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油库泄露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事故特征
铁矿物资供应科油库属于小型成品油储存站,位于 铁矿办公大楼南面方向0.5公里处。占地面积3700平方米,有库房4间,储油罐3个,加油泵3个,工作人员6人。经营的主要产品为汽油和柴油。油库目前存放3个地下储油罐,分别为30吨汽油储存罐、10吨汽油储存罐和30吨柴油储存罐,进出料方式都为管道方式。除此外,1#库房储存黄油、防冻液、变速齿轮油,2#库房储存汽轮机油、压缩机油,3#库储存液压油、工业齿轮油、二硫化钼,4#库储存高柴机油、变压机油。油库储油罐泄漏易造成周边环境和水体污染,还为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创造了条件。储油设备或供油设备严重损坏是造成油品泄漏的主要原因。
根据漏油的原因可将漏油事故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油罐根部阀门或油罐受损后漏油。
2)罐区流程的软管、法兰、阀门、管网等漏油。
3)油品发生冒罐。
4)输油管道油品发生泄漏。
一旦听见液体滴落或流动的声音,闻到较大的刺激性气味,或者油罐液位计或输油管道流量计出现异常等情况发生则很可能已经发生油品泄漏的事故,现场工作人员需及时对
罐区各储油设施进行检查,查找异常原因,若发生油品泄漏事故,则按事故情况进行相应处置。
2应急组织与职责
发生油库泄露事故后立即成立事故现场处置小组。由事发单位第一负责人担任组长,第二负责人担任副组长,组员由事发单位抢险队成员组成。
其职责主要为:
组长:油库泄露事故发生后立即组织成立现场处置小组,分析油库泄露事故原因,组织制定事故处置方案并指挥成员进行应急处置。同时,立即上报矿调度室,汇报事故情况、事故造成的污染范围和程度及救援进展,若事故超出自身能力处置范围,立即请求矿调度室汇报矿相关领导,启动矿级应急预案实施救援。
副组长:在组长的领导下,负责联系事故现场处置小组成员就位及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的组织实施,协调应急救援工作的各种关系及救援所需的物资准备,在组长不在时担负组长职责。
成员:在组长领导下,立即前往事发现场,分析事故原因,控制事故现场并对事故现场周围进行警戒,严禁事故影响范围内出现明火或静电,通知事故影响范围内无关人员撤离,严禁事故影响范围内出现明火或静电,实施油库泄露事故现场事故处置方案,及时堵漏并控制泄露油品的扩散,及时处理已造成的环境污染,并严防火灾爆炸等此时事故的发生。
3应急处置
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一旦发生油库泄露事故时,现场人员能够自行处置时,应首先关闭事故影响范围内管线阀门及电源,立即采取堵漏措施,同时向附近人员请求支援,向本单位调度室汇报事故情况。若超出现场人员自行处置的能力范围时,首先立即切断事故影响范围内管线阀门和电源,及时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通知事故周围人员撤离,同时立即向本单位调度室报警,接警人员迅速将事故情况向值班领导汇报,值班领导迅速确认事故情况并向事发单位负责人通报事故情况,事发单位负责人立即赶赴调度室,组织本单位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其它相关人员研究救灾方案,同时通知应急救援抢险队负责人及成员就位,并由副组长立即带领其赶赴现场实施应急抢险。事发单位调度室负责将事故情况通报矿调度室,使矿调度室随时做好应急准备。一旦事故情况超出本单位控制,立即启动矿级应急救援预案实施救援。
2)现场处置措施
(1)油罐根部阀门或油罐受损后漏油应急处置措施
①一旦发现漏油点,迅速报告物资供应科科长,由物资供应科科长召集油库其他人员进入现场抢险,确定是否报火警。
②首先采取包扎捆绑堵漏的方式减小漏量。
③执行自压倒罐操作和启动泵房倒罐油泵。
④启动消防供水泵,利用就近消防栓,接通消防水带,通过油罐检查口将水注入罐底。
⑤检查确认罐区防火堤排水阀门处于关闭状态。
⑥视环境危险情况,决定是否使用泡沫封盖漏油油面。
