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内蒙古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耦合的空间差异

来源:爱够旅游网
八面来风・国内透视 内蒙古人口结构与区域经i斋耦合的空闻茎异 毕其格 冬浩特民族学院环境工程系,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 摘要: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雨蕴并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内蒙古2010年各旗县市的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耦合 情况进行了空间差异分析。划分了四个类型。结果显示,空间分 葚衰二三 以拮抗类型为主、低水平耦合为次,协调好内蒙古人口结构与 区域经济任务艰巨。 关键词:人口结构;区域经济;瘸各;壶向差异i内蒙古 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经济是 人口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人口则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和必要 的前提。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可促进社会生产力的长远发展。中 国人口增长速度得到有效控制后,人们的关注点辛H研究吏多地转 向了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研究发现,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乏 关 系密切,人口的文化结构、产业结构、年龄结构等均与国内生产总 值、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一般预算支出、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经济 发展指标有着紧密的关联性。研究二者关联度与耦合度对改善和 优化人口结构,发展区域经济意义重大。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数耱来源与指标佩系。鉴于内蒙古自治区以旗(县)市为单 位的人口结构数据获取的可行性,笔者在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内 蒙古自治区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及《内蒙古统计年鉴201 1》尊原 始数据资料的基础上;选取了包括经济总置、经济水平、农村牧区 经济、规模以上工业和国内贸易等5个方面的16个具体经济指标和 包括年龄结构、性别结构、文化结构、产业结构和城乡结构等5个方 面的13个具体人口结构指标作为指标体系。 2.研究方法。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两组分析序列为人口结 构序列组(x )和区域经济序列组(Y,)。鉴于两组分析序列的原始 指标数据量纲和数量级不同,为便于比较,在进行灰色关联分析之 前,采用极差标准化的方法对数据进行了无量纲化处理。 求关联系数:其实就是两个相比较的序列在t时刻的相对差 值。它是求得关联度和耦合度的基础。 磊 )= mj! ’二 1+ m m (,)一 o)一 “ + 干 式中: (f)为内蒙古各旗(县 市t时刻第t人口结构与第j区域经 济指标之间的关联系数; ( 、 (f)分别为内蒙吉自治区各旗(县) 市t时刻第iA口结构与第j区域经济指标的标准化值} 为分辨系 数,其作用是提高关联系数之间的差异显蓍I哇,一艘取值O §。 求关联度:可揭示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程度,使用 人口结构与区域丝鎏寨统的关联度模型。将关联系数按样本数k求 基平均告着面以得蓟 个美瑗麈殖阵 ,它反映了人口结构与区域 经济关联耦合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关联度y的表达式为: ÷套黾(}】 (k_1 .,n) 式中:k为样本数.即区域经济指标(或人口结构指标激。 通过比较关联度 的夫小,可以分析出人口结构中哪些因素与 区域经济系统关系密切,而哪些因素对区域经济系统作用不大。关 联度y 的取值范围是6~I之闯,即0《 《1, 大,关联性越大。 在关联度矩阵基础上分别按行或刿求其平均值,可以得到系 统耦合的关联度楔型, f 窆 (f=1,2,…, 1 ,…f) =去喜 1 ・, 2,...f) 式中: 为人口结构系统的第对曾标与区域经济系统的平均关 联度; 为区域经济系统的第,指标与人口结构系统的平均关联度; 功 为两个系统的指标数。由上面公式计算得出的数据的大小 及对应的值域范围,可分析出两个系统互相影响的最主要的因素。 为进一步从整体上判别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两个系统耦合的 情况,我们采用了系统笑联的耦合度模型,通过该模型可以从时空 两个角度定最评判出内蒙古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系统耦合的协调 程度,萁计算公式为: c(,)一 喜骞 式中: 为耦合度;m,,分别为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系统的指 标数。 二、研究结臬与分析 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耦合不仅表现在各自要素相互作用的交 错性和复杂性上,在空间上也具有一定的区域性。经计算2010年第 六次人口大普查时期内蒙古89个旗(县)市的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 的耦合度分布在0.6 0.904。内蒙古东部以科尔沁区和赤峰市区为 中心的人口较聚集的部分地区和中西部以呼和浩特市区、包头市 区和东胜区为中心的人口较为密集的部分地区的耦合度较小,而 其他如呼伦贝尔市北部和中部、锡林郭勒盟西部和南部、阿拉善盟 和其他部分地区的耦合度较大。 为进一步明晰空间分布规律和特点,从机制上揭示人lZl结构 与区域经济耦合的规律性,根据内蒙古89个旗(县)市的人口结构 与区域经济耦合度大小并结合其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大致将其 划分为协调、磨合、拮抗和低水平耦合等4种类型。在计算得到的各 旗(县)市耦合度数值的基础上,选择采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总 人口数作为划分耦合度类型的主要参考指标,在进行一些必要的 合并与调整后得出了最终的组合类型。 1.协调型。包括呼和浩特市区、包头市区、东胜区和科尔沁 区.2010年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耦合度分别为0.673、0.712、0.600、 O.635,属于协调型耦合区。呼和浩特市区和包头市区人口规模在 。 人才资源开发235 八面来风・国内透视 两百万左右,东胜区和科尔沁区人口规模均以高于五十八万,在整 3.拮抗型。主要包括内蒙古北部和中部地带的42个旗(县)市, 个内蒙古自治区中属于人口规模最大的区域,均在前五名之列(赤 2010年耦合度在0.776~0.904,属于拮抗型耦合区。