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苟岚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上)》 2018年第12期
摘要:新课改对小学生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语文学习重在阅读习惯的养成,教师需要正确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读写结合,逐渐增加知识的积累量,才能为高年级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课改;群文阅读;习惯;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2-0060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多年来专家和教师一直讨论的话题。小学语文教学,是启蒙阶段,不能让学生产生厌恶情绪。以往的教学模式需要革新,需要循序渐进步步深入。在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中,群文阅读教学方法得到许多教师的认可和推崇,小学低年级群文阅读教学对提高学生阅读速度和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通过促进学生学会识字方法,提高阅读速度;学会阅读方法,提高阅读兴趣;融入群文阅读,提高阅读水平三个步骤,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阅读习惯打基础,引出路。
一、关于小学语文低年级群文阅读
群文阅读就是在一节课完成多篇文章的阅读,是架起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桥梁,是高效课堂之一,也是课改内容之一。进行群文阅读可以让学生积累知识、扩大视野、提升境界。低年级群文阅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量,还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水平,为以后写作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因此,作为一名低年级语文教师,要认真组织学生进行群文阅读,让学生在每一次的阅读中进行思考,触碰心灵的火花,努力为学生创设群文阅读的环境。
二、小学语文低年级群文阅读的价值
群文阅读是通过一组文章的阅读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量和阅读速度,这样可以通过有效的训练来提升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做好辅助指导工作,指导学生阅读与教学相关的文章,并通过多篇文章的阅读来实现知识的有效积累,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材中,12 册教材中大约有360 多篇阅读课文,每篇阅读文体大约500 字,以此来计算,小学语文阅读教材文本总计15 万字,这对于小学阶段而言是远远不足的,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实施群文阅读,对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语文知识的储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代时代,信息知识大爆发,每天人们都接受着大量的知识,要想掌握更多的有效信息,就需要我们有着良好的阅读速度,但在平时课堂阅读教学中,一篇文章需要花费两个课时来教学的情况却时常出现,显然这不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而通过群文阅读学生要在一个课时内完成5 篇文章的阅读,要求学生快速的阅读,获取有效的信息内容,这对于学生良好阅读技能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这种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规范下,可以帮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让阅读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三、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堂实施群文阅读的策略
1. 重预习习惯培养
群文阅读教学是引导学生同时进行几篇文章的阅读,通过文章间的对比和总结来掌握教学内容。群文阅读不同于一节课一篇文章的方式,因此,这种方式加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进而影响到教学进度。为此,教师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首先在家庭作业的布置上,应加
入预习所学课文这一项内容,并要求家长签字;其次,教师必须明确学生的预习内容,并督促学生搜集文章相关资料;最后,群文阅读需要学生掌握较多的生字、生词和知识量,教师通常情况下会用较多时间讲解这部分内容,影响课程的整体进度。因此,教师可以在布置预习作业时,要求学生利用查资料、字典的方式自主解决文章中的难题。
2. 重识字方法指导
小学低年级的生字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头戏。低年级识字量不够会成为阅读障碍,要扫除这一障碍,教师必须要在教学中教给学生识字方法,鼓励学生多渠道识字,在学习中了解更多汉字的秘密,区别形近字、同音字等,激发了学生识字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识字量。
3. 重阅读兴趣激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针对学生喜欢的文章上阅读课。学生很容易对一些事物产生兴趣,教师要多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进而了解学生容易对某一兴趣点产生兴趣。在选取文章时,找到文章让学生产生兴趣的点,激发学生对文章的阅读兴趣。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课外阅读与教材有关的名篇佳作,并注意阅读积累,还应经常开展阅读分享课,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文章,说说喜欢的原因等。
4. 重读写结合训练
语文教学要发展学生读、写、听、说等综合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将这几者有机融合起来。在低年级群文阅读教学中,同样要重视读写结合,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读与写结合起来,做到读写相长,互相促进。在朗读中要求学生读准确、读通顺,不能加字减字,要有感情。学生通过阅读,对文章的主题、写作方法、文体等形成鲜明的认识,如何将阅读感受与体会及时转化为实际能力,写是一种有效手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练习写话,养成写读书笔记、读书心得等习惯,将阅读感受与收获及时记录下来,强化阅读成果。
总之,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型阅读方式,具有自身独特优势,教师要精心指导群文阅读,使之成为课堂阅读教学的有益补充与延伸,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