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4・临床研究・ 2.3不良反应情况 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血常规及肝功能检 October 2013,Vo1.11,No.29 疗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止泻时间、退热时间、临床症状体征 好转及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 综上所述,阿奇霉素对于治疗急性肠炎具有很好的疗效,显著改 善患者临床症状,且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查均无明显异常。观察组有1例头晕,2例恶心;对照组有2例腹痛反 应,症状较轻微。 3讨论 急性肠炎是指细菌、病毒或被细菌毒素污染的食物所引起的急性 肠道炎症。细菌性肠炎临床上较多见,主要是由于进食细菌或细菌毒 素污染的食物所引起的,主要致病菌有非伤寒沙门菌、副溶血性弧 参考文献 [1】王静.观察阿奇霉素治疗急性肠炎的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保健 营养,2012,lO(下):4000-4001. [2]裴冬萍.阿奇霉素治疗急性肠炎74例【J].实用医学杂志,2009, 25(15):2556—2557. 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糖球菌等。病毒性肠炎具有高度传染性,在 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化,可波及全身各个系 统,常见致病菌有诺沃克病毒和轮状病毒01。 阿奇霉素是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独特的药物动力学性 质,口服后可迅速而广泛的分布全身,直接吸收后被传送到感染部 位,组织浓度较高,且半衰期长,更容易进入病变组织中,提高临床 【3]胡荣杉,谢平.急性菌痢所致慢性肠炎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J].中 国医药指南,2011,9(32):89—91. [4]于辉.2009年阿奇霉素临床应用分析[J】冲华医院感染学杂 志,201 1,21(7):1422. 牙周病、牙髓病联合病变的诊断及治疗分析 王晓舸 (新疆第一济困医院口腔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17)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牙周病、牙髓病联合病变的特点,结合临床诊断给予综合治疗,总结综合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治疗组(n=65) 为2011年4月至2013年2月在本院就诊治疗的牙周病、牙髓病联合病变患者,结合自觉症状、临床检查、x线等诊断资料,针对性采用 根管治疗术及牙周系统治疗;对照组(n=50)为同期收治的牙周病牙髓病联合病变案例,控制急性炎症后,给予牙周治疗;两组均随访1 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4%,对照组总有效率76.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O.05)。结论成功治疗牙周病、牙髓 病联合病变应基于详细诊断,针对性采用根管治疗术及牙周系统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应鼓励患者接受综合治疗方法。 【关键词】牙周病;牙髓病;诊断;综合;治疗方法 中图分类号:R781.4;R78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3)29-0424-02 牙周病和牙髓病是两个独立而不同性质的13腔科常见疾病,二者 互有影响,可以互为因果 】。牙周病、牙髓病联合病变为临床并不少 见的病变,由于多种病因共存,患牙可出现明显叩痛、牙齿松动、深 牙周袋形成,大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不理想,随着人们1:3腔保健意识的 增强,大部分患者有保留患牙的强烈意识。本文根据笔者的临床经 验,总结牙周病、牙髓病联合病变的诊断及综合治疗方法,旨在为口 腔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依据,报道如下。 