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曲线正矢计算
一、曲线的分类:
目前我段主要曲线类型有:
1、由两端缓和曲线和圆曲线组成的曲线,如正线曲线。容许行车速度高。
2、由圆曲线构成的曲线。如道岔导曲线、附带曲线。
二、圆曲线正矢的计算
1、曲线头尾正好位于起终点桩上
FC=L2/8R
L=20M时,FC=50000/R
FZY=FYZ= FC/2
2、曲线头尾不在起终点桩上
ZY前点:Fμ=(FC/2) *(δ/10)2
ZY后点:Fη=FC-{(FC/2) *(τ/10)2}
FC:圆曲线正矢 δ:ZY点到后点的距离 τ:ZY点到前点的距离
三、 缓和曲线上整点正矢的计算(起始点正好是测点)
(1) 缓和曲线头尾的计算:
F0=F1/6(缓和曲线起点) F终= FC-F0 (缓和曲线终点)
(2)缓和曲线中间点正矢的计算:
F1=FS= FC/N (N=L0/B:缓和曲线分段数)
F2=2 F1 F3=3F1 FI=IF1(I为中间任意点)
四、 半点(5米桩)正矢的计算:
a) ZH点后半点正矢的计算:
F后=25/48*F1
因为ZH点正矢f0=f1/6,很小一般为1~2MM,其前半点很小(小于1MM)因此不作计算。
b) HY(YH)点前半点计划正矢的计算
F前=1/2{[L03+(L0-15)3]/6R L0+[5L0+25]/2R}-(L0-5)3/6R L0
c) HY(YH)点后半点计划正矢的计算
F后=1/2{[ (L0-5)3 -L03]/6R L0+[5L0+175]/2R}
d) 中间点(5米桩)正矢的计算
F中=(F前+F后)/2
五、 测点不在曲线始终点时缓和曲线计划正矢的计算
a) 缓和曲线始点(ZH点)处相邻测点的计划正矢
Fμ=αυFS (直缓点外点) αυ=1/6(δ/B)3
Fη=αηFS
(直缓点内点) αη=1/6[(1+δ/B)3-(δ/B)3]
(2) 缓圆点处相邻测点的计划正矢
Fφ=FC-αυFS (缓圆点外点,缓和曲线之外)
Fθ= FC-αηFS (缓圆点内点,缓和曲线之内)
(αυ、αη查纵距率表《曲线设备与曲线整正》附表二)
(3)缓和曲线中间点各点计划正矢的计算
FI=(FC/L0)LI (I为中间任意点)
说明:B:半弦长 δ:缓和曲线内点到ZH、HY(YH)距离
L0:缓和曲线长 FC:圆曲线正矢
第二讲:曲线拨道
一、绳正法基本原理
1、基本假定:
(1)假定拨道前后两端切线方向不变,或起始点位置不变,即曲线终点拨量为零。
(2)假定曲线上某点拨动时,其相邻点不随之发生移动,拨后钢轨总长不变。
2、由以上假定得出以下基本原理:
(1)用等长的弦测量圆曲线正矢,正矢必相等;
(2)拨动曲线时,某点的正矢增(减)X,其前后两点的正矢各减少(增加)X/2。
(3)只要铺设时曲线圆顺,养护维修中无论拨成任何不规则曲线,其正矢总和不变,即拨道前后量得的正矢总和相等。
(4)拨道时,整个曲线各测点正矢增减量的总和(代数和)等于零。
二、曲线拨道计算:
(1)求曲线曲中点位置
曲中点=实量正矢倒累计合计/实量正矢合计
(2)圆曲线平均正矢
FC=50000/R
如未知半径,可按下计算:FC=圆曲线正矢合计/圆曲线测点数
(3)曲线长计算
曲线长=(实量正矢合计/圆曲线正矢)×10
曲线长分段数=实量正矢合计/圆曲线正矢
注意:当曲线为圆曲线时,算出的曲线长为实长;当曲线带缓和曲线时,算出的曲线长实际=圆曲线长+一端缓和曲线长(曲线头尾为两端缓和曲线的中点)
(4)曲线头尾位置
曲线头=曲中点-曲线长分段数/2
曲线尾=曲中点+曲线长分段数/2
