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够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湖北省县域产业集群比较分析

湖北省县域产业集群比较分析

来源:爱够旅游网
2、加快第二产业改造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山东省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中,重工业化率高,而高新技 术产业所占的比重比较小。总体上看,山东高新技术产业产 值比重偏低,企业规模小,市场占有率低,产业关联性不强, 对结构调整和优化的集聚效应与先导促进作用还不显著。因 此,应该在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基础之上,加快培育 战略I生新兴产业。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调整优化原材料产 业,改造提升消费品制造业,巩固扩大传统产业优势。重点培 育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信息和海洋开发及装备制造 “四新一海”产业。加快培育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吸纳就业能 力强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 3、加快城市化建设,扩大第三产业规模,优化第三产业 结构 改造传统服务业,同时加快发展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 现代物流和中介服务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 业,以及旅游、文化、传媒、信息等市场潜力大、能耗低的新兴 服务业。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应从市场化、 产业化、社会化、规范化、国际化、环境优化等方面人手,积极 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开辟和扩大就业新领域,促进工业结构 调整,努力实现“轻采型”向“综合加工型”结构的转变,从原 料加工型向技术密集型结构转变。同时大力发展信息、生物、 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部门,提 高整个产业的技术水平,进而提升制造业结构层次,以高新 技术提升传统产业。 总体来看,山东作为一个经济大省,其重视第三产业的 发展,重视服务行业的开展,这是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加 快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进程、科学发展社会的一个 重要方面。山东省作为拥有大量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经济 大省,应该在双赢的基础上,规范好服务行业的发展,缩小内 陆与沿海、东部与西部的差距,将所有的政策效力发挥到极 致,这样的发展才会更加健康,才会更符合中国发展战略的 思想。 【参考文献】 【1】周叔莲、刘戒骄: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调整产业结构 的重要性U1.理论前沿,2009(8). [21尚慧、田娟:山东产业结构的实证分析U】.现代商贸工业, 2008(10). 【3]李平英、孟晓楠:改革30年山东发展研究U].改革开放3O 年与农业发展,2008(3). 【41张红霞、赵黎明、曹惠: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与扩大就业 的对策研究U].山东社会科学,2010(3). 【51栾晓平:《山东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评介卟山东社会 科学,2005(8). (责任编辑:张琼芳) 《当代经济))2Ol1年9月(上) 【摘要】本文介绍了湖北经济和产业集群的现状,并对湖北 省县域产业集群的主要特色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大力发展产 业集群的相关建议,以期促进县域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湖北县域经济产业集群 2010年,湖北省县域地区生产总值8923.03亿元,增长 15.2%,高出全省0.4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十一 五”年均增长14.2%,高出全省0.3个百分点。县域经济占全省经济 的比重由2005年的54.4%提高到2010年的56.5%。县域经济占据 了全省经济半壁江山,向好势头得到进一步巩固,基石地位日渐 突出。 