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含答案)

来源:爱够旅游网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积累运用(22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 .风骚(sāo) 莽莽(máng) 黎明(lí) 稍逊(xùn) ....

B .妖娆(ráo) 娉婷(pīng) 嘶哑(sī) 折腰(zhé) ....

C .海峡(xiá) 凝望(níng) 忧戚(qì) 冠冕(miǎn) ....

D .喉咙(hóu) 枉然(wǎng) 摇曳(yè) 鲜妍(yàn) ....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 .汹涌 呢喃 坦荡 沉醉

B .坟墓 摇曳 飘逸 邮票

C .流盼 海峡 腐烂 柔嫩

D . 悲奋 勃发 轻灵 红晕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A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生涯规划教育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

B .他可是文坛上的风流人物,他的散文影响了一个时代。 ....

C . 这首诗用语自然、意境清新,充分体现了作者矫揉造作的写作功力。 ....

D .想要建造一个现代化的社会,就要破除这些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 ....

4.(2018·岳阳中考)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没改正确的一项是(2分)( )

用一把毫毛,变出千百个一模一样的猴子—《西游记》里的神话正在变为现实。①208年1月25日诞生近两个多月的中国克隆猴“中中”和“华华”的照片登上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细胞》封面,这意味着中国科学家成功突破了现有技术无法寬隆灵长类动物的世界难关。②自196年第一只克隆羊“多莉”诞生以来,使各国科学家先后克隆了牛、鼠等动物,但一直没有突破与人类最相近的非人灵长类动物克隆的难关。③科学家曾普遍认为现有技术不是无法克隆灵长类动物。④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经过5年努力,成功突破了世界生物前沿。

A .句子①删去“近”或“多”

B .句子②删去“使”

C .句子③删去“不是”

D .句子④在句末加“的秘密”

5.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 .《我爱这土地》的作者艾青,诗人。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光的赞歌》《向太阳》等。

B .《乡愁》的作者余光中,诗人、散文家。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等。

C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作者林徽因,建筑学家、文学家、翻译家,代表作《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

D .《我看》的作者穆旦,原名查良铮,曾用笔名梁真,诗人、翻译家。是“九叶诗派”的代表性诗人。

6.按要求默写。(6分)

(1)假如我是一只鸟,________________。(艾青《我爱这土地》)

(2)小时候/________________/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3)________________,星子在/无意中闪。(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4)我看流云慢慢地红晕,________________。(穆旦《我看》)

(5)《我爱这土地》中直接抒情,表达主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6)古诗词中有一些含有“鸟”字的句子,请你写出完整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018·南通中考)文道中学开展“致敬英雄”主题活动。(6分)

活动一:读英雄(2分)

英雄就是为了实现美好理想,艰苦奋斗,长期坚持,战胜一切困难的人请结合《西游记》三打白骨精或《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创作《暴风雨所诞生的》中的具体内容,谈谈孙悟空或保尔为什么能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访英雄

根据下面材料,请你以小记者的身份,向英雄机长刘传健提一个问题。

川航3U8633航班飞行途中,风挡玻璃突然爆裂。机长刘传健回忆当时的情景说:“其实那时候我真没把握我当时心里也是喊‘完了,完了’。”然而,他临危不乱,凭借手动和目视操纵飞机安全备降,所有乘客平安落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学英雄

下面是“我也可以成为英雄”主题班会主持人的结束语,请将它续写完整。

同学们,英雄就是普通人拥有一颗伟大的心。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英雄细胞,学英雄不是要你做力所不能及的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38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8~10题。(12分)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氽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時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凤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8.这首词分为上下两阕,请概括这两阕的主要内容。(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词人说“望”,写的内容却远超出视力所能达到的范围,词人选择的观察点很高,所写景象存在于想象之中。这样写有何妙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找出下面诗句中的朗读重音字词,分析诗人的情感。(4分)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釆;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4分)

漆树的眼泪

①我家在大山深处,离家不远有一个叫苜蓿坝的地方,生长着一种叫漆树的树木。

②据说漆树会咬人,小时候时常看见好多脸上肿得涨涨的人,他们用毛巾包裹着脸面,见人便把脸朝向处,人们看见这种人赶紧离开。父母常常告诫我:“看见被漆树咬得肿胀的人,赶紧跑开,别与他们搭话。”

