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对话教学:负责任的课堂交往

来源:爱够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32卷第3期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out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06年5月 May.2006 Vo1.32 No.3 对话教学:负责任的课堂交往 何 阳 ,赵 正。 (西华师范大学1.教育科学学院}2.教务处,四川南充637002)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深入“师心”,对话成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对话的实质应是一种对学 生集体、知识的准确性和思维的严密性负责任的教学。对它的基本表征、遵循原则及实现途径进行探讨有助 于实现“负责任的课堂交往”。 关键词:对话教学;课堂;负责任I交往 中圈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OOO一2677(2006)03—0146—0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广与深化,以“对话”为基 实的准确性从而避免“南橘北枳”。 本形式的教学方式成为主流,“热闹”与“温度”也就 (二)对思维严密性的责任 似乎不可避免地成为课堂生活的追求与标志。课 教师要考察学生的一系列论点及论点与论据 堂上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似乎已成为课堂教学的时 之间是否有严密的逻辑联系。因为事实本身并不 髦。对话这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本身并无对错之 能构成知识和思维能力,只有思维过程将事实转化 分,但如果把它变成了一场单纯的“活动秀”,而只 为知识,而后知识才又进一步促进思维过程。为了 是追求活动表面的热闹和形式,忽视对活动内在过 判断学生是否对严密思维负责任,教师可以考察所 程的有效转化和对其本质的提升,那就失去了应有 提出的主张与支持这些主张的证据之间是否建立 的价值。“课堂上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课堂上的 了适当的联系。 无效是最大的无效”,教师应重新审视对话教学所 (三)对学习集体的责任 应蕴涵的意义~种负责任的课堂交往 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之间相互倾听,仔细认 一、对话教学责任的主要内容 真地思考,在轮到每一个人自己发言前不仅能保持 安静,而且能通过思考用对方的观点来建构自己的 伽达默尔认为对话就是“主体间以语言等符号 观点。新建构主义认为:个体的学习是知识意义的 系统为中介进行的交往,它的基本特征是主体间的 主动建构而非被动接受,个体要利用已有的认知结 在场相遇、平等交流-EH。任何对话都是一个不能 构,对外界的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推断与利用。 预期结果的自然过程,“一个对话主体双方的视界 教师同时要求学生意识到自己是积极的说话者和 融合过程 ,是“不同的主体以各自不同的方式, 谦逊的倾听者,并让集体中的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清 各自不同的声音共同参与到理智的探险事业之中 楚地表明自己的观点,从而使学生的表述能力与批 去”∞]的创造与生成过程。 判性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并真正做到既对自 (一)对知识准确性的责任 己的学习负责又为别人的学习尽了一份力量。为 学生在提出一个主张时,教师尽可能要求他们 了判断学生之间的对话是否对其学习集体负责任, 具体而准确地表达。这就意味着所提出的论点应 教师可以关注他们是否把自己的谈话与其他人所 该有直接的事实加以支持——论点要正确鲜明而 说的内容联系起来。 论据要充分准确。为了判断学生是否对知识的准 综上所述,教师在对话教学中的责任是提出清 确性负责任,可以质疑信息的来源或者质疑证据事 晰的课堂学习目标,并通过“激发——交流——理 收稿日期:2005一IO一16 作者简介:何阳(1974一),男,四川仪陇人,西华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课程与教学论{ 赵正(1966--),男,I ̄I)11南充人,西华师范大学教务处,副教授,主要研究中国教育史、课程与教学论。 146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解——共识”,真正让教材成为“谈资”,知识成为话 (对话)只提供营养而不规定它的生长,生长在于植 题与手段,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成为目的,教学成为 物的内在“兴趣”,在一样的大地上,可以生长出千 教育的基本途径,从而最终让师生更好地围绕学习 姿百态的生命形式。