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内蒙古中医药 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1 56例 金一 金维良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方法:对照组单纯采用西医镇痛、抗炎、利尿等治疗;治疗组除使用对照组的西 药治疗外,加用理疗、中药化瘀排石汤。对照组78例中治愈38例,有,et ̄24例, ̄,et ̄16例;治疗组78例中痊愈52例,好转24例,无效2例。2组 治疗结果比较,根据统计学方法处理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果:2组排石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 医结合治疗可提高排石率,对疼痛的缓解也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泌尿系结石 中图分类号:R693 .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0)02—0018一O1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泌尿 仲10g、泽泻10g、车前子15g、木通15g、鸡内金12g、黄芩10g、小 系结石的发病率El渐增高。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泌尿系 蓟9g、金钱草30g、海金沙3og、滑石3og、冬葵子lOg、黄芪2og、牛 结石患者15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膝15g、乳香6g、没药6g,每El 1剂,水煎服,分2次服用。 1临床资料 2.2治疗中观察事项:①疼痛部位有无下降。②有无膀胱刺激症状 选择本院收治的泌尿系结石患者156例,均符合以下诊断标 加重及尿线中断现象。③运动前后观察尿液改变,及时化验。④尿 准:①患者有剧烈腰痛、腹痛,难以忍受,部分患者疼痛可放射至 液收集并用纱布网滤过,查寻结石。⑤B超x线拍片检查。 同侧会阴及大腿内侧,个别患者出现恶心呕吐;②肉眼血尿或镜 3结果 下血尿;③泌尿系平片或平扫CT、泌尿系彩超检查发现结石影 3.1疗效标准:痊愈:自觉症状消失,B超或x线摄片复查结石消 像。将156例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78例,男55例,女23例;年 失;好转:结石下移或排人膀胱,。肾结石排入输尿管内;无效:结石 龄21—7O岁。肾结石33例,伴肾积水8例;输尿管结石43例,均 在原部位未动。 伴有积水;膀胱结石2例。结石横截面最小0.2crux0.2cm,最大 3.2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52例,好转24例,无效2例;对照组痊 0.7cmx1.0cm。对照组:78例,男54例,女24例;年龄l8—71岁。肾 愈38例,好转24例,无效16例。2组治愈好转率差异有显著意义 结石25例,伴积水9例;输尿管结石48例,均伴积水;膀胱结石5 (P<O.05)。 例。结石横截面最小0.2cmx0.3cm,最大0.7cmx1.0cm。两组性别、 4体会 年龄、病程、部位及症状体征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 目前对泌尿系结石西医多采用体外碎石者较多,其优点是大 比性。排除标准为:经B超或x线或者泌尿造影或CT等诊断检 结石碎为小结石,有利于其排出,并能迅速改善临床症状,但复发 查结石大于8mm(个别患者除外);有输尿管畸形狭窄或输尿管手 率较高,费用昂贵,且碎石时高能冲击波易使肾小管损伤,引起肾 术后狭窄者;患青光眼或男性前列腺肥大、严重肝肾功能损害及 功能障碍,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一定量的损害,且不利于患者的病 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妊娠、哺乳期妇女。 情恢复。中医以化石通淋、活血化瘀,清热利湿之剂,配合电针理 2治疗方法 疗叩击等方法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二者之间能取长补短, 2.1治疗方法:对照组:①大量饮水,降低尿中形成结石物质的浓 可发挥较好的治疗作用。笔者认为,结石在1.0em以下者,应首先 度,减少晶体沉积;②根据尿常规及结石种类适当调节pH。③肾 考虑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方法简单易行,既可住院治疗也可 绞痛者给予山莨菪碱10mg或阿托品0.5rag皮下注射,必要时合 门诊治疗,且治愈率也比较高,费用低,安全可靠。 用杜冷丁50—100mg肌肉注射,使平滑肌解痉,使组织呈松弛状 参考文献 态,有利结石排出。④伴感染时,根据细菌培养及敏感试验选用抗 【1】寇继光,袁志强.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经体外碎石术后的 菌药物。⑤嘱患者进行适当的跑、跳等运动,并注意有无疼痛下移 疗效观察fJ】.湖北中医杂志,2009,(8)。 及结石排出等情况。治疗组:在对照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理 [21Y-健.