⑦组织油品回收设备和罐车,实施油品回收作业。
⑧实施库区周围的防火戒严。
(2)罐区流程的软管、法兰、阀门、管网漏油应急处置措施
①若漏油点发生在正在卸油的管线上,必须迅速通知卸油区停止卸油作业。
②通知物资供应科科长召集油库相关人员进入现场抢险,确定是否报火警。
③关闭确认漏点两端的阀门。
④首先采取包扎捆绑堵漏的方式减小漏量。
⑤用容器接收漏出油。
⑥检查确认罐区防火堤排水阀门处于关闭状态。
⑦视环境危险情况,决定是否使用泡沫封盖漏油油面。
⑧实施库区周围的防火戒严。
(3)油品冒罐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①立即通知卸油区泵工,停止卸油作业。
②迅速打开冒油油罐的出口阀,确认同一品种两罐出口连通。
③迅速打开同种油品另一罐的入口阀,而后关闭溢出罐的入口阀。
④检查确认罐区防火堤排水阀处于关闭状态。
⑤停止其它作业,注意防火。
⑥回收落地油,尽量减少损失。
⑦用清洁剂或高压水枪冲洗罐壁及地面,直到洗净为止。
⑧溢出罐油位降至上限安全高度时 , 关闭该罐出口阀。
(4)输油管道油品泄漏应急处置措施
油库输油主管线起点在卸油泵房,终点是油罐区。输油管线一旦发生泄漏,抢险不力,就有可能引起火灾,甚至是发生爆炸等严重恶性事故,或是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事故。工艺设备紧急处理措施:
①漏油点发生在卸油泵出口承压流程,必须迅速通知卸油操作岗停止卸油作业。通知班长并召集油库在岗人员进入现场抢险
②关闭确认漏点两端的阀门。
③首先采取包扎捆绑堵漏方式减小漏量。
④用容器接收漏地油。
⑤分析漏油原因,处理漏点。
⑥注意漏点周围的防火戒严。
(5)泄漏物处置措施
现场泄漏物要及时进行覆盖、收容、稀释、处理,使泄漏物得到安全可靠的处置,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
①围堤堵截。
油品泄漏到地面上如无阻拦设施会四处蔓延扩散,难以收集处理。为此,需要筑堤堵截或者引流到安全地点。贮罐区发生液体泄漏时,要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物料沿明沟外流。
②稀释与覆盖。
减少大气污染。通常是采用水枪或消防水带向油蒸气云喷射雾状水,加速气体向高空
扩散,使其在安全地带扩散。在使用这一技术时,将产生大量的被污染水,因此应疏通污水排放系统。对于液体泄漏,为降低物料向大气中的蒸发速度,可用泡沫或其他覆盖物品覆盖外泄的物料,在其表面形成覆盖层,抑制其蒸发。
③收容(集)。
对于大型泄漏,可用油泵将泄漏出的油料抽入油罐内或槽车内。当泄漏量小时,可用沙子、吸附材料等吸收。
④废弃。
将收集的泄漏油料运至化油池处置。用消防水冲洗剩下的少量物料,冲洗水排入含油污水系统处理。
3)报警电话及上级管理部门、相关应急救援单位联络方式和联系人员,事故报告基本要求和内容见附件。
4注意事项
1)油库发生泄漏事故后,要注意对周围警戒,严禁事故范围内出现明火或静电,参与抢险的人员一律穿着防静电制服。
2)发生油库泄露事故后,迅速将警戒区及污染区内与事故应急处理无关的人员撤离,以避免产生二次事故(火灾事故),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3)紧急疏散时应注意:
(1)如油气浓度很大时时,需要佩戴个体防护用品或采用简易有效的防护措施,并有相应的监护措施;
(2)应向侧上风方向转移,明确专人引导和护送疏散人员到安全区,并在疏散或撤离的路线上设立哨位,指明方向;
(3)不要在低洼处滞留;
(4)要查清是否有人留在污染区。
4)确认设施、建(构)筑物险情及可能引发爆炸燃烧的各种危险源,确认消防设施运行情况。
5)现场急救时应注意:
(1)选择有利地形设置急救点;
(2)做好自身及伤病员的个体防护;
(3)防止发生继发性损害;
(4)应至少2~3人为一组集体行动,以便相互照应;
(5)所用的救援器材需具备防爆功能。
5)在对泄漏物进行处置时需要注意到:
(1)对边角不能很好回收,可用沙土、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残液
(2)用来稀释和清洗过的水要全部回到污水系统进行处理,达到环保要求才能排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