课堂对话实现和完善师生个 目标而进行创造性的对话。 体生命的发展性与多样性而成为连接科学世界与 二、负责任对话教学的基本表征 师生生活世界的桥梁,正是“在体验世界中,一切客 体都是生命化的,都充满着生命的意蕴和情调”l4]。 (一)它应是对师生主客观世界的改造 师生双方全身心地投入对话,彼此互相“敞开”与无 在课堂上,对话教学具有一定的构成要素,但 限地探索,“双方的精神都接受对话的洗礼与启 其中有两个方面(行动和思维)是相互关联、相互作 迪”E ,从而使对话“带动双方精神的发展”[5]。生 用的。对话要求有行动和进行思维,但行动与思维 命的独特性、生成性、自主性、整体性在对话中也得 又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即思维指导行动——实践, 到应有的关照。 但对话活动中始终伴随着师生的思维活动。真正 负责任的对话教学是一种师生双方共同对主客体 三、负责任对话教学的主要原则 世界的改造。弗莱雷指出,人们说话是对世界“发 (一)关爱与平等自由相结合 表意见”[3],是一种改造世界的行为。但如果是不 课堂对话是一种富有创造力的教学行为,师生 负责任的对话,它不仅会有损于行动与思维而连篇 双方爱的倾注是不可或缺的。爱是对话的基础,它 空话或咬文嚼字,而且它也不会揭示世界,更不可 意味着对别人的责任,爱世界、爱生活、爱学生是进 能去改造世界。但另一方面如仅强调行动而忽视 行对话教学的前提。所有学生不仅应当在参与对 思维,那么就成了为行动而行动,是一种行动主义, 话的机会上均等,而且应在参与解决问题上一视同 因而也就否定了师生双方真正改造世界的实践,同 仁,从而使每个学生获得适合其水平和需要的_和谐 时还阻碍了对话。 发展。师生都具有独特的个性,双方互相承认并赋 (二)它应是师生共同发展与师生生活的需要 予平等与尊重,教师承认学生的独立主体地位并赋 师生在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各样的印象、体验到 予精神发展的主动权与自由发展的空间。正是“自 的快乐悲伤、获得的一些常识,势必会影响他们在 由就是提供机会,使他尝试他对于周围的人和事的 课堂教学中的态度、情感、认知及行为。师生之间 种种活动及倾向,从中他感到自己充分地发现这些 就需要通过对话来交流彼此对生活的体验与认识、 人和事的特点,以致他可以避免那些有害的东西发 思想与情感。教师需要在对话教学中关注学生的 展那些对他自己和别人有益的东西',[ 生活并使之延续与升华,这样师生双方就会共同营 (二)信任学生与适度指导相结合 造一个富有生命力的生态课堂,生活也就成为对话 教师“如果对学生缺乏信心而不信任他,则全 的基础。不仅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上得到积极 部教育智谋,一切教育和教学上的方法与手段都将 的发挥,而且对话教学过程本身也具有生成新因素 像纸牌搭小房一样定然倒塌” ]。对人的信任是对 的能力一~学生的脑子里长出了一些东西而不是 话教学的先决要求,以信任为前提的对话,学生将 放进一些东西。师生双方都能在课堂上体验积极 以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身份与教师“和谐共创”对 向上的人生,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受到 话流程而不再是“教师权力下的卫星,在其光辉照 教育,他们在生活中的需要与对生活的理解也就得 耀下闪闪发亮” 教师应不断地监控对话过程并把 到充分的体现。师生通过对话直面与反思生活中 握方向但也应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因为学生 的问题,共同运用智慧与想象去解决这些问题并创 是一个权利主体并有权决定自己发展的途径与方 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从而在师生间建立起一种共 式。但是教师不能让学生放任自流,就像在春天放 生、互荣、和谐的关系。 风筝一样:既要让风筝在空中自由飘扬,叉要用绳 (三)它应是师生个体生命的升华与彼此的精 子确保它的方向。教师还应在对话中关照每一个 神发展 学生,要注意“清扫”课堂对话教学之“死角”而不能 认识是通过在经验方面增加“真理”和在理论 让一个学生游离而成为“边缘人”。教师参与时应 方面消除错误而进步的,师生通过在课堂上的对 对自己发言要有所控制而避免“越俎代庖”,教师应 话,师生、学生之间既“开放”又“接纳”、相互吸引、 作为“平等中的首席”——由外在于学生的学习情 互相理解。而学生的成长犹如植物的生长,土壤 境转向于与学习情境共存,成为内在于学习情境的 1 4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领导者而不是外在于学习情境的专制者 对话教 的“礼仪”,即乐于与人分享自己的见解,发表观点 学的有效机制是历时性活动中的角色转换或共时 时紧扣话题,一定范围内一次只有一人发言,给他 性活动中的分工协作而“互为师生”,学生就会感觉 人开口的机会,尊重他人的观点并作出建设性的批 所学不是“硬塞”给他们的而是师生共创的结果。 (三)参与兴趣与主体需要相结合 判,鼓励学生在对话时要身心“全部浸入”而避免 “只是在颈部以上学习”等。二是话题准备,话题来 学生参与对话的热情皆源于兴趣,兴趣可以使 自学生或者老师或者师生共同产生。话题在内容 主体的参与热情持久,因而要尽量避免传播学中的 上应有助于“温故”与“知新”,思维上有助于“拓宽” “靶子论”[8],即传播者不顾受众的需要而只是把他 与“加深”,既能面向优生“提高”,又能保证差生“保 们作为一个信宿。“只要教师不认识到学生的需要 底”。对话就是让学生与真实问题及其复杂性直接 和他们一样重要,就不可能有真诚的对话”[g],为了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对话、参与思考的积极主动性, 教师要做到导而弗牵(教师要引导学生但不能牵着 学生走)、强而弗抑(对学生要督促但不能压抑,否 则就会挫伤对话的主动性)、开而弗达(教师要通过 类比来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发展学生触类旁通 的能力)。 (四)教学媒体与内容相结合 在对话教学中,教学媒体的适当运用可以加深 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但如果过多使用则不利于学生 的发展,因为媒体的“高清晰度”高度直观地把什么 东西都暴露无遗。现代教学媒体对问题的“易化” 使学生不“跳”就能摘到“桃子”而违背了维果茨基 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 了学生理解过程的难度而剥夺了学生想象思考的 机会,异常聪明的机器弱化了学生的主体参与积极 性并导致课堂人文关怀的缺失。 (五)追求卓越与容忍缺陷相结合 追求卓越就是追求出类拔萃,追求创新,不断 地超越现实已达到的水平。一个鼓励追求卓越的 课堂,必须是一个容忍缺陷的课堂 因为没有对常 规的背离,就不可能有超越和创新,但背离常规却 常常带来缺陷。因此课堂上的对话教学容忍缺陷, 正是为追求卓越提供一个更大的可能性空间,为学 生提供一个宽松的对话环境。容忍缺陷,并不意味 着教师坐视所出现的缺陷积累蔓延而放弃消除缺 陷的工作,而是要在注意消除缺陷的同时,把教学 重心放在为更多的学生在追求卓越的路上走得更 远创造更好的条件。 四,负责任对话教学的实现途径 (一)创设理想的对话情境。做好有效的教学准备 师生要做到两个方面的准备:一是角色准备, 教师和学生对同一个问题怀有同样的好奇心与探 求欲,共同思考,彼此交流,双方都是平等的学习者 —积极的说话者和谦逊的倾听者;对话要有一定 】48 际遇并形成问题意识,正如哈佛大学的名言:“教育 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地提出问题、思索问题”, 而没有问题才是个问题。对话教学中,知识退居到 “谈资”的位置,问题上升为学习活动与过程的核 心。所有学习活动都应从实际问题入手,而学科知 识则隐含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因此师生双方都要 善于在稍纵即逝的现象中捕捉问题,在貌似没有问 题的地方发现问题,对话是随着活动方式与活动过 程不断地变化,但话题的结论应是“丰富多彩”的。 (二)掌握“工具”来维持促进对话.实施有效的 教学活动 一是建立常规以维护对话秩序,为对话教学提 供一个稳定的框架。对话应在“民主”、“开放”与 “秩序”、“规则”之间寻找一个结合点,教师不仅是 学生学习知识、追求真理的朋友,更是对话过程中 批判性的合作者。教师与学生共同建立对话规则: 学会倾听与协作、相互尊重、相互礼让,学会约束自 己,学会接纳、补充与否定。课堂管而不死,活而不 乱——是一种“来自噪声的有序”l1 。学生之间 “信息差”的存在使学生为获得彼此的信息而积极 地进行交往。二是平衡批评与称赞。二者都是为 了鼓励学生在对话中测试自己的理解程度和激励 学生去挑战他人并将对话推向更高层次。但对话 的环境是学生在心理认知上能产生安全感,能舒服 地获得观念并测试自己的理解程度,从而让学生体 会到对话的课堂是充满活力、挑战和有安全感的, 师生都能尽情地表达意见、释放善意并分担责任。 三是对话中的“暂停”。对话是在观点的碰撞中走 向深入的,为了让学生带着自己的观点或者观点的 雏形参与到对话中,教师应留心学生的每一步发 展,唯有如此学生才能真正体验到对话带来的挑战 性以及与他人分享思想果实的快乐。 【三)运用主题生活观和“多元与标准”的统一 观,进行有效的教学评价 交往既是社会生活的开端,也是社会生活的基 本内容,尽管“教育科学的色盘里无法调制出生活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世界的全部色彩,fl1],但“生活世界所具有的那种 参考文献i 强烈而隐蔽的直接性奠定了任何一种知识模式的 [1]徐朝旭.从建构到对话中的建构——认识本质的重新审视 无法摆脱的基础”[1 。课堂对话作为学校教学的 [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85—9L [2] 夏正江.