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队位于22采区一号溜煤上山2264工作面,工作面采用两翼开采。矿井的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相对比较简单,煤层直接顶为灰色含砂泥岩,厚度在 0.15~0.45m 之间,平均 0.36m;老顶为中粗粒砂岩,厚度在 5m 以上;直接底为 1.5~2.7m 厚的灰色岩。煤层赋存状态稳定,厚度为 2.5~3.6m,平均厚度为 3.2m;煤岩层走向 300°, 倾向60°。 矿井的核定年产量为26万吨, 采用双立井开拓。 设计工作面走向长度200m, 倾斜长约25m, 两翼同时开采。工作面采用“三八”工作制,边采边准备。
影响工作面产量的因素有很多,譬如包括管理、地质条件、溜煤上山、职工素质、机电设备、以及顶板管理等各个方面,因此,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采煤工作面产量,必须对影响工作面产量的因素进行详细分析,找出其中的关键因素,并制定相关的应对措施,以充分发挥采煤工作面效能,实现本工作面更进一步的高产高效。
1)各级领导与基层职员之间沟通还不足,没有深入了解职工的所想、所虑和所忧。
2)矿井地质条件,提高工作面的产量必须充分发挥矿井的地质条件以及水文条件,本工作面由于地质条件的变化,工作面两翼均出现了0.5m~7m不等的夹矸,不仅加大了职工的工作强度,而且给正规回采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且本工作面位于已采工作面下方,老窑水以及顶板裂隙水较丰富,随着工作面的推采,顶板淋水加大,严重影响到煤的外运。
3)斗口上山斜长太长,坡度不一致,且上山段有多处转弯。上山局部段顶板淋水,未能及时处理,混在煤中随溜煤上山一起自溜到斗口。工作面夹矸没有完全清净,因上山坡度大且长,一路滚下,使槽子润滑度逐渐下降甚至打坏槽子,加快了更新溜槽的速度,影响了出煤产量。斗口上山断面积小,给人员扒煤带来了困难,需要耗费很大的人力才能使斗口上山畅通。
4)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工作人员的文化水平、业务熟练程度以及工作态度直接影响着工作面的日产量,据调查,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主要表现在:
①任务重,条件差,产量低,直接影响到职工的收入,从而打击了职工对工作的热情,不能积极投身于工作中去,导致出勤率低,如此造成恶性循环。
②职工对队里工分不是很明确,连队没有对工分的分配做到合理的
解释,致使职工心里没底,胡思乱想,从而产生了心里不平衡。
③整个团体素质都不高,没有强烈的集体感,依赖心理强,无所谓或不关我的事心理占住了主要分量,没有主动找事做,而是安排了就勉强做完,没安排做的就认为不是我的事。
④职工的攀比之心已根入内心深处,不仅跟本班人员比较,也跟别队人员比较,看着别人做着同样的事,工资却比自己高出很多,日复一日,堕落之心已开始滋生。
⑤职工的安全意识低,工作中存在偷工减料现象。
5)井下设备条件:工作面所使用的设备主要有刮板输送机(俗称溜子)以及液压支柱,其中最主要的是刮板输送机。 据调查,刮板输送机出问题次数比较多,而且修复时间比较长,长则一个班时间。运输石门的刮板输送机是集两个工作面总出煤量,一旦本刮板输送机出现大故障,严重影响着两个工作面的产量。
6)其他因素 煤矿井下的通风系统、动力供应系统以及地面的提升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辅助生产系统, 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工作面的日产量。只有确保这些辅助生产系统的设备正常、可靠的运 行,才能在根本上实现工作面的高产高效。
二、提高工作面产量的技术措施,即提高工作面的产量要从管理人员、工作面的布置、采区的接替准备到井下设备的合理选用等各个环节综合入手,只有确保所有的生产系统高效的运行,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工作面的高产高效。现对提高工作面产量的技术措施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强化管理制度,践行管理职责,做到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让职工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
2)合理布置工作面,工作面布置前,地质人员必须深入现场纪实获得第一手资料,摸清煤层分布、地质构造、围岩性质以及水温情况等等,为开采提供可靠的依据。布置工作面时,要结合该工作面的条件考虑工作面的生产能力和采煤工艺。尽可能的减少工作面的搬家次数,方便工作面管理。斗口上山做到优化设计,合理布置,尽可能少的减少斗口上山的人力和物力消耗,做到人员的最大利用化。
3)加强设备管理 提高工作面日产量的基础是井下设备能够安全、可靠的运行,因此,必须加强对设备的管理,不仅要坚持对设备的定期维修,更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确保井下设备责任到人。管理人员以及维修人员必须掌握设备的运转情况以及磨损规律,对有状况的设备做到及时维修或更换,确保设备的良好运行状态。
4)提高作业人员素质 高效率、高性能的设备必须有高水平的操作人员才能确保设备安全、可靠的运行,因此, 对于井下工作人员,相
关管理部门要认真组织作业对新设备的学习,或者招入专业学校毕业的学生作为队内的技术人员,建立高素质的作业队伍。
5、实现工作面的高产、高效必须充分利用矿井的地质条件合理布置采区,优化井下设备的 工作参数,加强设备的管理,同时提高作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如此,才能实现“一矿一面” 的矿井形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