③我对漆树不过敏,在苜蓿坝拾碰见漆树时,故意摸摸漆树,想象漆树是如何把人咬得肿胀的。我看着并不高大略显畏畏缩缩的漆树,一种怜悯情绪油然而生。大大小小的漆树长在半是石块半是泥土混合的土壤中,有碗口那么粗的,也有手腕那么粗的。树冠绕过藤蔓植物的藤蔓朝向自己的天空生长着,黝黝的皮很厚实地趴在树千上,一旦把皮肤剥开,就会渗出乳白色的浓浓汁液,这汁液就是能咬人的漆液。

④大颗大颗的泪滴从树皮破裂处渗出来,那么痛苦地流出,像是被谁打疼似的无法忍住便溢出泪水,又像是一个突然遇到伤心事的人泪盈满眶,这种哭是慢慢打开的,是一种很钝的流泪方式。

⑤我亲眼看见漆树哭泣时,是在苜蓿坝放牧的年代。苜蓿坝由于周围灌木丛多,又远离庄稼地,适宜放牲口。我们好多玩伴在没有庄稼活的间隙里赶上各家的骡马吆喝着去苜蓿坝放牧,骑上各自的坐骑,口里吆喝着“驾驾”朝着目的地奔去。责任田刚划分的那几年,我们小伙伴常在放学后或周末去苜蓿坝放牧,与山野真真切切地靠近,在灌木丛中玩足童年。

⑥几个外乡人不知何时来到我们村子,说要住下来,对于突如其来的他们,村里人没有防范,很亲近地与他们搭讪。他们在各山各岭转悠着,像是在寻找什么。那天到了苜蓿坝,对漆树大动干戈,动起手术来。我看见漆树冒出浓汁液,一种从未有过的感受在我心里苏醒,刺激着我,呼唤着我,使我真切地感受到植物的疼痛。那些外乡人拿出塑料大桶子,让汁液慢慢地流到桶子里,割了一棵又一棵,直到大桶子盛得满满才罢休。

⑦“为什么只割漆树,其他树为何不割呢?”我满含着对漆树的同情,愤怒地问那些割漆的外乡人。他们回答:“漆树的汁液是宝贝呀!”我不解地看着他们把苜蓿坝凡是能割的漆树洗劫一空,心里萌生了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看着一个郁郁葱葱的坝子转眼几天工夫便失去了往日的欣欣向荣,一棵棵伤痕累累的漆树像是在抗议着什么,树身上留下的刀伤从树根开始一直延伸到细小的枝干分叉处,能承受刀割的皮肤上都划破了,新鲜的伤痕在阳光的暴晒下显得很刺眼。我在心里嘀咕:“漆树会不会死去?那些外

乡人把漆树的汁液割去做什么用?”

⑧那些乳白色的眼泪却一直在我心中留下问号,植物也有眼泪,而且那么多。我后来知道那些外乡人来自四川,他们把漆树的汁液割去后,经过几道加工程序,提炼出纯度很高的漆用来漆家具。这种漆,不添加其他成分,美其名曰土漆、生漆。用这种漆漆的家具,家具油光可鉴,而且不褪色,持久时间很长,再就是家具表面还可以耐高温,功能着实很多。漆树的眼泪映射在家具上,成为家具的眼睛。

⑨又去苜蓿坝放牧时,原本以为死亡的漆树会大煞风景。当我们纵着骡马到苜蓿坝时,看见了一棵棵漆树获得了新生,伤痕处长出了很厚的结痂,浓浓的树冠枝繁叶茂。我抚摸着伤痕,想象着漆树如何在割伤后努力生存下来的艰难处境,那是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境遇!俗话说得好:“人活的脸,树活的皮。”可是漆树在皮肤割破提取汁液后还生存下来,漆树对割破皮肤这件事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接受自己的命运。