注意:当曲线为圆曲线时,算出的曲线头尾为实际头尾;当曲线带缓和曲线时,算出的曲线头尾为两端缓和曲线的中点。
(5)求缓和曲线长
一般按现有资料。无数据时按下式计算:
缓和曲线长=超高×1000
(6)求真正的ZH、HY、YH、HZ点位置
直缓点=曲线头-缓和曲线长分段数/2
缓圆点=曲线头+缓和曲线长分段数/2
圆缓点=曲线尾-缓和曲线长分段数/2
缓直点=曲线尾+缓和曲线长分段数/2
①曲线正矢计算:
圆曲线计划正矢=圆曲线平均正矢
或:圆曲线计划正矢=实量正矢合计/[曲线点数+(第一缓和曲线点数+δ1-τ1)/2+(第二缓和曲线点数+δ2-τ2)/2]
②各点正矢计算(见第一讲)
第三讲:曲线分桩
1、确定按10米分桩还是5米分桩
2、确定曲线的长度
3、确定曲线的分段数N:曲线长/分桩长
要求:
(1)、分段数一律取整,小数不按四舍五入,一律进一位。如9.35取整为10。
(2)测量曲线正矢
(3)曲中点QZ=正矢倒累计之和/正矢之和。
例:某曲线实量正矢如表,正矢倒累计的合计=2414,正矢合计=287
OZ=2414/287=8.411(设桩长为10米)
即曲中点为:8号桩+0.411×10=8号桩+4.11米
基本规律:(1)分桩为偶数段时,桩点数为奇数,曲中点为中间桩点附近; 分桩为奇数段时,桩点数为偶数,曲中点为中间段的中点附近.
分桩方法: 分桩为偶数段时,从曲中点开始,分别向两端按整数长定桩,直至起点和终点; 分桩为奇数段时,从曲中点开始,分别向两端先定一个半桩长桩点,然后以整桩长定桩到起点和终点.
例1:某圆曲线长93米,假定其是圆顺的,则其分桩情况为:
93/10=9.3≈10(段)
桩点具体为:1、2、3、……11。(不含零号桩)
其曲中点为:第六号桩点
分桩方法:从曲中点开始向两端各拉5个整桩长(10米)定出各桩点。
注意:曲线的起终点不在桩点上,而是离起终点桩各(100-93)/2=3.5米.
如果要使曲线头尾在桩点上,必须使曲线整桩化。即成为10米的倍数。这时曲线正矢FC=正矢总和/曲线长,起始点正矢=FC/2。测量现场的正矢值,与计划值一起计算出拨道量。
例2:某圆曲线长87米,假定其是圆顺的,则其分桩情况为:
87/10=8.7≈9(段)
桩点具体为:1、2、3、……10。(不含零号桩)
其曲中点为:第5号和6号桩的中部(第五段的中部)
分桩方法:从曲中点开始向两端各拉一个半桩长(5米),然后再向两端各拉4个整桩长,定出各桩点。
注意:曲线的起终点不在桩点上,而是离起终点桩各(90-87)/2=1.5米.
如果要使曲线头尾在桩点上,必须使曲线整桩化。即成为10米的倍数。这时曲线正矢FC=正矢总和/曲线长,起始点正矢=FC/2。测量现场的正矢值,与计划值一起计算出拨道量。
正线曲线曲线长、桩点多,设计铺设时,整桩处理。养护维修时,一般不进行整桩化。
几个问题的思考
(1)进行绳正法计算必须实量正矢总和与计划正矢总和相等或误差很小。否则说明曲线头尾发生了变化,曲线变长或变短了。必须重新计算曲线设计正矢才能重新计算。
(2)曲线正矢总和计划与实际不相等的原因,是由于工区长期进行简易法拨道的原因。
(3)实量正矢总和与计划误差很小时,可以认为是测量产生的误差。通过微调桩点的实测误差使正矢总和相等。然后计算拨道量。
曲线分桩示意图ZY34QZ56YZ71289曲线1ZY34QZ5YZ12678曲线2曲线的ZY、YZ点一般都不在起始桩上,其前后桩的正矢必须另外计算。
有缓和曲线的曲线分桩示意图QZYH678HZ910111213C1C2B2HYZH32145B1A1A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