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卷第11期 2008年11月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b1.29 No.1I NOV.2OO8 中国烟草产业全要素生产率 及其变 动的实证研究 张艳盂新丽 合肥230009) (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安徽摘要:丈章通过对比各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方法,采用C—D生产函数法,建立适合中国烟草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测算 模型,对1983—2005年中国烟草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变动作实证分析,并得出结论:目前烟草产业在政府规制条件下, 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率低下,难以提高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健康需求,以及适应市场化取向改革的要求,应努力改变现状, 从而为提高中国烟草产业适应市场的能力和竞争力提供政策依据。 关键词:烟草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率: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08)11-0129-04 中国烟草实行专卖专营制度,烟草产业通过国家垄断实 行政府规制,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为国家财政积累做出了突 出贡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不断 演进,一些原来支撑产业发展的背景条件已不复存在或已发 生了深刻变化,烟草产业发展的周期性影响、体制性障碍和 国内外市场环境的变化,使中国烟草产业正在面临严峻挑 战。另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 渐增加,这些研究大多是对一国经济或地区或产业的全要素 生产率的研究,但对中国烟草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很 少。已有的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模型有:索罗余值法、指数法 和生产函数法,另外比较新的还有非参数法,如:数据包络 分析法、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等,其中生产函数法又包 括:C—D函数法、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法和常替代弹性生产函 数法 1。 生活质量和健康。烟草产品作为特殊消费品,也越来越受到 人们的关注。采用先进技术,提高烟草产品质量,已成当务 数据包络线法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对系统数据要 求比较高;索罗余值模型对所应用的对象要求苛刻,要求在 之急。对此,当前中国烟草产业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是:如 完全竞争市场,而我国烟草产业属干国家垄断产业,不适合 运用此法分析;指数法、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法和常替代弹性 生产函数法所要求的数据无法获取。据此,本论文选取c—D 生产函数法来测算我国烟草产业全要素生产率,C—D生产函 数法的可操作性比较强,另外还有一般性、可比性、宏观性 强等优点。 (二)模型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何提高生产率,增强活力,应对更加激烈、更加开放的市场 竞争,满足消费者对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需求。在新的发展 形势下,烟草产业的生产率和产品质量的提高不仅靠单要素 生产率来带动,它还受很多其他多方面因素影响,比如规模 经济、资源配置、知识发展、政策体制等…,即靠全要素生 产率来带动。因此分析中国烟草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变动 情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在测算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时,必须要慎重 选择代表产出量、资金量和劳动量的指标,使之能正确地反 映出烟草产业经济的实际发展情况,准确反映出全要素生产 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以及劳动和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一 中国烟草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模型建立 (一)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模型选取 近些年来,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理论和测算方法的研究已 从而也能反映出实际的经济增长中所存在的问题。 本文中选取中国烟草产业的工业增加值作为产出指标, 工业增加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烟草产业工业生产活动所获 得最终成果的价值,它表明烟草产业生产过程中增加的价 值;劳动投入因无法收集到劳动投入的质量差另U数据,只能 经比较成熟,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化进程的推进,经济模 式逐渐从粗放氆转化为集约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也逐 收稿日期:2008—07~20 基金项目:安徽烟草专卖局课题(No.061703D2)资助。 