一、产业集群是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力量 1、产业集群对县域经济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 2009年,湖北省61家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有5o家在县域, 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1835亿元,同比增长33_3%,增长幅度高于 全省县域规模工业销售收入1 1.8个百分点,其销售收入占全省县 域规模工业销售收入的25.7%。团风县钢结构产业集群规模以上 企业完成工业销售收入14.57亿元,同比增长1 16.2%,占全县85 家规模企业的53.6%。孝感市孝南区纸品产业集群规模以上企业 完成工业销售收入15.6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46 9%。夷陵 区稻花香酒业、当阳市建筑陶瓷、荆州市荆州区石油机械等产业 集群成为带动当地县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县域经济发展排位前 20名的先进县(市、区)都有1个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作支撑。 2、产业集群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增长点 经过培育和扶持的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在推动湖北省经济 社会发展方面,起到了显著的带动作用。武穴医药化工产业集群, 汇集同类企业6o多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1家,年实现销售 收入30多亿元,利润近6000万元,上交税金1.9亿多元,完成出 口交货额3879多万美元,成为武穴地方经济的一支擎天大柱。当 阳市利用“建筑陶瓷产业集群”的牌子引进了鑫来利、凯旋、蝴蝶 泉、九洲等13家陶瓷产业,项目投资达3o多亿元。团风钢构、孝南 纸品、通城涂附磨具的经济总量拉动当地经济曾长4—5个百分 点。据统计,“十一五”期间,京山县机械产业由15家骨干企业发展 到61家,产值由18亿元发展到41亿元,销售收入由17.5亿元发 展到4O亿元,占县域经济的三分之一强。 3、湖北具备发展产业集群的诸多优势 ■■●■■●■■■●■■■■■●■■■■■●●●■■●●- CON E MP RAR CON O'MI"eS 《秽●■●■■●■■■■■■●_ T o YE'■■■■■■ 首先是区位优势,湖北地处国内市场腹心,武汉距中国内 陆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距离均不足一千公里,且境内水、陆(公 路、铁路)空交通网线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其次是资源优势,湖 北是全国农业资源和矿产资源的富集区。从农产品资源来说, 全国5%的粮食和肉类、7%的棉花和蔬菜、9%的油料和柑桔、 14%的淡水产品和5%以上的麻、茶、丝均产于湖北。从矿产资源 来说,湖北已发现矿产136种,已探明储量的88种,其中磷等5 种矿产的储量居全国之首,铁、铜等21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7 名。且湖北工业特别是重工业较为发达,产业配套能力强。最后 是湖北现在发展产业集群都具有后发优势,可以直接借鉴先发 地区产业(产品)集群发展的经验和教训,避免发展过程“走弯 路”,出现反复和波折。 从国内市场环境看,目前北美、西欧等经济发达国家的常 用消费品有10万种之多,而我国则不足2万种。随着我国经济 的发展,消费层级不断细化、产品市场不断细分,一些满足不同 消费人群的消费品将不断制造出来,国内市场尚有很大的发展 余地。从国际市场看,加入WTO使中国的制造业面临更广阔 的市场空间,任何一种高质量的小商品将获得比国内市场大得 多的国际市场,我国制造业具有成本低廉的市场竞争优势,任 何产业,即使是毫不起眼的小商品,只要用心去做,就一定会获 得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湖北县域产业集群的主要特色 1、资源开发利用型产业集群 发挥资源优势,在精深加工上做文章,不断延伸产业链,形 成以资源开发为主导的产业链集群。目前,湖北省61家重点成 长型产业集群中有16家是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的产业集群。比 如襄阳区是全国重要的粮油基地,粮食产量在全国县级排第35 位,油料产量排第3位。该区以粮油精深加工为重点,发展相关 加工企业219家,其中规模企业46家,全年完成销售收入69.7 亿元,成为我国重要的食用油加工基地、“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标兵”。 宜昌市依托磷矿资源优势,壮大骨干企业,不断研发新产 品,大力发展磷化精深加工业。