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六年级复习资料答案

来源:爱够旅游网
六年级复习资料答案

【篇一:六年级 数学复习题】

txt>以下涉及到的分数一律用线性写法 01填空题。(分)

1、一种盐水的含盐率是20%,盐与水的比是。

3、从甲地到乙地,客车要行驶4时,货车要行驶5时,客车的速度与货车的速度比是,货车的速度比客车慢%。

4、100克糖溶在水里,制成的糖水的含糖率为12.5%,如果再加200克水,这时糖与糖水的比是。

5、若从六(1)班调全班人数的1/10到六(2)班,则两班人数相等,原来六(1)班与六(2)班的人数比是。

6、把甲队人数的1/4调入乙队,这时两队人数相等,甲队与乙队原人数的比为。

7、六(1)班今天到校40人,请病假的5人,该班的出勤率是。 8、把一个半径是10cm的圆拼成接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后,长方形的周长是,面积是。

8、两个数的差相当于被减数的40%,减数与差的比是。

9、米比9米多40% , 9米比少55% ,200千克比160千克多%;160千克比200千克少%;16米比米多它的60%;比32少30% 。 10、钟面上时针的长1dm,一昼夜时针扫过的面积是。

11、一根水管,第一次截去全长的1/4,第二次截去余下的2/3,两次共截去全长的。

12、某种皮衣价格为1650元,打八折出售可盈利10%.那么若以1650元出售,可盈利元。

13、正方形边长增加10%,它的面积增加% 。 02判断题。(分)

1、某商品先提价5%,后又降阶5%,这件商品的现价与原价相等。 2、在含盐20%的盐水中加入同样多的盐和水后,盐水的含盐率不变。

3、如果甲数比乙数多25%,那么乙数就比甲数少25%。 4、半径是2厘米的圆,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5、直径相等的两个圆,面积不一定相等。

6、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比值大小不变。

03选择题。(分)1、数学小组共有20名学生,则男、女人数的比不可能是。

a.5︰1 b.4︰1 c.3︰1 d.1︰1

2、如图,阴影部分的面积相当于甲圆面积的1/6,相当于乙圆面积的1/5,那么乙与甲两个圆的面积比是。 a、6︰1 b、5︰1 c、5︰6 d、6︰5

3、一杯牛奶,牛奶与水的比是1︰4,喝掉一半后,牛奶与水的比是。 a、1︰4 b、1︰2 c、1︰8 d、 无法确定 4、利息与本金相比

a、利息大于本金 b、利息小于本金 c、利息不一定小于本金 04解决问题。(分)

1、a、b两地相距408km,客车和货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3小时后相遇,已知客车和货车的速度比是9:8,客车每时比货车每时快多少千米?

2、东岗小学组织学生收集树种,五年级收集的树种占总质量的40%,六年级收集的树种占质量的50%,五年级收集的树种比六年级少20千克。五六年级一共收集树种多少千克?

3、一件商品按20%的利润定价,然后又按8折出售,结果亏了64元,这件商品的成本是多少元?

4、将一根384cm的铁丝焊成一个长、宽、高的比是3:2:1的长方体模型。这个模型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5、一块长方形土地,周长是160m,长和宽的比是5:3,这块长方形土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6、李明和张华参加赛跑,李明跑到中点时,张华跑了全程的40%,此时两人相距80米,你知道赛程多少米吗?

*7、看一本书,第一天读的页数与未读页数的比是1:3,第二天看了120页,这时已读的与未读页数的比是2:3,这本书有多少页? 本套练习来自:东岗小学 贺中意 易错题集锦(1)参考答案 01填空题。(分)

1、一种盐水的含盐率是20%,盐与水的比是(1:5)。

2、生产同样多的零件,小张用了4小时,小李用了6小时,小张和小李工作效率的最简比是(3:2)。

3、从甲地到乙地,客车要行驶4时,货车要行驶5时,客车的速度与货车的速度比是(5:

4),货车的速度比客车慢(20)%。

4、100克糖溶在水里,制成的糖水的含糖率为12.5%,如果再加200克水,这时糖与糖水的比是(1:10)。

5、若从六(1)班调全班人数的1/10到六(2)班,则两班人数相等,原来六(1

)班与六(2)班的人数比是(5:4)。

【解析:用方程来解答:设六(1)人数有a人,六(2)班人数有b人。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后并求解:

通过解方程得出a与b的比为10:8,即六(1)班与六(2)班的人数为10:8,化简后为5:4。 】

6、把甲队人数的1/4调入乙队,这时两队人数相等,甲队与乙队原人数的比为(2:1)。

【解析:方法同第5题。】

7、六(1)班今天到校40人,请病假的5人,该班的出勤率是(88.9%)。

8、把一个半径是10cm的圆拼成接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后,长方形的周长是(62.8cm),面积是(228cm2)。

【篇二:小学六年级总复习题b】

t>1、将下面的字按结构分类。

健 肃 最 粼 勉 予 履 昂 简 困 鑫 囡 匣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半包围结构: 全包围结构:“品”字形结构: 独体字:

2、下面的字全都是形声字的一项是:( ) a、泡 乡 b、材 放 c、病 月 d、简 本 4、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