这些旗(县)市 峰市区人口130多万,人口规模排在第三位)。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 的大部分是以畜牧业和农业、半农半牧业为主的地区,人口少,经 市化水平也较高,吸纳了许多高学历和技术人才,集中了二、三产业 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但是由于这些地区的人口稀少,所以人口结 劳动力人口。合理的人口结构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经济的发展也 构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尤为呀显 经济的发展更加依赖于 促使人口结构更加趋于合理化。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基本呈现出协 人口结构,尤其是与人口产业结构、文化结构关系密切,人口结构 调发展,所以任何一个系统的微小变化在短期内不会对另一系统产 的优化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关系密切,因此耦合度最大。满洲里市、 生很大的影响、相互间的关联表现很弱,因此耦合度较小。 根河市、额尔古纳市、乌兰浩特市、阿尔山市、二连浩特市、锡林浩 2.磨合型。包括乌海市、赤峰市区、土默特左旗等在内的164" 特市等是正在发展中的中小城市和边境口岸城市,人口逐渐聚集, 旗县(见表1),2010年人El结构与区域经济耦合度平均值为0.721, 城市化水平在逐渐提高,经济发展比较依赖于人El结构的进一步 属于磨合型耦合区。上述地区是内蒙古自治区人口相对较多的地 优化,所以耦合度值也较大。 区,其中13个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受呼包鄂城市群的经济带动影 4.低水平耦合型。此类区域包括内蒙古中、南部地带的27个旗 响,经济发展快速,是内蒙古主要的矿产资源和农产品加工区。另 (县)市,2010年耦合度平均值为0.725,属于低水平耦合区。此类型 外3个分别是赤峰市、霍林郭勒市和海拉尔区,是内蒙古东部地区 区人口数量相对较多,经济发展落后,人均GDP均在全区平均水平 重要的城市,具有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由于上述地区经济发展水 以下。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有一定的矛盾,人口结构制约 平相对较高所以在吸引人才和劳动力方面有优势。区域人口结构 着经济的发展,同样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对区域人口结构的优化有 与经济发展处于适应与磨合阶段,耦合度较小。 类型 着很大的影响。表现在耦合度上也较小。 表1 内蒙古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耦合分 2010年) 旗县名称 协调型(4) 磨合型(16) 呼和浩特市区、包头市区、东胜区、科尔沁区 土默特左旗、托克托县、土默特右旗、乌海市区、赤峰市区、霍林郭勒市、达拉特旗、准格尔旗、鄂托克旗、杭锦旗、乌审旗、伊金霍洛 旗海拉尔区、临河区、集宁区、阿拉善左旗 、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武川县、固阳县、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巴林右旗、林西县、克什克腾旗、库伦旗、鄂托克前旗、鄂伦春自治 拮抗型(42) 旗、鄂温克族自治旗、新巴尔虎右旗、新巴尔虎左旗、陈巴尔虎旗、满洲里市、根河市、额尔古纳市、磴121县、乌拉特后旗、卓资县、化 德县、察哈尔右翼前旗、察哈尔右翼中旗、察哈尔右翼后旗、四子王旗、乌兰浩特市、阿尔山市、二连浩特市、锡林浩特市、阿巴嘎旗、 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太仆寺旗、镶黄旗、正镶白旗、正蓝旗、多伦县、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 低水平耦合型 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翁牛特旗、喀喇沁旗、宁城县、敖汉旗、科尔沁左翼中旗、科尔沁左翼后旗、开鲁县、奈曼旗、扎鲁特旗、阿 (27) 荣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扎兰屯市、牙克石市、五原县、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杭锦后旗、商都县、兴和县、凉城县、丰镇 市科尔沁右翼前旗、科尔沁右翼中旗、扎赉特旗、突泉县 、三、结语 通过对内蒙古89个旗(县 市2010年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耦合 度的计算及结合人口规模、人均GDP等指标的参考划分的四类耦 合类型中,空间分布基本上是以拮抗类型为主、低水平耦合为次, 磨合型地区与2000年相比有所增加,协调好内蒙古人口结构与区 域经济任务非常艰巨。 人口结构变化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在经济发展 过程中努力优化人口结构、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通过教育的 发展提高人口文化结构,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也会影响到产业结构 关联分析 地理学报,2005,60(2):241—242, [3】黄金川,方创琳.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机制与规律性 分析Ⅱ].地理研究,2003,22(2):21卜220. [4]姜向群,杜鹏冲国人12老龄化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影响的分 析卟市场与人12'分析,2000(2):1—8. [5】姚静,李爽.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成因及对策分析13]人文 地理.2000(10):24—29. 【6】黄佐钾,黄健元,陈龙真.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的优化调整。同样,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进步也会对人口结构的 优化产生不小的作用。各级政府可因地制宜地大力发展当地经济, 对一些相对落后地区在政策方面给予适当的支持与帮助都会对经 济的快速发展产生一定的意义。 基于江苏省第五次人12普查数据的分析 市场与人口分 析,2004,10(6):52—56. [7]陈友华.人口老龄化、经济发展与老年社会福利设施建 设——以南京市为例uJ入口学刊,200 —25.4(2):20 [8]珊丹.深圳市人口结构分析与经济发展【J】.西北人 口.2002(4):10—11. 参考文献 『11杨忍,任志远.西北五省人12经济协调状况及空间相关分析 刚.统计与决策,2009(10):7. [2]刘耀彬,李仁东,宋学锋.中国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高校科学研究项目(编号: NJSYl123S o 编辑范克哲 236人才资源开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