对话人生与教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 组织形式,理应受到重视,因为人生在发展过程中 版),1997(4):2~11. 所必需的很多要素,只有交织着情感、理智、信仰等 [3] (巴西)保罗・弗莱雷著.被压迫者教育学[M].顾建新,赵 在内的社会生活才能提供。如果课堂对话教学不 友华,何曙荣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8. 关注社会生活,那么当学生面对充满各种情感纠 [4]童庆炳.现代心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葛、信仰危机、人际关系失衡等错综复杂却又活生 1993:5O. 生的生活世界时,就会手足无措、适应不良。对话 [5]金生簸.理解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 134. 教学不但必须与学生的个人生活经历相连接,还应 [6] 杜威.学校与社会[M].赵祥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与学生的未来生活相连接——拓宽或者加深他们 1994:298. . 的未来生活经验。在对话过程中既需要“多元化”, [7]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更需要基于规律、真理的标准和规则。教师在尊重 1983:29—30. [8]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M].北京:新华出版社, 学生的差异性、多样性与独特性的基础上,通过师 1999:22L 生、生生的对话,帮助学生建构意义,这样的“意义” [9] 克利夫-贝克.学会过美好生活——人的价值世界[M].詹 虽因人而异,但应该有不同程度的“真理”、“规律” 万生等译.北京t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198. 的成分,甚至“达成一致”,“没有人拥有真理而每个 [1O](法)埃德加・莫兰.复杂思想:自觉的科学[M].陈一壮译. 人都有权利要求被理解-D3]而忽视文本原旨、共性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40. 认识和普遍价值是十分有害的。如果没有对真理 [11]项贤明.泛教育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242. [12]倪粱康.现象学及其效应[M].北京:三联书店,1994:354. 规律的探索,没有依据规律而制定的标准,则人类 [13]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 社会将会跌入无序、混乱的深渊。教师应使学生通 社。2000:238. 过对话教学实现“参与、合作、体验与探究”,从而真 责任编辑 曹 莉 正实现对话过程的不断改造与不断人性化。 Teaching Through Dialogue:A Responsible Classroom Interaction HE Yang,ZHAO Zheng (1.School ofEducational Science,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Nanchong,Sichuan 637002,Chinal 2.Office of Academic Affairs,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Nanchong,Sichuan 637002,China) Abstract:The idea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s has been deeply rooted in the minds of the teachers.Teaching through dia— logue becomes the basic form of classroom teaching.h is in essence a kind 0f teaching responsible for students,accurate in knowledge and logical in thinking。A probe into the basic attributes,the principles to follow and realization approaches of this way of teaching is helpful for achieving“the responsible classroom interaction”. Key words:teaching through dialogue;class I responsible I interaction 14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