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来源:爱够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作者:王晶

来源:《现代交际》2014年第06期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未来社会的发展和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在21世纪的今天,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是非常重要的。学校凸显对大学生进行的创新思维教育,引导学生避免同思维定势,养成创新思维习惯,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使学生成为新世纪的创新人才。 [关键词]教学 创新思维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6-0233-01 大学生是我们祖国未来发展的动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我们重要的目标。创新思维是一种突破常规的思维方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用这种固定的思维模式进行思考,会沿着前者熟悉的方向和途径进行思考,而不是突破和开辟新的道路进行前进,这也是在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过程中最大的弊端。可见,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前,我们必须将学生的思维定势改变,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产生出新和创新的意识。

我国至今为止的应试教育模式,教材、大纲、考试、答案都是统一的,学校强调的是统一的、整齐的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导致了学生缺乏个性和创新的意识。学生小学时期开始,老师教育学生牢记定义、公式、方法等,在学习和考核过程中进行套用模式。很多老师对于那些爱问问题的学生,有个性的学生十分反感,抹杀了儿童时期学生的质疑精神,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会选择统一的模式和套用的习惯进行思考问题。在传统的观念中,学生以考试成绩为评定学生学习质量好差的标准,使学生养成了一个上课记笔记、背笔记、死读书的习惯,通过这种形式获得高分。教师通过传统方式教授知识,让学生记公式、背公式、以叙述的形式讲授课程,学生认为学习知识既枯燥又乏味,没有悬念和兴趣。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个性,教师对学生有明确的要求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在这样的指令下,学生为了能够被老师欣赏,无形中朝着听话顺从、循规蹈矩的方向发展。这样千篇一律的教育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也会使学生在统一的教学要求下慢慢同化,最终学生的个人兴趣和爱好被埋没和扼杀。从目前来看,大学生所受的教育还是现成的知识积累,出现新的情况发生,会导致学生不知所措,针对新时代人才的需求,必须进行学生的全面发展。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威克教授曾经通过实验得出结论:“横冲直撞总比坐以待毙高明得多。”只有这样,才能产生更宽广的思绪和触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希望学生能够超越常规和传统,创造出新的思想。

孔子曰:“疑思之始,学之端。”说明怀疑是思想的源泉,勇于怀疑传统的思想和观点,产生新的思想,要敢于创新,要敢于做“吃螃蟹第一人”的前提就是在此之前都没有,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发现,敢于怀疑,从古至今很多伟大的发明、发现都是从怀疑开始的。爱因斯坦勇于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挑战牛顿经典物理的权威地位的同时,推出了自己的光学相对论;哥白尼否定了传统的地心说,建立哥白尼日心说等,说明敢于怀疑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性所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精神,独立思考可以对问题进行深入的了解,并能够创造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因此,独立思考很重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我们每个人要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多掌握一些知识面,不能仅仅懂得单一的学科知识,要开阔眼界,拥有多学科的知识结构,就会多一些思路,拥有扎实宽阔的知识基础也是形成独立思考和创造力的必要条件。自己的知识充沛才能在授课过程中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样的教学方法,多提问题,使学生脱离对老师的依赖。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设计出适合学生群体的教学方法,这样可以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丰富的联想,学生才能拥有独特视角看问题、客观分析问题,从而独立解决问题。鼓励学生提出新的问题,使学生遇到问题时勇于发现、探索、解决,对自己有信心,感到学习的快乐,为学生学习提供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使学生能够真正走入学习状态,其实并不容易,学生对学科知识了解浅薄,觉得学习乏味,老师要让学生了解学科自身的逻辑结构,由此入手激发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如果一个学生超脱常规的、富有想像力的大胆想法能够得到老师的鼓励,他将会努力的学习,不断发挥创造力,促进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个学科相关的知识,利用自己获取的知识解释生活上的一些事情,最后获得成就感和愉悦感。总之,创新思维的培养不仅单单指向大学生,当今社会上好多小学对于创新思维的培养也相当重视,说明创新思维对于祖国未来的发展是多么重要。教师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培养要不断推新出新,吸引学生的眼球,引导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主动提出新的思想,发现新的问题,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任宁.对于素质教育中创新思维培养问题的几点思考.科技信息,2010. [2]周家伦.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国高等教育,2006. [3]岳晓东.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高等教育研究,2004. 责任编辑:武聪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