应接不() 盛气()人 随( )而安 罪恶( )天 望()兴叹 ( )不容缓 5、选出下列各句中“深”字的正确解释。

“深”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感情厚 ②深奥 ③深刻;深入 ④颜色浓 ⑤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 ⑥很;十分

①夜深了,周总理还没休息。( ) ②他们俩的关系很深。( ) ③我对你的境遇深表同情。 ( ) ④这本书对我的影响很深。()⑤这道题太深了,连老师也解不出来。( )

⑥今天,他穿了一身深色的衣服。( )

6、下列各组词语,按感情色彩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a、顽强不屈拾金不昧顽固不化舍己为人 b、大公无私奋不顾身不屈不挠视死如归 c、心狠手辣狼心狗肺狼狈为奸神机妙算 d、贪生怕死野心勃勃自私自利再接再厉 7、选出都是反义词的一组是( )

a、追求——放弃虚伪——诚实抽象——具体 b、简单——复杂妨碍——阻碍缩短——延长 c、温暖——寒冷惆怅——忧愁谅解——埋怨 d、苦闷——喜悦高雅——通俗节俭——吝啬 8、照样子,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词语。 例:冬天对寒冷正如夏天对(炎热)。

(1)春雨对潮湿正如秋风对( ) (2)勤奋对进步正如( )对退步。

(3)大路对平坦正如小道对( ) (4)失败对痛苦正如成功对()。

(5)豺狼对残忍正如羔羊对( ) (6)高尚对伟大正如卑鄙对( )。

9、选出下列画横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10、下面的“川”字有一项与其他三项意义不同,请选出来。( ) a、川流不息 b、名山大川 c、一马平川 d、百川对海

11、按照《汉语拼音字母表》的顺序重新排列下面的字母。 g f l e i h m k n j

12、给下面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昨天一场瓢泼大雨似( )的大雨,似( )乎要把大地吞没。

劳累( )了一天的果农看到树上的累累( )果实,高兴地笑了。 这东西虽然很便( )宜,但使用起来一点都不方便( )。 小船在湖泊( )里停泊( )了好几天。 13、修改广告词。

(1)成衣广告:衣鸣惊人( )(2)网吧广告:一网情深( ) (3)鞋子广告:无鞋可击( )(4)白酒广告:天尝地酒( )

14、将下列历史人物填到相应的括号里。 诸葛亮 蔺相如 廉颇 勾践 曹植 祖逖 卧薪尝胆——( ) 闻鸡起舞——( ) 完璧归赵——( ) 草船借箭——( ) 负荆请罪——( ) 煮豆燃萁——( )

15、请指出下面广告词或歌词中的修辞手法。 (1)xx电子词典,我的掌上语文学校。 ( ) (2)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 )

(3)知了也睡了,安静地睡了。( ) 16、判断下面句子的修辞手法。

(1)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

(2)柳树姑娘在微风中点着头,杨树爷爷哈哈地笑着。 () (3)他心里像塞了铅块,沉重极了。()

(4)狼的本性会突然改变吗?不会,绝不会。 ()

(5)你难道不认为长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吗? () 17、修改病句。

(1)小明不禁忍不住笑出声来。

(2)暑假快到了,我们已经结束了小学的学习生活。 (3)不亲身体验,怎能获得真实的感受不是很清楚吗? (4)我们阅读课外书籍,可以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18、下列四句话中意思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 a、这样精彩的表演,使我赞不绝口。

b、这样精彩的表演,不能不使我赞不绝口。 c、这样精彩的表演,怎能使我赞不绝口。 d、这样精彩的表演,怎能不使我赞不绝口。 19、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b c

d运。

20、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无比激动的心情使再也写不下去。 b、使我无比激动的心情再也写不下去了。 c、我无比激动的心情,再也写不下去了。

d、我无比激动,再也写不下去了。

21、下列语序调整后意思变化最大的一组短语是( )

a、你快点走——你走快点。 b、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c、做完了作业去打球——作业做完了去打球。 d、虚度了青春——青春虚度了。

22、根据积累填写四大名著中的人名。

(1)( )打(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2)( )上梁山——官逼民反。 (3)( )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4)( )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5)( )葬花——自叹薄命。 (6)( )大闹天宫——慌了神。 23、缩写句子。

(1)女生宿舍前的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 (2)他难过得流下了眼泪。

(3)水平如镜的西湖不是汹涌澎湃的大海。

(4)当我发现了这神圣的秘密的时候,我竟欢喜感动得伏案痛苦。 24、下面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 b c d

24、下列四组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专心至志 垂头丧气 亡羊补牢 居高临下 b、舍己为人 负荆请罪 莫名其妙 刻舟求剑 c、眼疾手快 脑羞成怒 身临其境 毫不松驰 d、全神贯注 应接不瑕 不可计数 提心吊胆

25、下列省略号的用法,把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 ①省略 ②说话断断续续 ③语句中断

(1)花园里的花可真多,有菊花、梅花、紫荆花?? ( ) (2)对??对不起!我??大概认错人了。( )

