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09494205 U(45)授权公告日 2019.10.15
(21)申请号 201821934306.4(22)申请日 2018.11.22
(73)专利权人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 100161 北京市丰台区西四环南路52
号(72)发明人 程文华 刘德永 刘自成 张立中
申张鹏 李俊生 王新鑫 马志国 刘志辉 秦广勇 王帅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知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628
代理人 王胜利(51)Int.Cl.
E04G 5/00(2006.01)E04G 3/18(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5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悬挑脚手架底层封闭防护装置(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悬挑脚手架底层封闭防护装置,包括底层防护组件和固定组件;底层防护组件通过固定组件与悬挑梁脚手架紧固连接;固定组件能够沿底层防护组件滑动,以适应悬挑梁脚手架的位置变化。底层防护组件通过固定组件与悬挑梁脚手架紧固连接,对底部水平区域进行封闭严密的防护,抑制掉落物,减少高空坠物的风险。当悬挑梁脚手架的间距改变时,固定组件沿底层防护组件滑动,适应悬挑梁脚手架的位置变化。本实用新型不需要根据悬挑梁脚手架的位置定制,仅需调节固定组件的位置即能实现适应悬挑梁脚手架位置变化的功能,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封闭严密、省时省力、避免层层安拆、适应性强的优点。
CN 209494205 UCN 209494205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悬挑脚手架底层封闭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层防护组件和固定组件;所述底层防护组件通过所述固定组件与悬挑梁脚手架紧固连接;所述固定组件能够沿所述底层防护组件滑动,以适应悬挑梁脚手架的位置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挑脚手架底层封闭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侧面防护组件,所述侧面防护组件与所述底层防护组件紧固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挑脚手架底层封闭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防护组件包括底层防护板和第一轨道,所述第一轨道紧固连接于所述底层防护板的承载面,所述固定组件沿所述第一轨道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挑脚手架底层封闭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侧面防护组件包括L形防护板和第二轨道;所述L形防护板叠放于所述底层防护组件上,L形防护板侧立面的内侧紧固连接所述第二轨道,所述固定组件沿所述第二轨道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挑脚手架底层封闭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至少两个螺栓、螺帽,以及夹板;所述螺栓沿所述轨道滑动;所述夹板上开设至少两个通孔;所述螺栓贯穿所述通孔后,通过所述螺帽拧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悬挑脚手架底层封闭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的头部为长条状结构,其中,宽度小于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最窄处的尺寸,以便所述螺栓头部能够嵌入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内,且沿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滑动;长度大于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最窄处的尺寸,旋转所述螺栓,以将其卡装在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内。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挑脚手架底层封闭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的数量至少为2个。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挑脚手架底层封闭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轨道的数量至少为1个。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挑脚手架底层封闭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为滑槽轨道。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挑脚手架底层封闭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轨道为滑槽轨道。
2
CN 209494205 U
说 明 书
一种悬挑脚手架底层封闭防护装置
1/5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安全防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悬挑脚手架底层封闭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建筑物施工高度的不断升高,外防护脚手架成为预防高处坠落、物体打击,保证施工安全不可或缺的防护措施。目前悬挑防护脚手架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被普遍采用;悬挑脚手架要求架体底部必须完全封闭,底部水平封闭区域有立杆穿过,需将封闭用的模板和方木裁成小块材料,封闭工作费工费料、安拆麻烦且不易封闭严密,因此传统防护存在费工费料且有安全隐患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省时省力且封闭严密的悬挑脚手架底层封闭防护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悬挑脚手架底层封闭防护装置,包括:底层防护组件和固定组件;底层防护组件通过固定组件与悬挑梁脚手架紧固连接;固定组件能够沿底层防护组件滑动,以适应悬挑梁脚手架的位置变化。