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纺丝生产纳米纤维方法的研究进展 孙斌 郭勤 王围! (1.新疆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新疆(2.浙江工业大学海洋学院,浙江摘要:近年来,静电纺丝制备纯纳米纤维的方法因其特 阿克苏杭州843000) 310014) 程结束时获得的纤维通常是亚微米或纳米级,初生纤维是最常 定的应用价值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本文系统的阐述了静电 见的一种纤维产品,是通过简单蒸发经固化得到的。 20l4年,Zhou Qiusheng等人采用溶液静电纺丝法制备了铝 纺丝制备纳米纤维最常见的几种方法,溶液静电纺丝法、原位 聚合纺丝、熔体静电纺丝法、多组分的复合纺丝方法最新的一 些研究成果及进展、 藻酸盐粒子吸附剂通过批量试验,进行了吸附性能测试。吸附 机理通过SEM、 IR、TG、EDX等表征得到验证,进行了一批实 验在不同的吸附条件下:溶液pH值、吸附剂用量、初始氟化物浓 关键词:静电纺丝;原位聚合 自然界中,天然纤维材料几乎无处不在,几个1廿纪以来,自 度、接触量时间,吸附温度。研究发现,铝藻酸盐显示出最大的 l犬,如网形,带状和不规则形状。 从神秘的文明古国一中国从熟蚕结茧中获得蚕丝以来,人们不 纤维横截面形:断运刖聪明才智,利用大自然的丰厚的自然资源一直努力掌握 人工纤维的制备方法。一般通过大量试验和实践经验对纳米 2原位聚合纺丝法 自原位聚合法制备聚苯 ̄(PANI)复合导电纤维问世以来, 被认为是一种最有应用前景的导电纤维制备方法…,目前国内 纤维成型技术进行把控,增火了产品开发的周期和成本。因此, 纳米纤维技术成型机理的基础研究和纳米纤维产业化研究越 外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多种聚苯恢复合导电纤维,聚合物结 晶度与应变硬化的关系变得更易控制,具有长链支化结构特征 来越受到全球科研工作者的青睐,每年研究_l^文和专利的数量 在不断增加,纳米纤维在化学,医疗,电气和环境等方面延伸应 的高熔体强度聚丙烯树脂的制备方法一种具有长链支化结构 用也在不断扩大。众所周知,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也非常多, 静电纺丝是制备纳米纤维最主要的方法。静电纺丝法制备纳 米纤维具有设备简单、成本低廉、操作容易以及高效等优点,被 认为是制备大量聚合物连续纳米纤维最有效的方法。图一,展 特征的高熔体强度聚丙烯树脂的制备方法。 20l7年,Raugm6 Brink等人采用原位聚合纺丝的方法单步 合成制备了银一聚合物具备光学功能化的纳米复合材料,金属 银纳米粒子镶嵌在聚合物基体内,通过紫外可见发光光谱对复 合材料进行光学监测技术。通过SEM、 lR、XPS等手段进行 示的就是静电纺丝的技术,能使用电荷从液体中抽出极细的 纤维。 表征实现更多复合材料的表面结构信息。通过原位聚合法合 成的复合材料可作为一种应用肾上腺素的电化学识别催化齐fJ。 2016年,Meenakshi Chou dhary等人通过原位聚合纺丝法单 步合成的金氯基酸复合膜材料,经紫外可见光谱、膜变面元素 分析等表征试验论证,是一种电化学催化剂,可以诱导氢原子 转移(HA ,为5一羟色胺的电化学识别。 2017年,ttai qing Hu等人采用原位聚合纺丝的方法将聚酰 胺和聚苯胺(PANI)共混在一起制备了聚酰胺/聚苯胺复合导电 纤维,此方法的优点原料便宜、合成简单、掺杂现象独特、电导 率较高、在空气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并解决了聚酰胺纤维的 静电问题。 1溶液静电纺丝法 聚合物溶液在施加电场下通过单喷嘴喷丝头生产超细纤 3熔体静电纺丝法 熔体静电纺丝的原理和溶液静电纺丝的原理大致相同,不 维,是静电纺丝制备连续纳米纤维最传统的方法之一。传统的 同之处就在于熔体电纺采用固体熔融法,代替原来的溶液。将 静电纺纤维法原理是通过蒸发溶剂得到丝产品,就像干式纺纱 固体原料加入到料筒中,经过高温加热熔融,从喷头喷丝,冷却 样。传统的电纺纱方法是通过研究纺纱温度、湿度、 力等 后成形。 参数,从而控制纤维的形态。在各种外部纺丝环境下获得。在 20l2年,Hans—Werner Schmidt等人用熔体静电纺丝的方 一该方法中通常优先选择挥发性溶剂,比如有机溶剂,在纺丝过 2018年02月 (下转第147页) 化, 砰i 145 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新型煤化工技术生产所形成 炭转化技术采用优化的方法集成在一起,进而有效提高煤化工 的产品主要以清洁能源为主,其包括汽油、石油气、芳香烃、电 生产效率,并且可以获得具有更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 力热力等。其次,新型煤化工技术能够促进新兴产业的形成发 展,作为国家未来能源技术研究发展的核心方向,通过与其他 化工技术及能源产业相互结合,可以有效促进煤炭能源化工一 4结语 煤化工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而为了能够更 好的缓解我国的能源危机,以及促进我国环境保护的快速发 体化产业的形成发展。最后,新型煤化工技术具有高新技术以 展,就需要加强新型煤化工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运用新型的煤 及优化集成的特点 。