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 梅山科技 2006年增刊 论在中学生中开展弘扬民族精神的教育 粱学荣 (梅山第一中学 南京210039) 摘 要:民族精神的内涵博大而精深,中学生很难理解,绝大多数不知如何去弘扬。因此, 应在中学生中开展弘扬民族精神的教育,并将民族精神通俗化,把弘扬民族精神和学生身边的 小事相结合,让学生在发扬团结友爱、诚实守信的精神中,在尊敬父母、保护环境的实际行中, 自觉、自愿地去弘扬民族精神,多方面规范自己的行为,做一个好学生。 关键词:弘扬民族精神;教育;中学生; Launching Education in National Spirit among Students Liang Xuerong (Meishan No.1 Junior Middle School,Nanjing 210039) Key words:Advancing and enriching national spirit;Education;Middle school students 我国的民族精神是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积淀 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性 展传授、科技的进步和创新,都是因为当时的各民 族发扬了团结友爱精神,缔造了中华民族的辉煌。 格、民族信仰、民族宗教、民族价值观和价值追求 等共同特质,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维系、协调、 学校里朝夕相处的学生应该发扬团结友爱精神, 在举手投足间就可以做到。如帮助学习困难的同 指导、推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思想,是一个民 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 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 由于中学生对民族精神的内涵理解不够,不知该 学提高学习成绩,在下雨天为无雨伞的同学合用 雨伞,借学习用品给其他同学,捐献书本、衣服给 贫困山区的孩子等。在六(5)班,为了让学生更好 地发扬团结友爱精神,我倡导每人每月从零用钱 中省下一元钱,捐献出来成立一个救助资金会,帮 助班级中家庭生活困难的同学。学生们都踊跃参 如何去弘扬民族精神,对他们来说弘扬民族精神 更多体现是一句口号。针对这种状况,老师在政 治课教育教学中应努力把民族精神的讲述通俗 化、具体化。民族精神在不同时代对不同的人来 说有不同的内容和目标。对于中学生来说,民族 加,每月15 13都主动将钱交给班长。为了体现这 个活动的意义,不赞成一些同学想一次性把钱全 捐出来的做法。每月15 13捐钱时,同学们都有一 种光荣感。认识到这个钱是用来帮助他人的,这 是在发扬团结友爱精神,是在弘扬民旅精神。接 精神就是同学间的诚实守信、团结友爱精神;同学 们应当做到的拾金不味、尊老爱幼精神;在学习上 必须发扬的奋发图强、持之以恒的精神等。这些 受捐助的同学也深深感到集体的温暖,与其他同 学相处也更加融洽、亲切,在学习上也更加奋发图 强。这正是“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精神在日常身边的小事情上便能体现出来,因此 弘扬民族精神应从身边小事做起。本文介绍在学 生中开展弘扬民族精神教育的意义及具体方法。 1 弘扬民族精神教育的具体方法 (1)团结友爱,携手共进 团结友爱是中华民 (2)诚实守信,塑造完美人格 诚实守信,就 是能够履行承诺而取得他人的信任。即言行一 致,表里如一,实事求是,讲究信用,这是为人处世 的一种美德。我国是个文明古国,素称“礼仪之 族的优良传统,是民族精神的一部分。纵观中国 历史,任何一个朝代,经济的繁荣昌盛、文化的发 邦”,中华民族历来重视诚实守信的道德修养 弘 扬民族精神就应该做到诚实守信 对中学生来说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梅山科技 要发扬诚实守信精神就是在学习上要做刮减心; 作业耍按时完成,不能缓交和不交i要独立完成, 不能抄袭他人作业i考试时积极动脑,不能怍弊; 在生活上要做到光明磊落,不能当而一套,背后义 一套;还要做真人、说真活、干实事,不能“轻诺”, 要“重承诺”。诚实守信对一个人来说,既是一科1 道德品质和道德信念,也是每个公民的道德责任, 更是一种崇高的“人格力量”。