作者简介:张艳(1964一),女,安徽天长人,合肥工 选用各年份烟草产业的职工人数作为模型参数;资本投入包 括固定资本投入和流动资本投入两个部分,为了计算更为准 确,采用固定资产原值年平均值与流动资金年平均值之和作 为资本投入指标。 l29 业大学剐教授,上海社会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 产业组织与企业发展研究。 本文收集了从1984年到2005年23年阃烟草产业的相 关数据进行测算和分析烟草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因 1983年9月,国务院发布 烟草专卖条例)),正式确立了国 家烟草专卖制度,因此本论文的研究是从国家正式确立烟草 专卖制度的第一年1984年开始。论文中数据来自 中国统 计年鉴趴 中国烟草发展报告 和国家烟草专卖局网站。 (三)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模型的建立 C—D生产函数的形式为: Y:A ………………………………式(2—1) 式中:Y一产出量;K一资金投入量;L_一劳动投入量; 卧B一为分布参数,均为小于1的正数,分别为劳动和 资本产出弹性系数。同理,Ⅱ邯=l时,说明烟草产业的规模 报酬不变;a+13>1时,表明烟草产业规模报酬递增;a+B <1时,表明规模报酬递减。本文中a和13值用最小二乘法 回归得出。 对上式2—1取对数可得:lnY=lnA+cdnK+131nL 求偏导数可得: dYdA: +u警+D譬 进而可推得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式为: TFP:坐: 一 些一B A y L 采取微分形式表示,全要素生产率计算公式为: TFP=△A/A:△Y,Y—Q△l儿.31AKIK....………..式(2—2) 全要素生产率对产出的贡献率也可以通过下面公式计 算得出:ETFP=T 100% 式中:y: dY: 为产出的增长率 I 4I。 Y利用Eviews软件回归,由于烟草产业的垄断计划性特 征,故假定规模报酬不变,即限定a+fl=l,代入模型后,式 2-1变为: Y=A K“ r。。…………………………式(2-3) 变形后取对数,可得线形方程: Ln(Y,L)=LnA+ctLn(K/L) 代入数据后得出回归方程为: Ln(Y,L)=1.00 1 270009+0.5 1 99559265Ln(K/L) 可得(在此取近似值两位小数点): LnA=I.00,a=0.52。13=1一a=0.48 对模型各项数据进行检验,均能通过。因此得出烟草加 工业在1983—2005期间的C-D函数为:Y=K。・ Lo・4R。 二中国烟草产业全要生产率及其变动实证分析 (一)模型测算结果 把o=0.52,13--o.48和产出、投入指标数据代入式2-2, 得出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结果如表1。计算出各要素增长速 度值和全要素生产率后,测算出各要素对产出的贡献率,以 便于后面更清楚的分析全要素生产率对产出的影响。把各数 据带入贡献率计算公式,计算结果如表2。 l30 袁J 1984—2005年烟草产业产出、资本 和劳动投入增长速度及TFP(%) 表2 资本、劳动、TFP对产出的贡献率(%) (二)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分析 图1 产出、资本和劳动的增长速度及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图 从图1中可以看到烟草产业产出的增长速度有较多波 动,几乎成波浪形,但基本在零线以上波动,波动幅度不是 生产率曲线和产出曲线的距离变得很小了,这一点也说明: 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对产出的影响是在逐渐变大的,全要素 生产率对产出增加的贡献逐渐变大。 (三)全要素生产率对产出的贡献率变动分析 为了能从宏观上把握中国烟草产业各要素对产出的贡 献,在此用两阶段均值来作对比,反映它们各自的变动和之 间的关系,具体如图2所示。1995年以前,资本投入和劳动 投入为正值,并且资本投入对产出的贡献最大,而全要素生 产率的贡献为负;1995年以后,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 为正,两者为产出的主要贡献因素,劳动投入的贡献为负, 并且资本投入的贡献比1995年以前略低,而全要素生产率贡 献提高较大,此阶段全要素生产率和资本贡献率分别为: 61.94%和64.26%,而劳动投入的贡献率下降为一26.20%。从 整个宏观经济来看,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期,中国各 工业部门资本投入增速都远远大于劳动投入的增长,工业发 很大。资本投入的增长速度波动很大,尤其在1992年达到 整条曲线的峰值,1995年又落到整条曲线的峰谷,但在1996 年后资本投入增长相对较平缓。不难看出劳动投入增长速度 曲线波动总体相对比较平缓,只有在1994年有明显的上升, 但随后就是不断的下降,总体上劳动投入的增长速度有逐渐 的下降趋势,并且正如上面数据表格看到的一样,1995年 后就一直处于零线下。看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曲线我们得出 如下结论:(1)整体看,曲线波动性较大,几乎成波浪形变 动。(2)1995年前曲线在零线以下作上下波动,全要素生 产率均为负值,水平比较低;1995年后全要素生产率升为 正值,在此阶段内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总体上有较明显的提 高,但在2002年后又有下降的趋势。(3)产出增产速度曲 线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曲线波动是如此相似,二者几乎是平行 运动。为了能更清楚地看出两曲线的趋势,把产出增长速度 曲线和全要素生产率曲线放在同一坐标系下比较,如图1 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1983—1995年间,全要素生产率曲 线和产出曲线之间的距离比较大,而在1995年后,全要素 展出现了明显的“资本增密化”过程。而随着经济体制改革 的深化,90年代以来,工业劳动力的绝对数出现了下降的趋 势。以上对中国烟草产业的分析与此实际情况是一致的 J。 