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野叟诗联集》序一
曾公光明系我市阳罗洲镇阳罗村一位农民诗人。其诗作甚佳,公常在《琼湖诗词》(后更名为《洞庭晨韵》)及全国著名诗刊《当代诗词》上发表过不少诗词作品,评价很高。我市还有一位农民诗人,为泗湖山镇三洲嘴村之李公曲江,著有《李曲江诗联》,读者无不由衷高度赞誉。李公虽为农民,实则饱读诗书,文学根底深厚,能写出上好诗联,自然在理。而曾公仅小学二年学历也能吟诗属对,且质量很高,则让人猜之不透矣。
大凡对某一学科有显著成就者,必对该科深感兴趣,极其爱好方能自觉勤奋研攻而成大业。至若二年学历者,实属高难。旧体诗词,绝非一般文学作品可比,若无一定基础很难读懂。不懂者则不知其意味,不知其味则不会爱好。不爱好则不会专心攻读,不学而知之者,未之有也。
盖学历不定等于学识。曾公于年岁稍长时即感无文化之痛苦,不禁顿生求知欲望。初则利用“三余”时间,试读通俗小说,一遇难题即寻师请教,无分少长,能者为师。人见其意敬心诚,也乐于赐教。他山之助,获益良多,阅读能力快速提高,便进而选读《二度梅》等文艺性较高之小说。此类书中常配有许多诗词楹联,对其浅显者不断吟哦,久读成诵,乃觉韵味无穷,由是便与诗词结下了不解之缘。尔后又不断攻读《唐诗三百首》、《香山诗集》及《四书》、《古文观止》等书,学识渐丰。故写作时遣词造句,得心应手,妙语连珠。
曾公之诗常具豪迈大气,有李白遗风。如其《夜泊湘阴》云:“太空遥夜耿清辉,浩渺明湖水气开。欲泛银河今便是,一湖星月送诗来.”“滚滚惊涛过枕边,月光浸水水连天。一身俗气随波去,放纵吟怀学谪仙。”其《登海盐望夫楼》
1
“海天遥望阔无边,万里长空一日悬。欲借沧溟除俗气,山腾浪滚到胸前。”还有《挽张辛汗诗》云:“含忧归故土,三楚动哀声。”均显大气。其《访寒山寺即兴》云“警市钟声万壑连,香烟竟日火烧天。恢宏庙宇千尊佛,可为苍生解倒悬。”此概述迷信乃旧时统治者借以愚民之工具,切不可信,免受其害也。 其《游苏杭道中》云:“风和日丽气清新,处处花开鸟唱林。一入姑苏魂已醉,车行人语画图中。”此乃盛赞祖国美好河山之迷人景色及人民之无限幸福,可谓诗中之画也。其《忆江南.阳罗好》八阙小词,如八幅色彩艳丽,美丽撩人之山水画,把阳罗之美从各方面描绘得栩栩如生,且概述无遗。特别是“人在画中行”之句,其比喻何其切且妙也。其《咏燕七绝》云:“老燕寻巢旧屋斜,千村楼宇拥轩车。枝头切切丝丝语,不好分飞到哪家?”此诗盛赞新农村之巨变,茅屋尽变高楼。令南海归来之燕难觅故主。公不直接言赞,借燕“不好分飞到哪家”而言之,诚妙笔也!
曾公不独诗词好,人品更好。可以“近德亲仁,尊师重友,孝亲疼妇,友弟恭兄,正直忠诚,勤奋好学”四十字而概之。其具体表现可于该集各诗词楹联中见之,毋庸赘述。
余与曾公相交三十年矣!感情甚笃,常与切磋诗艺,获益良多。于重阳节前三日,因赴寿宴与曾公相遇于周君卫平之家。稍叙寒暄,公即托余为其大作《洞庭野叟诗联集》作序。余自知才疏学浅,力不能胜,更恐贻笑大方,婉言谢绝。而公不允,无已只得勉为其难,贸然领命,但滥竽充数,惭愧非常。有不当之处,敬请曾公及读者诸君见谅。鄙俚之言,不敢称序。 易其美
二0一二年11月18日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