[0005]优选地,悬挑脚手架底层封闭防护装置还包括侧面防护组件,侧面防护组件与底层防护组件紧固连接。[0006]优选地,底层防护组件包括底层防护板和第一轨道,第一轨道紧固连接于底层防护板的承载面,固定组件沿第一轨道滑动。[0007]优选地,侧面防护组件包括L形防护板和第二轨道;L形防护板叠放于底层防护组件上,L形防护板侧立面的内侧紧固连接第二轨道,固定组件沿第二轨道滑动。[0008]优选地,固定组件包括至少两个螺栓、螺帽,以及夹板;螺栓沿轨道滑动;夹板上开设至少两个通孔;螺栓贯穿通孔后,通过螺帽拧紧。[0009]优选地,螺栓的头部为长条状结构,其中,宽度小于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最窄处的尺寸,以便螺栓头部能够嵌入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内,且沿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滑动;长度大于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最窄处的尺寸,旋转螺栓,以将其卡装在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内。[0010]优选地,第一轨道的数量至少为2个。[0011]优选地,第二轨道的数量至少为1个。[0012]优选地,第一轨道为滑槽轨道。[0013]优选地,第二轨道为滑槽轨道。
[0014]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达到的技术效果有:[0015]1、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底层防护组件通过固定组件与悬挑梁脚手架紧固连接,对底部水平区域进行封闭严密的防护,抑制掉落物,减少了高空坠物的风险。当悬挑梁脚手架的间距改变时,固定组件沿底层防护组件滑动,适应悬挑梁脚手架的位置变化。本实用新型不
3
CN 209494205 U
说 明 书
2/5页
需要根据悬挑梁脚手架的位置定制,仅需调节固定组件的位置即能实现适应悬挑梁脚手架位置变化的功能,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封闭严密、省时省力、避免层层安拆、适应性强的优点。
[0016]2、由于侧面防护组件与底层防护组件紧固连接,当有物件掉落、物体滚落到悬挑梁脚手架边上或者人员绊倒的时候,侧面防护组件可以将其挡住,避免高空坠落。[0017]3、由于第一轨道紧固连接于底层防护板的承载面,当悬挑梁脚手架的间距改变时,固定组件沿第一轨道滑动,适应悬挑梁脚手架的位置变化。[0018]4、由于固定组件的夹板上开设有至少两个通孔,螺栓贯穿通孔后,通过螺帽拧紧,进而将底层防护组件与悬挑梁脚手架紧固连接。螺栓的头部为长条状结构,其中,螺栓头部的宽度小于第一轨道、第二轨道最窄处的尺寸,以便螺栓头部能够嵌入第一轨道、第二轨道内,且沿第一轨道、第二轨道滑动;螺栓头部的长度大于第一轨道、第二轨道最窄处的尺寸,待螺栓位置调整好,90度旋转螺栓,以将其卡装在第一轨道、第二轨道内。该连接方式结构简单,易操作,省时省力,通过固定组件零件之间的调节,适应悬挑梁脚手架的位置变化。[0019]5、由于L形防护板叠放于底层防护组件上,通过调节L形防护板叠放于底层防护组件上的面积来调节防护装置的宽度。由于L形防护板侧立面的内侧紧固连接第二轨道,固定组件沿第二轨道滑动,第二轨道通过固定组件与悬挑梁脚手架紧固连接,加强了防护装置与悬挑梁脚手架之间的连接。[0020]6、第一轨道的数量至少为2个,第二轨道的数量至少为1个,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均为滑槽轨道,固定组件通过轨道与悬挑梁脚手架紧固连接,一方面,加强了该防护装置与悬挑梁脚手架之间的连接。另一方面,轨道易调节固定组件的位置,适应悬挑梁脚手架位置变化,避免层层安拆、省时省力、使该防护装置的适应性增强。附图说明
[0021]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装配示意图;[0022]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装配示意图;
[0023]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底层防护组件示意图;[0024]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侧面防护组件示意图;[0025]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固定组件示意图;[0026]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二固定组件示意图;[0027]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双层夹板组件示意图;[0028]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固定组件装配示意图;[0029]图9示出了相邻两防护装置装配示意图。[0030]其中,1为悬挑工字钢,2为立杆,3为底层防护组件,30为底层防护板,31为第一轨道,4为侧面防护组件,40为L形防护板,41为第二轨道,5为第一固定组件,50为第一夹板,51为第一螺栓,52为第一螺帽,6为第二固定组件,60为第二夹板,600为折弯部,601为安装部,61为第二螺栓,62为第二螺帽,7为双层夹板组件。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4
CN 209494205 U[0032]
说 明 书
3/5页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
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0033]为了解决层层安拆,费时费力,由于封闭不严密、防护材料强度不足、易造成安全事故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悬挑脚手架底层封闭防护装置。[0034]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悬挑脚手架底层封闭防护装置,包括:底层防护组件3和第一固定组件5。底层防护组件3通过第一固定组件5与悬挑工字钢1连接。第一固定组件5能够沿底层防护组件3滑动,以适应悬挑工字钢1的位置及尺寸变化。[0035]如图2所示,该防护装置还包括侧面防护组件4和第二固定组件6,侧面防护组件4通过第二固定组件6与立杆2连接,第二固定组件6能够沿侧面防护组件4滑动,以适应立杆2的位置及尺寸变化。[0036]如图3所示,底层防护组件3包括底层防护板30,以及紧固设置在底层防护板30承载面上的第一轨道31。