下:①根管治疗术:牙髓无活力应及早开髓、引流并作治疗,牙髓尚 存在活力者应局麻下开髓、引流,彻底根管预备,并用过氧化氢溶 液、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根管内封碘仿+氢氧化钙的糊剂,2周后复 诊,待根尖症状消失后,去除原封物,作根管充填,用根管糊剂和牙 胶尖严密充填;②牙周系统治疗:首先调牙合,消除胎创伤,使咬合 力量均衡分布;作牙周治疗,常规刮治、洁治、冲洗、引流,肉芽肿 或根分叉病变者可切除根尖;牙周袋内用过氧化氢溶液、生理盐水反 复冲洗,放置甲硝唑、四环索等抗菌药,必要时进行松牙结扎固定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术,牙周翻瓣术,13服抗生素。对照组控制急性炎症后,给予牙周治 疗,牙周系统治疗方法同治疗组。 1.4随访 治疗后对患者进行口腔卫生指导,嘱患者定期复查,两组均随访 1年,评估治疗效果。 1.5疗效评估 2011年4月至201 3年2月在本院就诊治疗11 5例牙周病牙髓病联 合病变患者,根据患者本人的治疗意愿和配合程度,分为两组: ①治疗组(n=65):年龄23-51岁,男性36例、女性29例,⑦对照 组(n=50):年龄20-52岁,男性28例、女性22例;两组患者的 性别、年龄、病牙分布、临床症状、牙齿松动等均无显著性差异 (P>O.05)。 1.2诊断及检查 显效:患者主观症状消失,咀嚼功能良好;患牙无松动、无叩 痛;牙周探诊无出血,牙周袋探诊深度正常或基本正常;x线片显示 根尖周病变消失或基本消失,牙槽骨重建。好转:患者主观症状明显 减轻,咀嚼功能改善;患牙松动在I。以内,探诊无出血,牙周袋探 诊深度变浅,x线片显示根尖周病及牙槽骨改善不明显。无效:患者 仍有主观症状,牙周肿胀,牙松动明显,牙周袋深度无改变甚至加 深,x线片显示牙槽骨吸收无改善或程度加深。总有效率(%)=(显 效病例数+好转病例数)/总病例数×100%。 1.6统计学方法 牙周病、牙髓病联合病变患者无全身性疾病,患牙自发痛、冷热 刺激痛、夜间痛,大多数有叩痛、牙齿松动I。~Ⅱ。,牙龈红肿、 萎缩,深牙周袋形成、溢脓,牙龈探诊出血,龈下菌斑数量增多,龈 沟加深,可有牙髓坏死。温度测试牙髓的活力,X线摄片显示牙周膜 间隙增宽,根尖周有稀疏暗影,同时可见牙槽骨吸收。 1.3治疗 治疗组患者均针对性采用根管治疗术及牙周系统治疗,方法如 圄眶|野睚弱2013年10月第11卷第29期 ・临床研究・425 PJ,SPSSI3.0软件进行 检验,pA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治疗组显效、好转、无效的病例数分别为51例、11例、3例, 总有效率为95.4%;对照组显效、好转、无效分别为23例、15例、 12例,总有效率为76.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例(%)] 产物可通过侧、副根管、牙本质小管、根尖孔直接影响牙周组织 J。 处理牙周病牙髓病联合病变应首先确定病变性质,详细的病史及 检查有助于确定原发病,原发于牙髓的病变多伴有龋齿或其他牙体 病、有充填物、牙髓明显感染,原发于牙周的病变多有牙周感染而无 牙体病变。无活力的牙髓病大多源于牙髓病,但活力尚存的牙髓并不 一定是健康牙髓。x线检查是重要的辅助手段,可了解病变部位、范 围、性质、邻牙情况。治疗牙周病牙髓病联合病变应治标并治本,彻 底的牙髓治疗和牙周治疗能根除感染,最大程度治愈。 通过本次调查,笔者认为针对性采用根管治疗术及牙周系统治疗 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应鼓励患者接受综合治疗。 注: 与治疗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 3结论 参考文献 [1]王春艳,白福智.浅谈牙髓病与牙周病的相互关系[J].世界最新医 学信息文摘,2012,12(6):93—97. 牙髓组织和牙周组织在生物学上是类似的,二者的胚胎起源于中 胚叶组织,生理状态下牙髓通过根尖孔与牙周膜相连,牙周膜与牙髓 均是牙体组织的营养来源,与牙齿功能活动具有密切关联,因此牙髓 组织和牙周组织在病理上的影响十分密切。牙周病引起牙髓组织病变 与微生物及其毒素产物有很大关联,牙周病变多有牙周感染而无牙体 病变 】。牙髓病引起牙周组织的病例改变主要是牙髓炎症及坏死、毒性 [2]张明珠,徐杰,彭艺,等.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与常见牙周病原微生 物感染的关系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l,31(4): 447.450. 【3】华莹.