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模块七《找春天》案例分析

来源:爱够旅游网


看完安瑞洁老师《找春天》的教学设计方案以及相关的教学视频后,参照教学成果评价量规,我对其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作如下评价:

1、教学设计方案:

(1)言简意赅、表述到位:课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

(2)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目标分析与课程整体学习目标一致,体现了新课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符合年段特征,与学习课题相关,目标阐述比较清楚、具体。

(3)学习者特征分析:列出了学生所具备的认知能力、情感态度和学习基础等,对学习者的兴趣、动机等有适当的介绍。学生喜欢春天,热爱春天,对语文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思维较活跃,愿意阅读,已形成一定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能编写与主题相关的片断或小童话故事。

(4)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本节课包括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PPT,以及阅读材料。具体怎么使用、采用何种技术手段没做设计说明。

(5)教学过程设计: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设计教学活动时,能根据教学活动的特性来结合实际需要进行选定,并采用相应的技术工具作为支持。安老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教学环节安排合理,教态自然,有亲和力,课堂气氛活跃。安老师从找春天、说春天、抓重点词读课文、拓展阅读、写春天,条理清楚,环环相扣,一步步实现了自己在教学设计中的目标,过渡也比较自然,教学中体现了学科特色。

2、教学实施过程:

(1)教态自然,有亲和力,课堂气氛活跃,过渡自然。

(2)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展示。

(3)生动的画面、和谐的音乐给了学生美的熏陶。

(4)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多媒体技术与语文学科有机整合。既能运用它信息量大、涉及面广、作用域宽,又能利用生动的画面、精彩的情节、逼真的音响效果等给学生以视听享受,引起情感的共鸣、心灵的震撼。

总的看来,我认为安老师的这堂课是非常完美的。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处于一种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在课堂上有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安老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不足:

一、对字词的把握(本节课的重点),存在一些缺陷。可以在这个教学环节中,用PPT出示重点字词、让学生朗读,加深理解记忆。

二、媒体的运用比较恰当,但过于简单――可以在找春天、说春天环节,适当增加些孩子们喜欢的、动画方面的内容。而且安老师对多媒体操作不够熟练,比如“春天来了,春

天来了”这张图片的出示,安老师是在进行了几下操作后才到位的,整个课堂静寂了好几秒。

三、没有注重小组的合作学习,探究氛围不浓。学习方式再也不能搞“单打独斗”了,要讲究“合作学习”。

四、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没有评价。学习评价是贯穿整个教学活动中的必要环节。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评价这一工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