(3)小明问:“这一位是??”他说:“是我的同学。”( ) 26、指出下列引号的作用。

①表讽刺 ②表引用 ③表特定称谓

(1)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 ) (2)爸问:“你们爱吃花生么?” ( ) (3)

27、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参加大会的有干部,工人,还有科学家。

b、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是选自《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c、我不理解你为什么不喜欢读书?

d、直到这时我才知道母亲多年一直对我隐瞒的疾病——糖尿病。 28、两句话表达的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 a、这幅画很美。难道这幅画不美吗?

b、谁都知道你一定会重新站起来。没有一个人不知道你会重新站起来。

c、他时时刻刻记挂着你。 他无时无刻不记挂着你。

d、与其坐火车去,不如坐飞机去。 要么坐火车去,要么坐飞机去。 29、把下列句子排列成一段意思通顺的话,正确的一组是( ) ()一条羊肠小道穿过田野直通那清澈的小溪。 ()蓝天底下却是一片田野。

()几条淡淡的白云在天上徘徊。 ()一眼望去,田野是那样辽阔。

a、③②④①b、②③④①c、④②①③d、④①②③ 30、

【篇三:六年级总复习文字叙述题】

>典型题解

★例1 一个加数是0.208,另一个加数是10.9,和是多少? 解 0.208+10.9=11.108 【解题关键和提示】

解答此题的根据是“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例2 和是2894,一个加数是0.01,另一个加数是多少? 解 2894-0.01=2893.99 【解题关键和提示】

根据“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解答此题。 ★例3 3.02比2.03大多少? 解 3.02-2.03=0.99 【解题关键和提示】

根据“大数-小数=相差数”来解答此题。 ★例4 比1.02多2.01的数是多少? 解 1.02+2.01=3.03 【解题关键和提示】

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用加法计算。

★例5 4个0.25是多少? 【解题关键和提示】

★例6 0.75乘4的积是多少? 【解题关键和提 示】

注意“乘以”和“乘”的区别,列式时被乘数的位置不要弄错。 【解题关键和提示】

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 ★例8 求4是5的百分之几? 【解题关键和提示】

★例9 什么数加上0.12得0.21?(用方程解) 解 设什么数为 x+0.12=0.21 x=0.21-0.12 x=0.09

【解题关键和提示】

把题中要求的未知数用x表示,根据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然后再分析x是什么数,从而求出x。

★★例10 120与48的和乘以30与18的差,积是多少? =2016

【解题关键和提示】

题目要求积,先要找出被乘数和乘数,而题目中都没有直接给出,因此要求出被乘数与乘数。分析推理过程如下:

★★例11 用3.02与2.03的差去乘它们的和,积是多少? =4.9995

【解题关键和提示】

注意此题中“去乘”与“乘以”的区别。列式时“它们的和”就是被乘数。 =1.5+11.25 =12.75

【解题关键和提示】 =0.1

【解题关键和提示】

注意分析最小的三位数、最大的一位数、最小的一位数各是多少,还要弄清“除以”和“去除”的区别。

★★例14 一个数的1.5倍是3.1与0.4的差,这个数是多少?(用方程解)

解 设这个数为x。 1.5x=3.1-0.4

【解题关键和提示】

把题目中要求的这个数用x表示,根据题中所给的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来解。 ★★15 25.16除以3.7的商,减去6.2与0.4的和,差是多少? =68-6.6 =61.4

【解题关键和提示】

此题最后要求的是差,因此先要找出被减数和减数各是什么?分析推理过程如下:

★★例16 最小的质数与最小的自然数的和是最小的合数的百分之几? 【解题关键和提示】

★★例17 6.4减去某数的3倍等于1.9,求某数。 解 设某数为x。 6.4-3x=1.9 3x=6.4-1.9 x=1.5

【解题关键和提示】

此题虽然没有要求用方程解,但根据题目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解较简便。

解 设什么数为x。 x-15=29 x=29+15 x=44

【解题关键和提示】 =72

【解题关键和提示】

可以把此题看作“一个数除12,商是多少”的一步计算的文字题。主要数量关系是求两数的商,用除法,同时要理解“除”与“除以”的不同含义。分析过程如下:

★★★例20 甲数是260,乙数比甲数的3倍多20,甲、乙两数的和是多少?

=260+(780+20) =260+800 =1060

【解题关键和提示】

基本数量关系:甲数+乙数=两数之和

注意此题如果审题不认真,容易错误地看成是求乙数。 =105-104 =1

【解题关键和提示】

题目最后求差,先要找出被减数和减数,而题目中都没有直接给出,因此要求出被减数与减数。分析推理过程如下: 解 设某数为x。

【解题关键和提示】

此题可以先看作“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的一步计算文字题,主要数量关系是一个数-另一个数=24,然后再 用方程即可求出某数。

★★★例23 一个数加上4.25乘以2.5的倒数的积,和是3.8,求这个数。

x+1.7=3.8 x=3.8-1.7 x=2.1

【解题关键和提示】

★★★例24 比一个数少40%的数是37.5,求这个数?(用方程解) 60%x=37.5 x=62.5

【解题关键和提示】

莲山课件 原文地址:/shti/liu/50586.ht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