做到诚实守信不仅 是在弘扬民族精神,更能塑造完美人格。为了培 养学生的诚实守信精神,为班组的每位同学设立 诚信记录,把有不良信誉的学生,如值口生不擦黑 板,不打扫教室,抄袭作业,不交作业,上课无故迟 到,考试作弊等行为记录在册。一年内凡有不良 记录的学生不能评选三好学生,不良记录越多,品 德等级越低。班组的学生很注重这个记录,都怕 “榜上有名”在诚信上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实 事求是,说一不二。偶有言行不一的学生被发现, 都会及时改正错误,不想在记录册上留有一笔。 (3)尊敬父母,应付诸于行动 尊敬父母长辈 是中国人民的优良传统,也是每修理公民的一种 美德和行为规范,这也属于弘扬民族精神的一部 分。生活环境的优越,使独生子女的中学生们很 难体会到父母的养育之恩,尊敬父母只是口头说 说而已,很少有人付诸于行动。…个周未晚上9 :O0,接到一位家长的电话,孩子下午两点就出去 为同学过生日了,到现在还没有回家,父母很担 心,请我帮助找一找。我打了好几个电话才找到, 过生日的学生居然邀请了8位同学。周一的班会 课上我以“今天是我的生日”为题,让同学们讨论 应如何过生日。同学们各有各的说法:请同学回 家吃一顿;邀好朋友出去玩一趟;买心仪已久的东 西;和父母一起吃碗长寿面;象平时一样过等。哪 一种方式适合中学生,或更有意义呢。同学们各 抒已见,争论不休。孩子的生日是母亲的受难日, 如何在生日庆贺活动中体现尊敬父母呢,同学们 则保持了沉默,我借此启发教育他们,请同学吃 饭、玩、买礼物都要花费父母的钱,同时助长了同 学们的攀比之心。尤其是吃饭,父母要准备饭荣, 片刻不得休息。过生口不想报父母恩还要劳其身 心,这与孝敬父母是背道而驰的,更不利于弘扬民 族精神。提议班级同学再过生日时,要采取最能 尊敬父‘母的方式。当然尊敬父母不能仅仅表现 过生f]这一天,任何时候都要做到,要知道尊敬父 母也是在弘扬民族精神。同学们纷纷响应,商时 着如何iE自己的生日庆祝活动更有意义。后有家 长反映,孩子取消庆祝生日的计划,还说出许多i上 他们感动不已的话,家庭们感叹孩子们长大了。 这是学生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是尊敬父母的。 (4)保护环境,落实到行动 古人提倡天人合 一,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早在两千多年前, 汉宣帝曾制定一项保护鸟的法令,延安发现400 年前的护林碑,历代统治者中因毁林而遭人民反 对者比比皆是。古人的环保意识值得继承和发 扬,因此保护环境也是弘扬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学生们在理论上都知道要保护环境,爱惜我们人 类唯一的家园,可在实际行动中尚有许多欠缺。 例如在校吃午饭的同学,大多都习惯川一次性筷 子,吃过就扔多方便。他们不知道这一扔破坏了 多少林木资源。我利用政治课在我所教的十二个 班级中进行了动员,教育学生尽量不用一次性筷 子,因为一次性筷子是用桦树做的,一颗长了8O 年的桦树只能做2000双筷子,算算看,在校吃饭 的400多位同学一天用…双,几天就吃掉了…颗 桦树。当时学生们很受触动,以后发现使用一次 性筷子的人明显减少。保护环境,要落实到行动 中,同学们每天反思自己的行为,有没有做了不利 于环保的事情,如使用了一次性筷子,从草坪上走 过,攀枝折花等,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2 结 语 中学生们有报效祖的雄心壮志,有弘扬民族 精神的坚定信念,但在实际行动中却有一定的盲 目性和缺陷性 把弘扬民族精神和身边小事相结 合,为他们在行动上指明了方向,知道那些是该做 的,那些是不该起的。而且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 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应把学生自觉不自觉做的小 事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教育相结合,让他们真切地 体会到弘扬民族精神就应从身边小事做起。让学 生在发扬团结友爱,诚实守信的精神中,在尊敬父 母、保护环境的实际行动中,自觉、自愿地去弘扬 民族精神,多方面规范自己的行为,做一个好学生。 (编辑:于留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