⑩漆树的眼泪,不是哭泣后的残余物,而是新生命的一种改航。

11.文章第②段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我对漆树的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简要赏析文章第④段的语言特色。(注意修辞和词语的运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结合全文内容,探究文章最后一段的深刻意蕴。(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2018·天津中考)阅读《片片蝶衣生》一文,回答15~18题。(12分)

片片蝶衣生

镯耳

①那日闲暇,独自一人到鼓浪屿游走。挨挨挤挤的游客们,成群结队涌向琴岛。耳畔不是那些错乱的碎步之音,便是天南海北的吆喝声。我在嘈杂之中,内心焦躁而又不安。

②走着走着,前方万绿丛中现出几抹蓝色。那是一片花木丛,繁茂的花枝上缀满蓝色的小花儿,花瓣娇小并不赶眼,如果不是花开得很多,我或许真的会忽略它们。可我到底还是厌倦了嘈杂的人群,被那一抹微蓝所吸引。

③移步花丛中,仔细瞧去,蓝色的花容宛如蝴蝶仙子一般,让人一眼惊艳。时值冬季,它们的四片花瓣成对绽开,恰如一群翩翩起舞的蓝蝴蝶,生动,活泼。微风擤来,它们的翅膀随风颤动,飘来幽幽的香气,沁人心脾微风吹动蓝色的花朵,花朵起伏,与那身披蓝衫的蝴蝶别无两样,

④借助手机搜索,原来此花实名正是藍蝴蝶。我惊叹于造物主的神奇,将这样一朵小花装扮得如此

美丽。它那对生的叶子,平展两侧对称盛开的花瓣,还有那如蝴蝶触角一般细长的雄蕊,无不娇美可人。在这个微寒的南国之冬,这蝴蝶花,静守一处,花非花,蝶非蝶,宛若一群蝴蝶仙子,着一身蓝的薄衫,是那样地惹人怜惜!

⑤我在这片蓝色的花海中徘徊,想起杜甫那首《江畔独步寻花》,想起眷恋芬芳的花间彩蝶,想起自由自在的欢啼黄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择一西郊草堂为安身之所,他在春暖花开时节,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不正是源于他对生活的知足与热爱吗?

⑥眼前的这片蝴蝶花,生在鼓浪屿这片少人踏足的草地上,将点点微蓝开放在绿丛中。它们没有娇艳灿烂的三角梅那般耀眼夺目,也没有悬挂在枝头的曼陀罗那般高高在上,不似红粉的合欢那般寓意高雅,更不像月季那般千娇百媚。它们生来便如蝴蝶一般,长在花丛里,飞在绿叶间,在湿润的草地上,片片蝶衣生。

⑦我常常想,这世间的花不也和寻常的人一样吗?人有人性,花有花性。有的人生来不甘,总不愿栖息于荒芜之地,纵有迁徙,也难逃“枯萎”的命运;有的人知足惜福,不孽不比,即便生长在乡野间,也是一身正气。好比这蓝蝴蝶,它形貌小巧,生长于潮湿的山坡草地之中。它不俗不媚,凭一身高洁之色来示人,在一片淡然的幽香之中静默绽放。

⑧夕阳西下,通往码头的行人越来越多,我流连在这片花丛中,为邂逅此花而欣然。它们清婉的姿容,密密丛丛的风韵,将永远盛开在我的梦里。

(选自《厦门日报》副刊,有删改)

15.依据文章第②③段的内容,概括作者笔下蓝蝴蝶花的特点。(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其表达作用。(3分)

这蝴蝶花,静守一处,花非花,蝶非蝶,宛若一群蝴蝶仙子,着一身微蓝的薄衫,是那样地惹人怜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3分)( )

A .在鼓浪屿游走时,作者因邂逅美丽的蓝蝴蝶花,内心由焦躁不安变得欣然

B .在蓝色的花海中徘徊,想起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作者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知足与热爱

C .第⑥段中,作者用三角梅、曼陀罗、合欢、月季与蓝蝴蝶花做对比,突出了蓝蝴蝶花的雍容华贵。

D .第⑦段描写蓝蝴蝶花不俗不媚,在淡然的幽香中静默绽放,是为了表达对即使生长在乡野间,依然知足惜福、一身正气之人的赞赏。

E.文章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表达了对蓝蝴蝶花美丽却安于平凡的惋惜之情。

18.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40分)