综合疗法治疗复杂性牙周呀髓联合病变患牙的疗效观察 [J]_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4(3):200. 200例胎儿宫内窘迫的临床诊治分析 王芳 (荆门市康复医院产科,湖北荆门448000) 【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胎儿宫内窘迫的临床诊治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发生胎儿宫内窘迫的病例 共200例作为观察组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了解造成胎儿宫内窘迫的原因,并探讨针对此类惠儿进行治疗的原则。另选取同期于本院分娩的 健康胎儿共20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胎儿的羊水污染情况、产妇剖宫产次数、新生儿窒息率等。结果观察组的产妇剖宫产率、羊水 污染情况以及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Apgar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通过早期诊断与积极治疗,所有胎儿均存活, 未发生死亡现象。结论胎儿宫内窘迫对其健康与生命安全均存在较大影响,医师应准确诊断,并及早处理,以降低新生儿病死率。 【关键词】胎儿;宫内窘迫;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3)29—0425—02 ‘ 胎儿宫内窘迫在临床上主要是指胎儿在子宫内发生缺氧,从而影 响其生命安全的一类综合征。大多数胎儿窘迫发生于临盆阶段,少部 愿参与本次研究者 。 1.2诊断方法 分则可发生于妊娠后期 】。正常胎儿在母体中处于低氧状态,由于其 心排出量较高,且对于氧的亲和力明显高于母体,因此不会表现出缺 氧的症状。但当缺氧症状严重时,则可能引发酸中毒,不仅可能造成 本文诊断胎儿宫内窘迫的方法如下:①胎心率<120次/airn或>l 60 次/min;②羊水污染。可分为I度、Ⅱ度、Ⅲ度污染,I度污染为羊 水呈现浅绿色,Ⅱ度污染为羊水颜色为深绿色,Ⅲ度污染为羊水颜色 胎儿发生脑瘫、智力下降等,还可能引起胎儿死亡【2】。本文就本院发 生胎儿宫内窘迫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为提高围生期胎儿的身 为棕色;③胎动次数明显减少,且幅度逐渐减弱。 1.3治疗方法 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提供科学依据,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通过胎心监护的方法,了解发生胎儿宫内窘迫的产妇的具体情 况,协助其改变体位,以减轻子宫对于产妇下腔静脉的压迫,并改善 胎儿缺氧情况、解除脐带受压的可能性。对产妇进行looo/. ̄氧吸人治 疗,每次吸.,k,30min,中间间隔时间为5min。给予产妇特布他林进行 静脉注射,必要时可给予硫酸镁以抑制子宫收缩。根据产妇的具体情 况,对于无法进行阴道分娩者,给予剖官产手术治疗。 1.4观察指标 对tL2oo例观察组产妇与200例对照组产妇的剖宫产术,并对其羊 水污染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两组产妇发生新生儿窒息的概率。采用 Apgar评分法对新生儿的窒息程度进行评价 ,其中O~3分为新生儿重 度窒息,4~7分为新生儿轻度窒息;7分以上为正常。对所有产妇与新 生儿进行随访,以了解其临床结局。 选取本院201O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发生胎儿宫内窘迫 的病例共200例作为观察组,年龄为20 ̄35岁,平均年龄28.0岁。产妇 孕周为37.O~42.0周,平均为39.0周。体质量为65.0 ̄70.0kg,平均为 66.9kg。另选取同期收治的健康出生胎儿共200例作为对照组,产妇 年龄为21~34岁,平均年龄为28.5岁。产妇孕周为38.0~42.0周,平均 为39.5周。体质量为63.0 ̄68.0kg,平均为65.0kg。对比两组产妇的年 龄、孕周、体质量等基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 性。在选取样本的过程中已排除符合以下条件的产妇:①严重系统性 疾病;②心、肝、肾、肺功能障碍,③意识障碍或精神疾病;④不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