新型煤化工技术是建立在煤炭资源的煤 化工技术生产出更多的清洁化工产品,这对于促进低碳经济社 种以及煤质基础之上制定其产品目标的,在此过程中需要采用 会的建设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未来我国的煤化工技术 不同的煤化工技术。煤化工技术的工艺优化集成主要是从能 的发展方向以及发展目标应该建立在传统煤化工技术的基础 源的梯级利用方面进行的,这样可以有效实现经济效益增加的 上,通过在各个方面进行创新和优化,逐渐实现新型煤化工技 目标。 术的研发和应用,为我国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 3.2新型煤化工技术的研发 新型煤化工技术的研发需要在传统的煤化工技术上进行 各方面的优化,首先,其研发方向应该以煤为原材料合成各种 支持。 参考文献: 【l】霍宏.煤化工技术的发展与新型煤化工技术探析[J】.科 烃类化学产品。我国目前所有的技术都可以将甲醇裂解提取 技经济导刊,2015(15):138—139. 烯烃,该技术的烯烃转化率为百分之百。另外,新型煤化工技 [2]余长军.煤化工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J].煤炭与化工, 术还应该注重以煤炭作为原料,生产出甲醇,或者其他多样化 2016,39(05):27—30. 的化工产品。甲醇是一种尤为重要的化工原料,而采用羰基化 【3】刘祥.煤化工技术的发展与新型煤化工技术研究[J].化 的方式就可以实现甲醇以及其他化工产品的生产。新型煤化 工技术还要加强研发低碳烃类产品。烃类产品在国外已经取 工管理,2016(27):88. I4】王俊理.煤化工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世界有色 [5]惠团荣,罗云.煤化工及新型煤化工技术的发展应用趋 [6]陈文茜,刘星佳.煤化工技术的发展与新型煤化工技术 得了良好的发展,而且其技术方面也十分先进成熟,烃类产品 金属,2017(01):20-21. 技术目前已经发展到了工业化设计的程度。为了促进煤炭产 类产品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新型煤化工技术一个有为重要 的发展趋势就是煤炭气化多联产技术,这种技术可以将多种煤 业的更好发展,同时有效缓解我国环境破坏问题,研发低碳烃 势[J].化工管理,2017(25):12. 的应用趋势[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5(07):219—220. (上接第145页) 法,借助1,3,5一环己烷和1,3,5一苯三胺易自组装成超分子的特 在接收装置上,形成类似非织造布状的纤维毡。在静电纺丝过 性,制备了柱状超分子结构的网状纤维。 程中,液滴通常具有一定的静电压并处于一个电场当中,因此, 当射流从毛细管末端向接收装置运动时,都会出现加速现象, 4多组分的复合纺丝方法 双组分纤维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多组分纳米纤维的发展 方向就成为纳米纤维膜发展的主流。因此,多组分复合纺丝制 随着科技创新的不断进步,各种高功能纤维、智能纤维等 从而导致了射流在电场中的拉伸。参考文献: 『1]Hedi Schreuder-Gibson,Phillip Gibson,Kris Seneca1.Pro— 备各种各样的杂化纳米纤维膜的方法、成型机理受到科学家们 tective textile materials based on electrospun nanofibers【J】.Journal 的关注。与单组分、双组分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工艺相比,多组 分复合法纺纳米纤维的直径分布较窄。 2016年,Xue tao Luo等人用多组分的复合纺丝方法将TiO2 纳米颗粒、Zn(II)离子、2一甲基咪唑酯配体框架的MOFS结构共 混制备了一种杂化纳米纤维,实验验证得出,这种纤维膜在水 of Advanced Materials,2002,34:44—55. [2】张园园.静电纺丝制备壳聚糖/聚乙烯醇超细纤维及其性 能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5. [3】Kousaku Ohkawa,Dongil Cha,et a1.Electrospinning of Chitosan[J].Macromolecular Rapid C0mmunicationgs,2004,25:1 600-1 605. 溶液中有很高的热和化学稳定性,作为光催化剂可以增强光催 化活性。 【5]左保齐,张锋,孙春光.再生桑蚕丝素/柞蚕丝素蛋白静 5结语 法截然不同。首先将聚合物溶液或熔体带上几千至上万伏高 电纺无纺网结构的研究f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7,2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104066,21104087),浙江 本文静电纺丝法即聚合物喷射静电拉伸纺丝法,与传统方 (4):207—210. 压静电,带电的聚合物液滴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在毛细管的Tay— 省自然科学基金(LY15B06OOO6)。 lor锥顶点被加速。当电场力足够大时,聚合物液滴克服表面张 作者简介:孙斌(1981一),男,研究生甘肃静宁人,职称:讲师,主要 静电纺丝技术。 力形成喷射细流。细流在喷射过程中溶剂蒸发或固化,最终落 研究方向:2018 ̄02g托 I 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