综合排石疗法治疗泌尿系结石88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 疗、中药。中药化瘀排石汤组成:瞿麦lOg、扁蓄10g、石苇10g、杜 杂志,2009,(8). 山东省聊城市中医院外科(252000) [31黄少波.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疗效分析【J1.长春中医药大 2009年l1月l8日收稿 学学报,2009,(8).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症临床观察 曹国义 张旭明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骨质疏松症 中图分类号:R59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0)02—0018—02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被破坏、骨 年龄52~76岁,平均年龄64.3岁。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30例和 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该病成为 对照组27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做统计学处理,差异 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疾病。 无统计学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3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根据病情给予钙剂、镇痛药物、二磷酸 1.1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WHO建议的白人妇女诊断标准,根据 盐、阿法骨化醇、降钙素等治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组根据病情给 我国本身情况制定的我国骨质疏松标准:BMD≥一1SD为正常, 予上述西药治疗,再加自拟中药补肾活血方剂:鹿角胶20g、熟地 BMD在一1~2SD之间为骨量减少,BMD<一2SD为骨质疏松,同时 25g、淫洋藿15g、菟丝子20g、补骨脂15g、杜仲15g、黄芪30g、丹参 伴有病理骨折为严重骨质疏松。病例选择:符合原发性骨质疏松 15g、延胡索20g、骨碎补2og、甘草lOg、乳香5g、没药8g、龙骨 症诊断标准;试验前两周未接受同类药品治疗;排除因甲状腺机 25g、牡蛎30g,随症加减,水煎服,日1剂,临床观察3个月。 能亢进、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结核、糖尿病及严重肝肾疾病等 1.4观测指标: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参照《骨质疏松症状 所引发的骨质疏松。 分级量化表》:腰膝酸软、步履艰难轻、中、重分别记2、4、6分;疼 1.2病例资料:诊断明确的骨质疏松患者57例,男7例,女50例; 痛按简化McGee法分1O度,根据轻、中、重分别记2,4、6分;治疗 江苏省张家港市中医院(215600) 前后测量腰椎,股骨颈骨密度(通用电气公司DPX—MD+双能骨密 2009年11月12日收稿 度测量系统)。疗效判定标准:参照1992年第一届骨代谢学术会 2010年1月 从上述观察结果看两组治疗骨质疏松都能达到满意治疗效 议及《骨质疏松症》的判定标准。显效:腰背疼痛症状消失,原积分 的总分下降32/3或完全消失,或治疗后骨密度上升0.05g/em ≥ 果,治疗组有明显优势。 及以上;有效:腰背疼痛症状显著好转,原积分的总分下降≥1/3 3讨论 且 ̄<2/3或治疗后骨密度上升但未达到0.05g,cm ;无效:腰背疼痛 骨质疏松属于中医学的骨痿、骨枯、骨痹的范畴。中医学认为 肾虚是本病的主要病机,脾虚是重要病机,气滞血瘀是本病的促 症状无好转,原积分的总分下降<1/3,治疗后骨密度不上升。 进因素。肾为先天之本,肾主骨生髓,骨的生长、发育、强健,衰弱 2结果 骨骼得以滋养 2.1症候积分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候积分变化和治疗后两 与肾精盛衰关系密切,肾精充足则骨髓生化有源,而强健有力,反之则筋骨失养而痿弱无力。脾为后天之本,生化之 组症候积分变化,差异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治疗前后症候积分变化 源,主化生气、血、津液以荣润筋骨。骨质疏松多发老年人,且病程 长,病情反复,老年人肾气渐衰,肾精亏虚,骨髓化生无源,同时脾 虚血少,无力推动血脉,气滞血瘀,产生疼痛症状。《素问・上古天 真论》就有骨痿者补。肾以治之的治疗原则,正是治病求本的原则。 本方中淫洋藿、补骨脂、杜仲、骨碎补、菟丝子、熟地重补肾气,滋 治疗前后两组自身比较,P<O.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P<O.05 肾阴,温肾阳;更用鹿角胶、龙骨血肉有形之品,使肾精充足生化 2.2骨密度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骨密度变化和治疗后两组骨 有源,骨骼生长代谢有了物质基础;黄芪、甘草补气;丹参、乳香、 密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没药活血祛瘀。