图2分阶段各要素贡献率对比图 13l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动幅度较大,无规律可循,可能与政府管制与市场协调有关。 在对中国烟草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变动进行实证分 因此,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大趋势,继续推进烟草产业市场化 析后,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进程,通过放松政府管制,调整规模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 (I)总体上来看,中国烟草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比 率;提高技术水平和劳动力质馈,来提高烟草产业全要素生 较低。从所分析的整个时间段上,1995年以前各年的全要 产率,以达到逐步提高中国烟草产业适应市场和满足消费者 素生产率值以负值占多数,1995年以后升为正值,从两个 需求的能力。 阶段来看,虽然全要素生产率有所提高,但1995年后全要 素生产率水平仍然比较低。 参考文献: (2)全要素生产率及其贡献率年度数据不稳定,变动幅 f1】Danison EEWhy Growth Rates Difer:Post-war Experience 度比较大。从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曲线图可以看出全要素生产 in Nine Western Countries[M].Washington:Brookings 率的波动很厉害,1995年前曲线在零线以下作上下波动; Institution,1967. 1995年后全要素生产率升为正值,但仍然有波动,1995—1999 [21邱阳,杨俊。廖冰.全要素生产率测定方法综述【J】。重庆大学 年波动幅度稍小,1999—2002年有快速的上升,但2002年后 学报,2002,(1 1). 又快速下降,2004年甚至落回了零值。尽管从阶段数据来 f3】李传威,柏继云.我国乳业生产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 比较,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率在不断提高,但从年度数据来看, 科技与管理,2004,(4). 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率的变动幅度也比较大,规律性不是很 【4】章刚勇,阮陆宁.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的比较研究研 强。 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6,(1 1). 从以上结论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烟草产业的全要素生产 【5】刘嘉陵.科技进步对卷烟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研究fJ】 .率 待提高,从单要素投入方面来看,我国烟草产业劳动的 中国烟草经济研究,2005,(9). 投入量应该仍然保持减少趋势,从而使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 达到最佳配比;另外,中国烟草产业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率变 (责任编校:黄光丈) (上接l22页) 与风险的一些主观因素在市场化深入阶段得到了很大的控 由于国家对农民进行大力的物质和思想动员,为农民的市场 制或改善,如技术因素、管理因素。这说明农民在市场化深 参与营造了相对宽松的环境。农村市场化启动的动员方式使 入阶段的主观能动性大大增强,农民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尽 中国农民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由原来僵化的人民公社的计 可能地改善自身的经济发展处境,做好自己能够做好的事 划体制进入市场化时代;思想上的解禁(鼓励农民致富)很 情。但是我们知道,人的主观能动性最终决定于外在的客观 快使农民解除了发家致富的后顾之忧;物质上的刺激(农产 环境。对于农民的市场参与来说,外在的客观环境就是国家 品提价、生产资料降价、低息贷款等)则迅速调动起了农民 的相关制度和政策环境。因此,在农业的市场化和产业化发 的求富欲望。Ij 在这种相对宽松的制度和政策环境下,农民 展进程中,要减少农民市场参与的风险,我们在尽可能地调 市场参与客观方面的不足一定程度被掩盖了,因而农民倾向 动农民的主观能动性的同时,要积极改善农民市场参与的制 于将遭受市场风险的原因归结为主观方面的不足。 度和政策环境,做好制度建设的工作。 随着市场化的深入,情形发生了改变。首先是国家动员 力度减弱。国家有时为了刺激农业的发展仍会使用动员手段 参考文献: (如粮食提价),但发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手段的作 【1】Pierre Bourdieu.Algeria 1 960[M].Cambridge:Cambridge 用越来越不灵,农民不再如改革初期那样能够完全得到国家 University Press,1 979. 动员带来的好处。 I(pt30-134)其次是农民负担的加莺。由于国 【2】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IMI.中央编译出版 家财政体制的改革,以及其它一些方面的原因,农民的负担 社,1998. 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成为一个为社会关注的严重问题。 【3】邓万春.动员式改革——中国农村改革理论与经验的再探 在这种情形下,国家的制度和政策对农民市场参与的影响和 讨….社会,2008,(3). 制约逐渐显现出来,因而农民倾向于将遭受市场风险的原因 14j邓万春.动员、市场风险与农民行为【M】.武汉:湖北人民出 归结为客观因素,即制度和政策环境。 版社,2006. 上面的调查结果还显示:在市场化初期造成农民市场参 (责任编校:王晚霞) l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