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09
商女亦知亡国恨
时间:2021.03.09 创作:欧阳法 ——《金陵十三钗》影评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诗人杜牧用一曲《泊秦淮》勾勒出晚唐时期的六朝古都金陵一边世风颓靡,一边则声色歌舞的落魄景象。国破家亡之时,统治者犹然买笑逐欢,歌女仍旧夜夜笙歌,实在是讽刺至极。
然而,当年的杜牧肯定没有想到,在一千多年以后的金陵,会再次上演国破家亡的历史悲剧。只是不同之处在于,一千多年以后金陵的商女们,也加入到抗日救亡的队伍之中,不再是只会唱后庭遗曲的女流之辈。
在导演张艺谋的抗日电影《金陵十三钗》中,妓女“秦淮河头牌”玉墨说道:“大家晓得自古以来都说我们什么,‘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别人骂我们的诗,我们当然要记住了。要我说,我们干脆就去做一件顶天立地的事,改一改这自古以来的骂名。”随后便拉开了整部电影的高潮的序
2021.03.09 欧阳法创编
2021.03.09
2021.03.09 欧阳法创编
2021.03.09
幕。
《金陵十三钗》是一部战争史诗电影,以抗日战争时期的南京大为背景,讲述了在1937年的南京一个教堂里发生的一系列感人故事:美国人约翰为了救助逃难的女学生们,装扮成教堂神父,想方设法帮助她们逃离南京;以孟书娟为首的一群女学生,在日军闯入教堂时为了保护十三钗而引开日军却不幸备受凌辱;以李军官为代表的狙击手们在被敌军包围并且负伤的情况下,与日本士兵誓死搏斗,最后和日军同归于尽;玉墨等十三钗救下正欲跳楼自尽的女学生们,毅然决然决定乔装学生替女孩们赴日本人的宴......一个个微小的情节通过连贯的叙事线索相互串联,构成一幅震撼人心的庞大的抗日题材卷幅,使人们观看过后内心仍旧波涛汹涌,久久不能平复。“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金陵十三钗歌喉里的丝丝幽怨,琵琶琴弦上夹杂着血与泪的凄凉哀婉,小轩窗前“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的姣好面容,教堂里“每到宫中歌舞会,折腰齐唱步虚词”的婀娜舞步,都一一浮现在脑海里;还有女学生们面对日军备受凌辱时不
2021.03.09 欧阳法创编
2021.03.09
2021.03.09 欧阳法创编
2021.03.09
屈不挠的眼神、发自肺腑的声声嘶吼,无一不牵扯着观众们的心。
这部电影和其他同题材电影相比,虽然大背景都是抗日时期,但是明显不同之处在于,《金陵十三钗》叙事的视角很独特,从13个金陵风尘女子传奇性的遭遇切入,表达一个人类相互救赎的主题。和绝大多数的抗战影片如《南京!南京》、《智取威虎山》相比,没有太多正面的战争片段,很少战士们浴火奋战抛头颅洒热血的场景,相反很多地方都是从小细节切入,比如教堂里那扇用彩色玻璃镶嵌而成的窗,几乎贯穿整部电影的始末。女学生书娟曾在那里有多次的心理活动,敞开的窗户仿佛是通往救赎的天梯一般,既有自己内心世界的挣扎和彷徨,也有对未来的希冀和满心期待。正如张艺谋所说,“战争场面是要靠细节才能让人记得住。”
故事的一开始,就是一群女学生在战争的漫天硝烟中东奔西跑,躲避日军的炮的场景,镜头慢慢推移,主角形象渐渐清晰。后来在逃亡的过程中,遇见了美国人约翰——男主角也随之出现,约翰带领学生们在教堂躲避日军的追击。随后,金陵十三钗也因为
2021.03.09 欧阳法创编
2021.03.09
2021.03.09 欧阳法创编
2021.03.09
逃难而来到了教堂,三者相遇,影片故事由此拉开序幕。
由这三部分人物组成的主角是影片的一大亮点。张艺谋曾经说过:“电影中的人物是叙事的核心,是矛盾冲突的核心,是影片造型的基础。”因此,人物的塑造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影片中的约翰是个美国人,他去教堂起初是为了给牧师化妆殡葬。本来可以事不关己趁乱脱逃,可是最后他还是选择了留下,因为当初一句“我是这里的教父!那些是孩子!你们违反了人道主义!”而无形之中给孩子们许下一个承诺,誓死要保护这些无辜的女学生。他嗜酒、好色、贪财,可是他在关键时刻正义、勇敢、机智,为了保护这群素不相识的女子和日军斗智斗勇,而他和玉墨之间的风花雪月也为影片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
那群无辜的女学生,如白莲花一般纯洁善良,相信人世间的一切美好事物,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然而曾经伫立心中屹立不倒的神龛在日军到来的那一刻轰然倒塌。士可杀不可辱,她们用尽全身的力气去嘶吼去挣扎,肉体上的痛苦远远没有精神上的崩溃来得更加猛烈,她们宁愿爬上教堂的楼顶一跃而下,也绝
2021.03.09 欧阳法创编
2021.03.09
2021.03.09 欧阳法创编
2021.03.09
不愿意屈服于敌军,贪恋那苟且偷生的幸运。她们执拗,不愿与风尘女子共用浴室;她们善良,为了保护地窖里的十三钗而故意引开日军......大大小小的细节都塑造出这么一群无畏而勇敢,坚强而善良的姑娘们的形象,牵动着无数人的心。
处女象征着神圣,象征着纯洁,女学生们的遭遇和日军残暴顽劣的酷刑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给观众们以无限的震撼,也从侧面揭露了日军惨绝人寰的恶劣行径。