[0037]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底层防护板30采用定尺钢板,一方面,定尺钢板强度大、承载力强、提高了防护安全系数并且可以重复使用,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使用定尺钢板使防护装置更加规范、更换零件更加方便、也有利于大批量生产。[0038]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底层防护板30采用特质的钢化玻璃等承载力强的材料。[0039]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轨道31的数量至少为2个。[0040]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轨道31沿着与悬挑工字钢1垂直方向平行均匀设置,以方便安装,且使底层防护组件3的承载力均匀分布。[0041]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轨道31除与悬挑工字钢1平行以外,可沿任意方向设置,只要确保底层防护组件3的承载力均匀分布即可。[0042]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轨道31为滑槽轨道,滑槽轨道设置在底层防护板30的承载面上。[0043]如图2、图4所示,侧面防护组件4包括L形防护板40,以及设置在L形防护板40内侧立面上的第二轨道41。使用时,将L形防护板40的底板叠放至底层防护板30上,根据立杆2的位置滑动第二固定组件6,当第二固定组件6 滑动至与立杆2的适配位置后,利用第二固定组件6将L形防护板40与立杆2 紧固连接。[0044]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L形防护板40的材质与底层防护板30的材质相同,具有相同的效果。
[0045]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二轨道41为滑槽轨道。[0046]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二轨道41的数量至少为1个。[0047]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二轨道41沿着与立杆2相垂直的方向设置,以便于组装,且受力均匀。
[0048]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轨道41沿着与立杆2非平行的任意方向设置。[0049]在另一实施例中,L形防护板40上也可以不设置第二轨道41,L形防护板 40通过卡装、粘贴或焊接等任意方式与底层防护板30紧固连接。[0050]如图1、图5所示,第一固定组件5包括至少两个第一螺栓51、两个第一螺帽52、以及开设有至少两个通孔的第一夹板50。两第一螺栓51的头部在第一轨道31内滑动,两第一螺
5
CN 209494205 U
说 明 书
4/5页
栓51滑动至悬挑工字钢1的两侧后,然后将第一螺帽52紧固第一夹板50,实现对底层防护组件3的紧固。
[0051]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夹板50为长条状结构,以与悬挑工字钢1面接触。[0052]如图2、图6所示,第二固定组件6包括至少两个第二螺栓61、两个第二螺帽62、以及开设有至少两个通孔的第二夹板60。两第二螺栓61的头部在第二轨道41内滑动,两第二螺栓61滑动至立杆2的两侧后,每一第二螺栓61的螺杆分别贯穿与立杆2的形状相匹配的第二夹板60上开设的通孔,然后将第二螺帽62紧固第二夹板60,实现对侧面防护组件4的紧固。[0053]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二夹板60为中部折弯的板状结构,折弯部600 为与立杆2相适配的圆弧状,通孔开设在位于折弯部600两侧的安装部601上。[0054]在另一实施例中,当立杆2为方管时,第二夹板60是与立杆2的形状相匹配的方状,第二夹板60的形状随立杆2形状的变化而变化。[0055]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螺栓51和第二螺栓61的头部为长条状结构,其中,第一螺栓51和第二螺栓61头部的宽度分别小于第一轨道31和第二轨道 41最窄处的尺寸,以便第一螺栓51和第二螺栓61头部分别能够嵌入第一轨道 31和第二轨道41内,且沿第一轨道31和第二轨道41滑动;第一螺栓51和第二螺栓61头部的长度分别大于第一轨道31和第二轨道41最窄处的尺寸,当第一螺栓51和第二螺栓61分别放入第一轨道31和第二轨道41并调整好位置后, 90度旋转第一螺栓51和第二螺栓61,以将其分别卡装在第一轨道31和第二轨道41。
[0056]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固定组件6中的第二螺栓61还可以是T型螺栓、方头螺栓等任意一种适于实用的零件。
[0057]下面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0058]如图2、图7、图8、图9所示,当底层防护组件3与建筑物的外墙(图中未示出)对齐后,第一固定组件5的第一螺栓51的头部嵌入到第一轨道31内,并滑动至悬挑梁工字钢1的两侧,将第一螺栓51旋转90度,以使第一螺栓51 的头部卡装在第一轨道31内,每一第一螺栓51的螺杆分别贯穿第一夹板50上开设的通孔,然后将第一螺帽52紧固第一夹板50,实现对底层防护组件3的紧固。
[0059]将侧面防护组件4的L形防护板40叠放于底层防护板30上,当L形防护板40与底层防护板30紧密结合后,第二固定组件6的第二螺栓61的头部嵌入到第二轨道41内,并滑动至立杆2的两侧,将第二螺栓61旋转90度,以使第二螺栓61的头部卡装在第二轨道41内,每一第二螺栓61的螺杆分别贯穿第二夹板60上开设的通孔,然后将第二螺帽62紧固第二夹板60,实现对侧面防护组件4的紧固。[0060]由于采用的是L形防护板40,可以通过调节L形防护板40叠放在底层防护板30上的面积,进而调节防护装置的宽度。当悬挑工字钢1距离侧面防护组件 4较近时,可以在底层防护板30上叠放更多面积的L形防护板40。当悬挑工字钢1距离侧面防护组件4较远时,可以在底层防护板30上叠放少些L形防护板 40,以适应悬挑工字钢1,对悬挑脚手架底部水平区域更好的防护。
[0061]随着需要防护的位置增多,可以将多个防护装置通过底层防护板30上的第一轨道31和双层夹板组件7(如图7所示)连接起来。由于底层防护组件3和侧面防护组件4是由固定模数连接而成的,位置可调。通过多个这样的防护装置对底部水平区域进行封闭严密的防
6
CN 209494205 U
说 明 书
5/5页
护。
[006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
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7
CN 209494205 U
说 明 书 附 图
1/5页
图1
图2
8
CN 209494205 U
说 明 书 附 图
2/5页
图3
图4
图5
9
CN 209494205 U
说 明 书 附 图
3/5页
图6
图7
10
CN 209494205 U
说 明 书 附 图
4/5页
图8
11
CN 209494205 U
说 明 书 附 图
5/5页
图9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