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够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4初中语文我的高效课堂设计《童趣》

2014初中语文我的高效课堂设计《童趣》

来源:爱够旅游网
我的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 《童趣》 科目 提供者 一、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正确、流畅的朗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积累文言词语;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意境和思想感情。 过程和方法:抓住精彩语段,体会联想、想象手法的运用,感悟童真、童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注意观察,融入生活体验,体会物外之趣,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内容分析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童趣》,要求学生当堂熟读成诵,流畅地复述课文内容,从而深刻地理解“物外之趣”。 这是一篇充满奇思妙想、极富情趣的散文,作者生动地描述了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的趣事,表达作者童年生活的无限乐趣。 由于本文是学生入校后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教师有必要谈谈学习文言文的意义和方法。 三、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学习新知识前,要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困难、心理特征及发展趋向,从而有针对性的确立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七年级的学生初次学习文言文,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及本文的特点进行教学。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特点是简洁、典雅。它与现代汉语一脉相承,只要有信心,并不难学,学习文言文是为了继承民族的文化遗产,又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还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学好文言文关键在于培养语感。一是要熟读、背诵,体验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二是要用心领悟,目的是为了把“言”和“意”融为一体,见“言”而知“意”;三是不断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文的表达工具。 学习本文,首先要很好地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其次,要重视朗读背诵。在朗读时,要很好地把握语气和节奏,要大声地读,读出点文言味儿来,读出文章的主旨。 传统的朗读和背诵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反复默读的朗读的基础上,疏通文意、感悟课文内容: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一步矫正自己在朗读上诸如语气,节奏、速度和情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进一步朗读,最后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在内容的理解上,教师可以组织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难点问题可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合作解决。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要讲明白,讲透彻。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理解文言词句,感悟“物外之趣”。 语文 教学对象 单位 初中 课时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第一课时 一、整体感知 学生活动 让学生展示沈复的资料,然后屏幕概括显示。 设计意图 简洁的导语唤起了孩子的好奇心,激发了兴(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儿童是天真烂漫的。对世界,他们充满了好奇和幻想。小时候,我们都玩过“过家家”游戏,几个小朋友在一起,有的当爸爸,有的当妈妈,有的当孩子。有句儿歌唱道(教师唱):“小板凳啊摆一排,小朋友们坐上来啊坐上来。我当司机把车开啊,我当司机把车开。轰隆隆隆,轰隆隆隆,轰隆隆隆,鸣一一。“看,小板凳排起来就成了火车了。多有趣! 今天我们来学习清代文字家沈复的短文《童趣》。文章中趣事,可能勾起我们许多儿时的回忆,许多奇思妙想或许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启发。 (二)揭示教学目标,认知导航 1、读懂全文,掌握常见文言字词的用法。 2、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中的童真、童趣 。 3、理解只有善于观察,善于联想、想象,才有物外之趣 (三)朗读课文,感知童趣 1、教师范读,让学生注意字音、节奏、情感。 2、检查字音。(屏幕显示)学生质疑。让学生读准字音,给表现好的小组鼓励。 3、自由朗读、尝试读出童趣,并分别指名读、齐读,读出文章的意韵。给优秀者所在小组加分,激励学生张扬个性。 (四)疏通文意 ,理解童趣 1、教师组织学生疏通文意 2、用多媒体检测字义、句子意思。评价学生的语言积累,给积极参与的小组鼓励。 3、齐读课文,理解文意。 1、学生借助注释理解文意,小组内部合作交流。 2、齐读课文,理解文意。 学生质疑 自由朗读、展示 趣,把课前分散的注意力转换到急于求知的心境上来,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之中。 让学生学习有方向,探究有目标,创新有基础 体现新课标“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的要求。 1、新课标要求“重点考察学生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大意”,要求学生“能究”。 3、学生质疑,师生合作解惑释疑。 运用合作方式共同研4、学生质疑,师生合作解惑释疑。为最活跃的小组加分。 第二课时 (一)探究文意,赏析童趣 1、童趣集中体现在哪个词语上?作者童年有哪些趣事?这几件事可以互换位置吗?为什么? (板书:物外之趣,观蚊成鹤、神游山林、鞭逐虾蟆)对活动积极的小组鼓励。 2、作者为什么会产生物外之趣呢?你有类似的经历吗? (板书:观察、联想、想象) 3、让学生体会作品的意境,与作者情感交融,巩固学习重点。为表现精彩的小组加分。 4、你比较欣赏哪件趣事呢?用欣赏的语气读出来,说明理由。你认为沈复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给发言积极、概括得体的小组加分。 (二)感悟童趣,拓展创新 多媒体显示 1、你认为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情趣的人?联系生活实际辩论:所有情趣都值得培养的吗? 2、结合第二项活动,小组内部合作、交流,推荐代表展示口头作文。 便失却了真心,失却了真心,便失却了真人。”沈复用自己灵性十足的笔触,为我们呈现了孩童天性烂漫的童心。学完本文你有哪些人生启发呢?又有哪些疑惑呢? 能结合自身体验发言,就为小组得分。 (三)再读经典,回味童趣 1、《童趣》一文语言清新,意境优美,请各小组选择最精彩的语段,诵出意蕴。小组间展开对抗赛。给精彩的小组1、请各小组选择最精彩的语段,诵出意蕴。小组间展开对抗赛。 2、齐读课文 1、小组内部合作、交流,推荐代表展示口头作文。 3、质疑 1、小组合作探究 2、才艺展示。请三名同学跨越时光隧道,用口语、动作、神态表演三件趣事。 3、小组发言 4、齐读课文,欣赏童趣。 2、营造互动学习的氛围,让学生在竞争的状态下获取知识。 1、让学生理解文章的构思,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突出学习重点。 2、结合生活体验理解“联想”、“想象”的概念,突破学习难点。 3、这样设计是为了让学生积极的评价作品,体会语言运用的技巧,品评人物,概括性格,强化学习重点。 1、为学生搭建发散思维的平台,激活课堂,在辩论中理解情趣有高雅、庸俗之分,从而让学生 “养浩然之气,宏博学之志”。 2、盘点收获,激励发展,进一步的理解童趣、强化自我修养 3、明代的李卓吾曾说:“吾失其童心,2、小组合作探究谈体会 通过小组诵读PK,感悟经典的魅力。 加分。 2、最后齐读课文,让学生享受童趣,进入回味无穷的意境。 (四)课下巩固 1、把口头作文写成书面作业。 2、搜集有关志趣修养的诗文,与同学共享。 七、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设计对学生详情进行了深入分析,强调了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的重要性。把传统的朗读和背诵作为重要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是比较恰当的,体现了文言文教学的特点。根据教材内容,确定以学生自学为主,符合现代教学的理念。同时,在文言文教学方面,强调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也是比较客观实际的。 教学目标设置合理,重点、难点把握准确,对教材钻研得比较深入。把对词语的理解、句子的翻译等基础知识作为训练重点,符合教材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现阶段的基础情况。课时安排合理。 精心设计符合儿童心理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课堂教学容量大,训练多,有助于知识的积累和基础能力的提高。化难为易,化整为零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可以扫除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心理障碍,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值得重视的是,本教学案依据教材本身的因素,把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像能力以至创造力放在比较突出位置,有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和终身教育。 在人文素质的培养方面,让学生认识自然之美和创造之美,突出了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本教学案还注意到尊重学生于对所学内容的独特感受,多角度思考问题,在培养学生延伸思维方面做了一些探讨。 实施本教学案,学生在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乃至写作能力等方面,都可以得到应有的训练。 八、板书设计 检查自然景物 思维方式 新的形象 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 联想和想象 群鹤舞空 怡然称快 草丛、虫蚊、土砾 森林、野兽、丘壑 怡然自得 癞蛤蟆 庞然大物 大快人心(鞭打、驱赶)

以课本为中心,延伸课外读物,增加文言文趣味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b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