至于那金陵十三钗,尤其是玉墨的塑造,可以说是影片中最大的亮点。她们饱尝了人世间的种种爱恨情仇,放弃了苟延残喘,心甘情愿地挺身而出。自古青楼女子饱受争议和冷嘲热讽,被世俗的眼光认为是魔鬼,是不堪入目,是不被道德允许的肮脏堕落。人世间一切的爱恨情仇都与她们无关,她们只有一身洗不掉的胭脂味,和跳跃在她们身上那隐隐的欲望的诱惑。然而,金陵十三钗用自己的行动和信念证明了一点:“商女亦知亡国恨”,香消玉殒,为国捐躯。可是别忘了,她们也只是普通的女人,只是一群渴望爱和被爱的普通女人。
2021.03.09 欧阳法创编
2021.03.09
2021.03.09 欧阳法创编
2021.03.09
著名评论家、作家孙朋曾说道,“战争中最悲惨的牺牲总是女性。女性是征服者的终极战利品。女性承受的痛苦总是双倍的。”因此影片以独特的视角去描述南京大的残酷,以女性的身份去叙述着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不公平的事,女学生也好,十三钗也罢,整个故事透露出一个坚强而伟大的信念:在民族危机的面前,内心强烈的信仰和渴望对人自身的支撑,以及人与人之间有难同担相互扶持的救赎,都是抵抗敌军的最有效的武器。纵然肉体已受百般折磨与蹂躏,可是精神上的信念和执着却未曾被践踏,中华民族的顽强抵抗、不屈不挠的精神将会永垂不朽。
商女又怎会不知亡国恨。金陵十三钗们选择乔装成学生去赴日本人的宴可谓洗脱了这千古骂名。只是,那秦淮河边,还会有人“犹抱琵琶半遮面”,“轻拢慢捻抹复挑”,弹起那如怨如慕的琵琶曲?还会有人低眉轻唱那靡靡之音的《秦淮景》吗?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王安石一曲《金陵怀古》尽显金陵由盛到衰的变迁。
2021.03.09 欧阳法创编
2021.03.09
2021.03.09 欧阳法创编
2021.03.09
“金陵,金陵。”无数的文人墨客,但凡来到金陵,必为其写下千古绝唱,“十里秦淮灯火灿,楼台亭榭绕河堤”“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数不清的前朝百姓曾怀念她昔日的繁华和安逸,梦里不知身是客,夜夜轻声呢喃她的乳名;六朝统治者更是眷恋她所带来的安平盛世,所谓“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金陵的神采飞扬,金陵的雍容富贵,金陵的清新脱俗,都已经深深熔铸在每一任君王的心里。
然而,纵观历史,不可否认的是,金陵是一座辉煌与悲情并存的城市。
自三国时期吴王孙权称帝迁都以来,她便以其“建业”之名,取“建功立业”之意,在举世“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的一呼百应之中,开启了王朝建都之史,随后便被西晋的铮铮铁蹄踏碎了这仅仅只有六十年的美梦;西晋灭亡,东晋取而代之,重新建都,只是那时她的新名字叫做“建康”,时值佛教盛行,区田法南传,纺织业飞速发展,江南地区的发展逐渐超越北方;随后接替的南方宋、齐、梁、陈四代政权依旧定都建康,用短
2021.03.09 欧阳法创编
2021.03.09
2021.03.09 欧阳法创编
2021.03.09
短一百六十九的时间,使建康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从一座无名小城发展成为当时江南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只可惜南朝政权富而不强,六朝金粉,秦淮胭脂,终不敌隋军虎狼之师,八路讨陈,建康一举而下,后主束手就擒,建康的城邑宫殿在隋文帝一声令下夷为平地,昔日的繁荣之景荡然无存,可谓“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时光荏苒数百年,终于来到南唐,六朝不再,金陵重生,“城郭沟池以为固”,奈何在文艺青年南唐后主李煜的面前都是徒劳,生错时代的他不敢大动干戈,不忍戎马倥偬,宋军南下,南唐俯首,江山和美人拱手相让,金陵复活了仅仅39年就再次落入尴尬的境地;随后明太祖朱元璋在金陵开始了长达21年的浩大的筑城工程,使得明南京城能够闻名遐迩妇孺皆知;太平天国时期洪秀全定都金陵,正式建立农民政权开展为期十四年的反封建运动;时期孙中山历经16年的海外生活,回到金陵担任中华临时大总统......兴也好亡也罢,金陵一直以其高傲的姿态昂首挺胸了数千年,繁荣荒芜她都置之身外,直至1937年被日军侵占,江河破碎,生
2021.03.09 欧阳法创编
2021.03.09
2021.03.09 欧阳法创编
2021.03.09
灵涂炭,她亦没有留下一滴眼泪。
莺歌燕舞、胭脂留香也好,断壁残垣、荒无人烟也罢,金陵这座曾经或正在“涅磐”的都城,每一块瓦片、每一条街巷都保留着难以抹去的历史痕迹。在这座永不屈服的城市中,烟雾蒙蒙中隐约显现的是将士们浴火奋战的身影,空气中散发出的是女性们昂首挺胸的魅力,那是金陵精神,那是永远难以消灭的民族精神。 参考资料来源:
1、张艺谋电影《金陵十三钗》。 2、豆瓣电影网;中国散文网。
3、徐耀新《南京文化志》,中国书籍出版社。 4、孙朋《金陵十三钗影评》。
5、彭发朦博客《金陵兴衰史,杨吴城濠事 》。 时间:2021.03.09 创作:欧阳法 2021.03.09 欧阳法创编
2021.03.0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b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