同时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是治疗骨质疏松的最基 表2治疗前后骨密度变化 本的也是必需的药物,钙是维持骨量的基本物质,维生素D在钙 磷代谢中起到促进作用,增加钙的吸收和利用。体育锻炼也是防 治骨质疏松的有效措施,散步、慢跑、广播操都是简单易行的方 法,多做日光浴可以增加体内活性维生素D的转化,相对增加钙 的吸收利用。本组观察结果表明中药结合钙剂、维生素D治疗效 治疗前后两组自身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P<0.05 果明显优于单纯西药组。近年来大量的临床治疗和实验研究证 实,应用补肾壮骨类中药制剂治疗骨质疏松效果显著,安全无毒 2.3总疗效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疗效变化和治疗后两组疗效 副作用,可以长期服用。 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治疗前后疗效变化 治疗前后两组间比较,P>0.05 参考文献 『11刘忠厚.骨质疏松症.化学工业出版社.1992.167—171. f21汪亮冲药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及作用机理研究进展.井冈山医 学专报,2008,1. f3]张勇,等.强骨活力片治疗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8,1. 中西医结合治疗H1 N1流感样病例62例临床分析 李丛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HlN1流感样病例的疗效及理法方药。方法:根据中医理法方药的原则,我们将H1Nli. ̄)0“毒袭 肺卫”、“热毒袭肺”、“气营两燔”等3 ̄A,并按病情采用疏风清热、清肺解毒和清热凉营基本方,根据病情变化随证加减。结果:按此法治 疗62例,取得了良好疗效。对比单纯西药对症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T':H1Nli ̄样病例,具有明显优势。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H1N1流感样病例 中图分类号:R51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0)02—0019一O2 2009年月11日,我地区林西一中暴发了聚集性甲型H1N1 流感,我院被确定为后备定点医院,集中隔离救治H1N1流感病 例。我院结合卫生部颁布的《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试 行版第二版)》的指导方案,对本院收治的62例H1N1流感样病 例采用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毒治疗,合并细菌感染时给予相应抗菌药物治疗。 1.4.2中西结合组:除一般治疗和抗病毒治疗外,加用中药汤剂。根 据病人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合病程的不同证型,设 计3个基本方,在此基础上按病情变化辨证施治,随证加减。①疏 风清热:药用银花连翘、桑叶、菊花、桔梗、牛蒡子、竹叶、芦根、薄荷、 甘草、黄芪、防风。②清肺解毒:药用麻黄、杏仁、甘草、石膏、知母、 l临床资料 黄芩、柴胡、香薷、藿香、升麻、白术、麦冬、黄芪、防风。③ 1_1一般资料:本组62例患者为本院住院收治病人,男45例,女 贝母、桔梗、药用牛角、生地、赤芍、银花、丹参、连翘、麦冬、竹叶、石 l7例;年龄l5—2O岁,平均年龄16.7岁。入院时体温37.2℃-38':C8 清气凉营:膏、瓜蒌。在上述三方的基础上,根据病情变化随证加减,咳嗽重者 例,38.1℃一39cc37例,39℃~40℃17例。 枇杷叶;眼痛明显者加玄参、马勃;舌苔厚腻加藿香、佩兰。 1.2诊断标准:按照《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试行版第 加杏仁、二版)》,所有病例均来自林西一中(疫源区),且表现出流感样症 2结果 62例病患中,中医分型有40例属热毒袭肺证,子清热解毒汤 状,符合H1N1流感疑似病例诊断。 重用石膏30g、知母20g、升麻15g,同时佐用藿香、香薷芳香清 1-3临床分型:按照中医理论,将H1N1流感分为3型:①毒袭肺 剂,黄芪、防风扶正祛邪;38例于1日内退热,2例2日退热。22例 卫:症见发热重、恶寒、咽痛、头痛、肌肉酸痛、咳嗽舌淡苔薄白或 解,予疏风清热剂,重用芦根30g、银花15g、连翘15g, 红脉浮数。②热毒袭肺:症见高热、咳嗽、咯痰不爽、咽痛舌红脉 属毒袭肺卫证,5g,以扶正祛邪;均于1日内热退身凉 数。③气营两燔:症见高热、咳嗽、胸闷憋气、喘促气短、烦躁不安、 同时佐用黄芪20g、防风1经治疗,无一例出现并发症、重症。对比外院单纯西药治疗,具有 甚者神昏谵语舌绛脉沉数。 明显优势。 1.4.1对照组:①休息,多饮水,对高热病例给予退热治疗;②抗病 3讨论 1.4治疗方法 }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中蒙医院(025250) 2009年11月12日收稿 根据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本次发生的甲型H1N1流感是由变 异后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