球,是传统的琉璃工艺品之一;扎瓣花球,是将铁线顶端熔化 的水晶底料上粘~块色料,入火熔化铺匀。用以铁片、铁丝制 成花瓣或草叶之形的扎花针把色料按花叶生长规律扎入底料 内,再以葫芦钳将花叶根部收拢,多余之料打下,水晶底料内 即有花叶之形。然后将底料从铁线上卸下,倒转粘住花叶的根 部,外罩以熔化的水晶料,以药碗成型,卸下埋入灰锅退温。 扎瓣花球是花球的内部图案,由摆花花球的平面构图,转向立 体的现代产品。它取材于单一的花朵的立体造型,如玫瑰、牡 丹、月季、芍药、菊花、梅花、喇叭花等。在制作中,艺人们 用特制的工具,在还没凝固的琉璃色料上,扎出一瓣瓣最初的 花瓣,再通过揉、擀等工艺,在使花球的外部的水晶料,形成 透明的圆球形的同时,最初在色料上扎出的花瓣也组成了完整 蒲公英、大瓣菊等许多新品种,使琉璃花球的制作从平面花纹向 的一朵立体的花朵。当人们面对花球内部,比真正的花朵还要 娇艳的花朵时,常常被它的奇妙所折服;色素花球是二十世纪 立体造型方面前进了一大步,此类花球成为博山第二代花球。 博山花球的第三代产品,是1963年孔庆仁等人创制的变形鸟 八十年代开发的花球产品。色素花球的突破,在于花球内部的 兽花球。孔庆仁是孔宪芝的儿子,子承父业,他不仅熟练掌握花 立体造型,是通过一种能够溶化在透明的琉璃水晶料中的颜 球的制作技术,在工作中讲究科学生产,改进了色料的配方,攻 料,也叫色素来形成的。而且以不规则的自由造型为特色,形 克了花球表皮容易炸裂和过时冒碱的技术难关。工匠师傅逐渐摸 态奇妙,色彩多变,似是而非,可以感觉但无法言明;变形花 索出一种以石膏来预制动物形态,然后创造出鸟石、蝴蝶石、猫 球也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发的新产品,它使有着百年历史的 石等花色品种,外形有鼓墩、四方、六方等样式。经过博山这些 圆形花球,在外观形状上有了突破。是在已经成型的圆形花球 工匠师傅的改进与创新,在不断扩大花球应用范围的基础上,改 上,通过冷加工,研磨切削出单面或者多面的圆形、菱形、多 变了琉璃花球一直以来是圆球的单一造型,为花球的生产开辟了 边形等几何平面,依据光学的折射等原理,增强了它的视觉效 条观赏与实用相结合的新途径。 果,让人们更明显的感觉到琉璃工艺品的玲珑剔透特性;组合 博山琉璃花球的生产,在1965年前使用的设备就是土圆炉, 花球是指在花球的内部构图上,不再是单一的花朵或者平面, 一用传统的灰锅退温,后来逐步改用重油炉,并且有一座熔料的小 而是将一些有情节的组合景观,立体的呈现在花球的内部,如 池炉和隧道式退温炉与其配套,水晶料可直接从池炉中取用,制 金鱼戏草、莲池蜻蜒、荷叶青蛙等等,它里面的金鱼、蜻蜒、青 成的成品送入退温炉进行退温。生产设备的改进,不仅促进了 蛙等动物昆虫,都是提前用琉璃色料制作出来,在制作花球的过 琉璃花球的发展,也极大地提高了制作琉璃花球的效益。同时也 程I 加入到花球的内部,一般要几个人合作完成,体现了花球制  形成了一整套制作花球的工具,主要有铁线、大钳、葫芦钳、搓 作的最高工艺水平。板、镊子、剪刀、尖钳、搓石、扎花针、夹坯砣、药碗、铁托盘 晶莹剔透的博山琉璃花球因内部图案奇妙莫测,被誉为“开 等这些特殊工具。琉璃花球的制作方法大体分为排花、扎花这两 不败的鲜花”。在众多的琉璃工艺品中,以其独特的工艺,斑斓 大类。其中排花花球的制作方法是,将预先制好的各式花梃截成 的色彩,多样的造型,作为博山琉璃特色艺术产品之一,博得国 小段排在铁托盘内,做成各式各样的图案,稍加预热备用。成型 内 外朋友的喜爱。 时以铁线顶端粘一团 底料 ,趁还没有熔化附在铁托盘上,将花  梃嵌入到底料内,用搓板将底料内的花梃挤匀,外面套上熔化的 参考文献:水晶料,在药碗中滚动,使其圆正,再入炉加热使表面光平,最 【1] ̄L985年11月.淄博市政协文史委员会.《淄博文史资料选辑》第三辑 6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