19请以“幸福的约束”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

(2)自选文体(诗歌除外),文章不少于500字。

答案与解析

1.B A 项,“莽”应读mǎng;C 项,“戚”应读qī;D 项,“妍”应读yán

2.D “悲奋”应为“悲愤”。

3.C “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为贬义词,使用错误。

4.D D 项成分残缺,应在句末添加“的难题”。

5.C 林徽因是建筑学家、文学家,但不是翻译家。

6.(1)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2)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3)黄昏吹着风的软(4)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5)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6)示例: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7.活动一:示例一:孙悟空不为白骨精几次三番的变化所迷惑,也不顾忌师父的紧箍咒,打死了白骨精。 示例二:保尔历经磨难,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但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坚持写作,完成了《暴风雨所诞生的》小说创作。

活动二:刘机长,您临危不乱,使所有乘客平安落地,令人敬佩。您平时是怎样要求自己的?

活动三:示例:而是要你能在平凡的岗位上、日常的生活中,拥有一颗成为英雄的心,做好力所能及的事。

8.【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概括。总结时要抓住要点,语言要简洁准确。上阕主要是写景,

下阕主要引发词人的议论,抒发雄心壮志。

答案:上阕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景象。下阕由祖国山河的壮丽引出英雄人物纵论历史英雄,抒发词人的抱负。

9.【解析】本题考查对写作技巧的品悟。答题时从两个方面考虑:是词的意境,二是词的主旨。

答案:这样写,诗词的意境大气磅礴,气象雄伟,令人心胸开阔,精神奋发;更能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10.朗读重音字词有“惜”“略输”“稍逊”“只识”等,这些字词有褒有贬,既肯定他们是英雄人物,又委婉地批评以下提到的五位人物缺少文采,他们长于武功而短于文治,才能不足。

11.【解析】本题考查文段的作用。首先阅读第②段,分析此段所写的内容和上下文的关系。

答案:内容上通过对小时候关于漆树传闻的叙写,体现了漆树不受人待见的卑微地位。结构上承上启下,为下文叙写漆树的悲惨遭遇做铺垫,同时与下文漆树命运的改变做对比。

12.漆树的传闻让“我”觉得可怕但又好奇;漆树“挨割受痛”的命运,让“我”既同情又愤怒;漆树的向死而生,让“我”深受启发,敬佩不已

13.运用了拟人手法,将漆树拟人化,用“大颗大颗的泪滴”形象地表现了漆树遭受的伤痛;“钝”一字,描写形象,表现了漆树的坚韧与改变的艰难。

14.要接受自己的命运,即便是卑微的存在;面对困境要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使自己更加顽强、坚韧;遇到坎坷与磨难,要学会改变,实现自己的价值。

15.【解析】本题考查对事物特点的概括。从第②③段筛选概括作答即可。

答案:花瓣娇小不起眼;蓝色的花容让人惊艳;花瓣成对绽开,如起舞的蝴蝶;散发幽幽的香气,沁人心脾。

16.【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赏析。第一步:点出修辞手法。“宛若”可以判断运用了比喻手法,“着一身徽蓝的薄衫”可以判断运用了拟人手法。第二步:赏析所运用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描写之物什么样的特点。“美丽”显而易见,从文中第⑧段可以提取“清婉”这个特点所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蓝蝴蝶花的清婉美丽的花容。第三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蓝蝴蝶花清婉美丽的花容,表达了作者对蓝蝴蝶花浓浓的怜爱之情。

17.C E C 项联系全文可知,作者一直把蓝蝴蝶花比作蝴蝶仙子,所以要突出蓝蝴蝶花清婉美丽的特点。E项,作者对蓝蝴蝶花的情感是惊艳、喜欢怜爱、赞美,并非惋惜。

18.【解析】本题考查语段作用。最后一段往往结构上首尾呼应、总结全文;内容上深化中心,画龙点睛。

答案:结构上,照应开头并总结全文;内容上,升华主旨,表达了对美丽的蓝蝴蝶花不俗不媚、一身正气的美好品质的赞赏和追求。

19.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