截至2009年底,宜昌市磷化工 产业集群拥有规模企业24家,从业人员14493人,产值过亿元 的企业有15家,其中过10亿元的有9家。2009年,集群实现销 售收入212.44亿元,同bk:N长32.4%,上交工商税收6.05亿元, 同比增长4.8%,完成出t::l{ ̄FJfL 24369万美元,成为我国重要的 磷化工生产基地。集群内主要有以宜化集团、三宁化工、东圣化 工、新洋丰肥业、华强化工为代表的化肥生产企业;以兴发集团 为代表的精细磷化工生产企业;以柳树沟磷矿、宝石山磷矿为 代表的磷矿开采企业。集群全年共生产工业级偏磷酸钠产能5 万吨居世界第一,工业级三聚磷酸钠产能25万吨居亚洲第一, 二甲基亚砜产能1万吨居国内第一,次磷酸钠产能1.5万吨居 国内第二。 2、骨干企业主导型产业集群 一个或几个规模大、带动力强、技术处于领先的龙头企业, 通过企业裂变、人才孵化和产业链的延伸,网罗一批关联企业, 形成了具有一定竞争优势产业集群。N'J'I'I区石油机械产业集群 就是以四机厂、四机赛瓦等龙头企业为中心,通过改制、剥离辅 业、引进配套,已拥有相关企业53家,年销售收入达到59亿元, 形成了钻修井产品系列、固井压裂系列等十大类主导产品、15 个系列、200多个品种,产品覆盖国内陆上油田和海洋油田,出 口欧美、亚非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黄冈华夏窑炉产业集群, 由黄冈地区筑炉工程公司不断繁衍裂变而成,目前形成了6o 多个专业窑炉企业,产品占国内砖瓦窑炉市场的80%以上、陶瓷 窑炉的70%以上和建材窑炉的50%以上,还远销30多个国家和 地区。安陆市依托原国有东方红粮食机械厂,通过改制裂变,集 群内规模企业已发展到31家,年销售收入15亿多元,成为全国 第二大粮食机械制造基地。类似的还有夷陵稻花香酒业、云梦 包装、枝江酒业、大冶劲酒、东宝磷化工和通城涂附磨具等产业 集群。 京山县轻工机械产业集群是以京山轻工机械股份有限公 司为龙头,以10多家机电生产企业为骨干,集纸盒包装、光机 电一体化、成套设备的研发、生产、维修、维护于一体的产业集 群。集群拥有资产总额19.1亿元,集群企业个数18个,从业人 员3000人,主要生产纸箱、纸盒两大系列,拥有80多个品种, 180多种规格的纸制品包装机械。主导产品纸制品包装机械在 国内市场占有率为70%,并出口俄罗斯、土耳其、印度、泰国等 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创汇额1580万美元。 京山轻机公司在发展纸制品包装机械的同时,还凭借雄厚 的资金、品牌和研发能力,向精密铸造、农业机械等领域扩张和 拓展。为精干主业,该公司不断将一些配套升级的生产工艺分 离出来,把所需的中、下游产品生产订单抛向市场,形成了集研 发、终端产品、营销、维修维护与零部件生产于一体的产业集 群,吸纳了京阳胶辊、明杰机械、和顺机械等30多家企业加入 配套协作网,降低了综合成本,增强了企业的竞争优势。京山机 械工业通过龙头企业强力扩张,中小企业抱团成长,已形成了 以纸制品包装机械、锅炉辅机、液压搬运、汽车配件为主导的机 械制造与加工企业群。 美国独资企业戴蒙德电力机械(湖北)公司所产的锅炉吹 灰器等电站设备行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国内同行业的“老 大”。受戴蒙德的市场拉动,衍生出了湖北华信、金山锅炉等20 多家中小型生产锅炉吹灰器及零部件的民营企业,他们针对客 户的不同需求,精细分工,错位发展,定位有别,各显所长,构建 《"3-代经济》2011年9月(上)鼻 起多企业、专业化、大协作的锅炉辅机产业集群。 3、关联企业扎堆型产业集群 专业市场与特色产业的配套,以特色提高知名度,以特色壮大 规模,形成了“一镇一业”、“多镇一业”的特色乡镇。洪湖市石化 装备制造业主要集中在洪湖的府场镇、曹市镇、小港镇,集群主 关联企业在一个地域内聚集发展,获取集聚经济效应,形 成关联企业群,逐步演变为产业集群。仙桃市彭场镇,由几个民 营无纺布企业起步,经过20年发展,仙桃彭场无纺布产业集群 导产品覆盖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产品品种200多个,占全国 石化填料生产的1/4。恩施市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生态 有无纺布制品加工和配套企业116家,其中外商独资、合资企 业10多家,工贸合作企业50多家,拥有自营出口权企业42家。 这116家无防布企业,年出口额约占全国无纺布制品出口总量 的40%,已成为国内大型无纺布制品出口基地。2009年,该基地 无纺布及医用卫材加工企业实现产值76.74亿元,同比增长 资源发展富硒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目前已形成有机富硒茶、富 硒中草药及保健品等百余个品种。润邦茶叶、宜恒植物油、九洲 食品等产品供不应求。仙桃的无纺布织品、鄂州的金刚石刀具、 安陆粮机、广水风机、通城涂附磨具已成为全国的重要特色产 业基地。 39.15%。形成了拥有相关企业344家、就业人员2.48万人、销售 收入56.8亿元、利税过10亿元的产业集群,已成为全国最大的 无纺布制品中心。2010年获得中国社会科学联合研究中心发布 的“第三届中国百佳产业集群”称号。 