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古代汉语(上)课程作业_C3

来源:爱够旅游网


古代汉语(上)课程作业_C

交卷时间:2017-03-06 23:14:55

一、单选题

1.

(4分)《史记》共多少篇

• A. 一百二十

• B. 三百三十

• C. 一百三十

• D. 二百三十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 第二十六课

收起解析

答案C

解析第二十六课《孙膑》

2.

(4分)《老子》共有章节

• A. 八十一

• B. 八十

• C. 十八

• D. 八十二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 第六章

收起解析

答案A

解析第六章综合运用古代文化常识

3.

(4分)《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是春秋时期各国史官所记史料的汇集整理,主要是

• A. “记人”

• B. “记言”

• C. “记物”

• D. “记事”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 第六课

收起解析

答案D

解析第六课《齐姜劝文公勿怀安》

4.

(4分)《说文解字.叙》:“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指哪种造字法

• A. 象形

• B. 指事

• C. 会意

• D. 形声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 第六章

收起解析

答案D

解析第六章综合运用第四节工具书与工具书的使用

5.

(4分)下面不是通假字的有

• A. 上——尚

• B. 脩——修

• C. 蜯——蚌

• D. 翦——剪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 第一章

收起解析

答案C

解析第一章文字第四节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6.

(4分)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字使用简化字的是

• A. 今爾出於崖埃,觀於大海,乃知爾丑

• B. 晋靈公不君,厚斂以彫墙

• C. 且許子何不為陶冶,舍皆取諸其宫中而用之?

• D. 姜氏欲之,焉辟害?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 第一章

收起解析

答案A

解析第一章文字第四节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7.

(4分)《词诠》所收的汉字的排列方式是按照

• A. 笔画顺序

• B. 注音字母顺序

• C. 三十六字母顺序

• D. 拼音字母顺序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 第六章

收起解析

答案B

解析第六章综合运用第四节工具书与工具书的使用

8.

(4分)“吾仍见上,上甚聪明”(《后汉书·盖勋传》),句中“仍”可解为

• A. 仍然

• B. 频仍

• C. 仍旧

• D. 仍是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 第二章

收起解析

答案B

解析第二章词汇第二节古今词义异同

9.

(4分)简化字与被简化的繁体字合称为

• A. 古今字

• B. 异体字

• C. 假借字

• D. 繁简字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 第一章

收起解析

答案D

解析第一章文字第四节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10.

(4分)“占小善者率以录”(韩愈《进学解》),句中“率”正确的理解是

• A. 率领

• B. 全部

• C. 草率

• D. 大都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 第二章

收起解析

答案D

解析第二章词汇第二节古今词义异同

11.

(4分)与南宋人刘渊同时的金人王文郁的主要韵书著作是

• A. 《壬子新刊礼部韵略》

• B. 《中原音韵》

• C. 《平水新刊韵略》

• D. 《广韵》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 第五章

收起解析

答案C

解析第五章音韵第二节古音概述

12.

(4分)“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句中“乃”表示

• A. 肯定语气

• B. 判断语气

• C. 诧异语气

• D. 测度语气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 第四章

收起解析

答案C

解析第四章语法(二)虚词和句式第五节助词

13.

(4分)“田单兵日益多,乘胜,燕日败亡”(《史记·田单列传》),句中“日”的意思是

• A. 每天

• B. 一天天的

• C. 往日

• D. 今日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 第二章

收起解析

答案B

解析第二章词汇第二节古今词义异同

14.

(4分)上古表示“速度快”的一组词是

• A. 疾、速、捷

• B. 迅、急

• C. 快、速

• D. 敏、快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 第二章

收起解析

答案A

解析第二章词汇第四节同义词的辨析

15.

(4分)“不介马而驰之。”中的“介”通

• A. 甲

• B. 个

• C. 解

• D. 佳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 第五课

收起解析

答案A

解析第五课《齐晋鞌之战》

二、判断

1.

(4分)譬况: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悉的或难以解说的事物

•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 第六章

收起解析

答案正确

解析第六章综合运用第四节工具书与工具书的使用

2.

(4分)许慎对“六书”中对“假借”的定义是:建类一首,同意相授

•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 第一章

收起解析

答案错误

解析第一章文字第二节汉字的形体构造

3.

(4分)“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项羽本纪》),句中的“且”是时间副词

•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 第四章

收起解析

答案正确

解析第四章语法(二)虚词和句式第二节副词

4.

(4分)古代汉语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

•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 上册《绪论》

收起解析

答案正确

解析上册《绪论》

5.

(4分)上古汉语没有真正第二人称代词

•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 第四章

收起解析

答案错误

解析第四章语法(二)虚词和句式第一节代词

6.

(4分)名词用连词“而”连接时,活用为形容词

•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 第四章

收起解析

答案错误

解析第四章语法(二)虚词和句式第四节连词

7.

(4分)“小年不及大年。”年:寿命

•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 第二章

收起解析

答案正确

解析第二章词汇第二节古今词义异同

8.

(4分)“大哉,尧之为君!” “尧之为君”是用连词“之”置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其独立性后形成的名词性词组,在本句中为主语。谓语“大”由于被强调,而放到了主语的前面,形成倒装句

•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 第三章

收起解析

答案正确

解析第三章语法(一)实词和句式第七节被动句

9.

(4分)“苟富贵,无相忘”(《史记·陈涉世家》),“子无敢食我也”(《战国策·赵策》),两句中的“无”相同

•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 第四章

收起解析

答案错误

解析第四章语法(二)虚词和句式第二节副词

10.

(4分)“转注”不是对单个汉字形体结构的说明,而是字与字之间的形义关系的一种类型

•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 第一章

收起解析

答案正确

解析第一章文字第二节汉字的形体构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