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哪项属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
A辨病论治 B异病同治 C同病异治 D整体观念 E阴阳学说 2.中医学“证”的概念是:( )
A疾病的症状与体征 B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调查过程 C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分析过程 D疾病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E阴阳失调的具体表现 3.下列表述中属于症的是:( )
A感冒 B肝风内动 C肝阳上亢 D肝郁气滞 E入里化热 4.下列属于阳的事物或现象是:( ) A静止 B下降 C气化 D涩脉 E面色苍白 5.昼夜分阴阳,属于阳中之阴的是:( ) A前半夜 B下午 C上午 D中午 E后半夜 6.可用阴阳互根互用解释的是:( )
A热极生寒 B寒者热之 C重阴必阳 D阴虚阳亢 E阴中求阳
7.阴液不足,日久不愈,影响阳气化生,引起阳也不足的病理变化称为:( ) A阴偏盛 B阴阳互损 C阴损及阳 D阳损及阴 E阴偏衰 8.用于治疗“阴偏衰”的治疗方法是:( )
A阴病治阳 B阳病治阴 C阴中求阳 D阴病治阴 E阳病治阳 9.属于阳的味是:( )
A酸、苦、咸 B辛、苦、咸 C甘、淡、涩 D甘、苦、淡 E辛、甘、淡
10.称为阴中之阳的脏是( )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11.五行中具有“稼穑”特性的是( ) A木 B火 C土 D金 E水 12.五行中,水是火的:( )
A所胜 B所不胜 C母 D子 E以上均非 13.属于“子病犯母”的脏病传变是:( )
A心病及脾 B心病及肾 C肝病及肺 D心病及肝 E肝病及脾 14.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立的治法是:( )
A泻南补北 B益火补土 C抑木扶土 D培土制水 E佐金平木 15.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立的治法是:( )
A抑木扶土 B滋水涵木 C益火补土 D培土生金 E金水相生 21.与气机升降调节关系密切的两脏是:( ) A心与肺 B心与肾 C肺与脾 D脾与肝 E肺与肝 22.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 ) 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E中气 23.主管脏腑功能活动是气的:( )
A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 C防御作用 D固摄作用 E气化作用 24.“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生理基础是:( )
A气能生津 B气能化津 C气能摄津 D津能载气 E气能行津 25.足三阴经的走向规律是:( )
A从足走头 B从头走足 C从胸走足 D从手走头 E从足走腹 26.不与足少阳胆经相联系的脏腑或器官是( ) A.肝 B.耳 C.胆 D.胃 E.胁 27.八会穴中的脏会在 ( )
A.足厥阴肝经上 B.足太阴脾经上 C.足阳胆胃经上 D.任脉上 E.手太阳小肠经上 28.不与足厥阴肝经相联系的经脉是( )
A.肝经 B.肺经 C.胆经 D.脾经 E.胃经 29.手阳明大肠经出于“柱骨之会上”,所指督脉的穴位是( )
A.百会 B.大椎 C.风府 D.神庭 E.水沟 30.位于脐上4寸的穴位是( )
A.下脘 B.水分 C.建里 D.中脘 E.上脘 31.“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其发病类型是:( ) A感而即发 B徐发 C继发 D合病 E伏而后发 32.决定病症虚实变化的主要病机是:( )
A脏腑功能活动的盛衰 B阴精阳气的盛衰 C气血的盛衰D正邪的盛衰 E邪气的有无 33.阴寒之邪壅盛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的病机变化是:( ) A阴盛格阳 B阴损及阳 C阳盛格阴 D阴阳互损 E阴盛阳虚 34.“阴胜则寒”的症候性质是:( )
A假热证 B虚寒症 C实寒症 D虚热证 E真寒假热证 35.“寒因寒用”适用于:( )
A真寒假热证 B表热里寒证 C真热假寒证 D寒热错杂证E表寒里热证 36.长期低热,以午后或夜间低热为主,其病机是:( ) A气虚 B阴虚 C血虚 D气阴两虚 E阳虚 37.妇女带下色白,清晰如涕,无臭味,多属:( )
A脾虚气弱 B冲任亏虚 C寒湿下注 D肝经郁热 E湿热下注 38.肌肉薄浅部位腧穴进针法应用( )
A.夹持进针法 B.指切进针法 C.双手进针法 D.提捏进针法 E.舒张进针法 39.天灸又称为( )
A.化脓灸 B.发泡灸 C.直接灸 D.实按灸 E.间隔灸 40.隔姜灸不能用于治疗( )
A.未溃疮疡 B.呕吐 C.泄泻 D.遗精 E.风寒湿痹 二、多选题
1.下列哪项属于得神的表现:( )
A目光精彩 B神志清楚 C颧红如妆 D面色荣润 E呼吸调匀 2.下列哪项属于面色发青所属病症:( ) A痛症 B寒症 C惊风 D痰饮 E血瘀 3.气血两虚证常见到下述何种脉象:( ) A缓脉 B细脉 C微脉 D弱脉 E虚脉 5.下列哪项是亡阳之汗的特点( )
A冷汗 B汗出淋漓 C质稀 D味淡 E汗出如油 6.脾不统血证临床表现可见:( )
A便血尿血 B月经过多 C崩漏下血 D鼻衄 E舌质紫暗 7.下列哪项属于拔罐的治疗作用:( )
A通经活络 B祛风散寒 C行气活血 D消肿止痛 E解毒杀虫
8.下列哪项属于八纲辨证所应辨析的内容:( )
A病性的寒热 B病变的吉凶 C邪正的盛衰D病情的阴阳类别 E病位的深浅 9.肺的生理功能描述正确的是:( )
A肺主宣发肃降 B肺朝百脉 C肺主治节 D肺主行水E肺主升清 10.手太阳小肠经联系的器官有哪些:( ) A耳 B鼻 C目 D口 E 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b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