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学习共同体,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重庆市垫江三中:谭光云
一、如何构建
学习共同体是学生在校学习、劳动、生活的最基本的组织,是培养学生优良品质、养成良好习惯、激发学习动机、开发学习潜能的重要平台。学生在学校的一切活动都可以依托这个平台,新课改的推行也离不开这个平台。
设置原则:均衡(人数、性格、成绩、男女生人数)、自愿、协商
设置要求:①每组5--7人,相对固定,适当流动,②建立机构:选举组长、学科代表、学习代表、纪律代表、活动代表。③小组文化:讨论制定组名、组歌、口号、愿景、组标等,④小组公约:讨论制定
二、如何评价
(一)学习小组常规考核
1、纪律(15分)小组同学自习迟到或早退,周一周二未穿校服1人次扣1分,未佩戴校牌1人次扣1分。旷课一节扣3分。上自习课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扣1分。抽烟、酗酒一次扣3分。不按时就寝,在寝室讲话一次扣1分。玩手机一次扣2分。服饰发型不规范1人次扣1分。男女交往不得体一人次扣3分。损坏公物一次扣1分。(本项扣完为止)
2、清洁(3分)小组未按时完成清洁一次扣0.5,未完成扣1。(本项扣完为止)
3、活动(2分)小组同学参加活动获得一、二、三等奖分别加2、1、0.5分。做好人好事一次加0.5分。(本项得分不超过2分)
(二)学习小组课堂考核
1、教师总体评价(10分)教师对本堂课总体评价,分为优秀、良好、后进三个等级(得分分别为10、8、6分)一般不打后进等级。
2、学生课堂学习表现(20分)
(1)学生主动展示发言正确得3分,非常好得4分,不正确得2分。
(2)被动展示正确得2分,非常好3分,错误1分。(小组整体得不超过20分)
3、其他方面(15分)
(1)未完成预习作业1人次扣2分。(2)未进行课堂练习1人次扣2分。(3)不遵守课堂纪律做与学习无关的事的事1人次扣3分。(4)学生迟到、早退1人次扣3分。(5)学生旷课1人次扣5分。(本项扣完为止)
(三)学习小组课后作业考核(15分)小组成员不按时完成作业一次扣2分,未完成作业一次扣3分(本项扣完为止)
(四)学习小组效果考核
(1)月考和期末考试小组各科总成绩的平均分位次。上升5名及以上得10分,上升3-4名得9分,上升1-2名得8分,名次未变化得7分(如果该小组为第一名得9分),下降5名及以上得2分,下降3-4名得4分,下降1-2名得5分。(总分10分)
(2)月考和期末考试小组各科总成绩的平均分与班级总评相比未变化得20分,差距每超过3分在20分基础上加1分,差距低3分在20分基础上扣1分。
注:1、学习小组常规考核每周公布由各班班长负责。2、学习小组课堂考核每堂课后公布由各科科代表负责,读报时间算出当天平均分由各班学习委员负责。3、课后作业考核每天读报时间公布由各班学习委员负责。4、每天学习小组课堂考核和课后作业考核的分数相加为当天每小组的得分,此项由各班学习委员负责。(总计60分)。5、学生有打架、翻越围墙、赌博等重大违纪行为在总分60分中1人次扣5分,每天统计此项由各班班长负责。6、每周得分为周一至周五的得分的平均分加学习小组常规考核分此项由各班班长负责。7、每周评出明星小组、明星小组长、明星组员给予表彰(物质或精神)。8、每次考试结束后学习小组效果考核分加每周考核平均分为小组得分。
三、构建学习共同体的积极性
1、学生先完成导学单上预习作业,对知识就更熟悉了,学生学习起来更轻松。
2、课堂评分机制鼓励了积极发言的同学使他们的反应更灵敏,思维更缜密。
3、课堂形式的多样化使得学习更有趣,更生动,学习目标更加明确,提高了成绩差的同学的积极性。
4、通过小组间的合作、交流、回答问题,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了学生胆量。
5、学习共同体竞争机制使同学们更有责任心和集体意识,害怕连累组内同学,同学之间关系更加和谐,课堂氛围更热烈,学生更有活力。
四、构建学习共同体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教师要兼顾各个小组,简单问题成绩差的学生答、难的问题成绩好的学生回答,教师可点名让学生回答、学生举手可叫小组其他同学回答,教师分层设计问题解决优生和差生问题。
2、表扬方式应多样化:对小组表彰不局限于一二名小组,还可对进步大的小组表彰,表彰应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
3、选拔能干的学习小组长:一个学习共同体没有组长的组织和指挥,学习共同体只是徒有其名,学生或盲目行动,或迟疑不动,根本无合作可言。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就会导致课堂组织纪律散乱,教学只能是事倍功半。因此,为了能有效地进行合作讨论,选拔并培养小组长就显得至关重要。
4、培养有能力的班干部:班级纪律、分数统计都由班干部来完成,培养有能力的班干部可减轻班主任的很多负担。
5、要给予学生充裕的讨论时间:教师根据问题设置学生讨论时间,给足学生讨论交流的时空,让各种不同程度的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尽情的发挥,这样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
性。
6、教师适时调控合作进程:(1)、小组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时(特别是回答问题的时候),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表扬,调动学生积极性。(2)对小组的任务还不清楚时,教师要有耐心,向学生说明任务的内容及操作程序。(3)、小组活动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及时进行干预和指导。(4)、小组提前完成任务时,教师应检验他们是否正确完成了任务,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备用活动,帮助其他组完成任务。
7、学习共同体设置和评价要结合年级班级特点进行,教师每堂课必须评等级,评等级应看小组学生参与度、纪律、完成作业等综合情况。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