近年来,仙桃充分发挥彭场“中国非织造布制品名镇”的品 牌优势,促进无纺布产业的集聚与裂变发展,实现了制品9rim 机械制造、无纺布生产、制品加工、辅料供应、包装运输等~条 龙配套。自动鞋套机、条形帽机、防踩脚鞋套等产品获得6个国 家专利。无纺布制品销售量占全国的1/3,出口占全国的1/5,无 纺布产业集群成为中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百强之一,湖北省 重点产业集群。 鄂州市燕矶镇金刚石刀具产业集群从1983年起步,用乡 情、亲情吸引外出创业的人员回乡发展,到目前整个集群拥有 相关企业329家,销售收入30.3亿元,产品占国内市场65%以 上的份额,是国内最大的金刚石刀具生产基地。武汉市佳海服 装产业集群抓住2004年汉正街服装市场外迁的机遇,发挥房 地产业优势,向服装加工业进行资本投资,投资建厂,建起产品 展示、辅料供应等配套平台,吸引汉正街、仙桃等地服装加工企 业业主480多家落户,安置就业4.5万人,实现销售收入23亿 元,上缴税金1.9亿元。湖北省重点产业集群中有一部分是经过 多年的市场推动、自然选择与演化,在相对集中的区域中,先同 类企业扎堆,后逐步强化产业关联度而形成的产业集群。 4、产业链招商型产业集群 引进一个大企业,带动一批关联产业,形成一个地区支柱 产业,这是湖北省近年抓住国际和沿海资本、产业梯度转移的 机遇,新形成的一批新型产业集群。上世纪90年代末,孝南区 依托原区拥有的3家小纸厂资产,先后又成功引进全国生活用 纸企业前四强的金红叶公司、维达公司、恒安公司和中顺公司 落户,产业聚集效应不断增强,目前共聚集生活用纸生产企业 13家,中高档生活用纸总产量占全国的7%,是中部地区最大的 生活用纸生产基地。团风县抓住毗邻武钢、鄂钢、冶钢等大钢铁 集团企业的有利条件,积极引进江浙资本,大力发展钢结构项 目,一年一大步,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被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 会评为“中国中部钢结构产业基地”。类似的还有武汉市东西湖 食品加工、武汉市蔡甸区电子、当阳市建筑陶瓷等产业集群。 三、大力发展产业集群,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1、突出产业特色 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往往表现在地方特色上,是其他区 域最难模仿的。在实际工作中,各地围绕特色产业办市场,强化 《当代经济)2011年9月(上) 2、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京山县财政每年安排800---1000万元用于工业园区基础设 施建设。县级国有资产出售的收入和土地收益主要用于工业园 区配套设施建设。县直有关部门负责园区的道路、电力、通讯、 给排水、绿化等配套工程建设。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已累计完成 货币工程量2.6亿元。京山轻工集团公司在县工业园区征地400 亩,投资1.2亿建设的轻机工业园已竣工投产。为促进集群发 展,京山县实施集群龙头企业扶持工程、产业配套工程、中小企 业成长工程,从财政、税收、土地等方面给予支持,还开辟了机 械工业产业园,按产品种类和产业关联度适度分区,引导京山 轻机、金茂机械等一批企业入园,并为引进具有较强集聚功能 的大中型企业预留空间,着力搭建集约化发展平台。 3、大力实施名牌战略 产业集群在快速发展中不断注重品牌建设,已初步形成了 一些国内外有影响的品牌和制造业基地。仙桃无纺布产业集群 获得了“中国产业集群品牌50强”、“中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 100强”。宜昌市磷化工产业集群,2009年被中国社会科学联合 研究中心评为“第三届中国百佳产业集群”,成为湖北两家入选 产业集群之一。 湖北省县域企业涌现出“中国驰名商标”26个,占全省总量 的47.3%,“湖北名牌”390个,占全省的64.1%。宜昌市夷陵区稻 花香酒业、枝江市枝江酒业、大冶市劲牌饮料食品等产业集群 的主导产品稻花香牌、枝江牌白酒和劲酒牌保健酒形成多品多 系列高中低的产品,行销全国各地。稻花香牌、枝江牌白酒产业 规模分别名列全国第四和第五,劲牌保健酒名列全国第一。通 城涂附磨具、鄂州金钢石刀具、京山轻机、广水风机已成为地域 概念的名词,其产品行销全国及世界各地。 【参考文献】 [11黄玉书:中小企业集群发展问题探析Ⅱ卜云南社会科学,2006 (1). 【2】杨树旺、易明、王文成:影响产业集群的因素分析【J】.西安财 经学院学报,2006(6). [3】吴振华、钟城、赖景生:湖北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的主成分 分析Ⅱ].经济分析,2008(3). [4】何振翔:产业集群与工业园区的比较及其良性互动【I】.湖南 科技大学学报,2006(2). (责任编辑:张琼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b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