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D(生化需氧量)和DO(溶解氧)是水环境监测中常用的参数,用于评估水体的污染程度和水质状况。下面将详细介绍BOD和DO的测定方法。
一、BOD测定方法:
生化需氧量(BOD)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微生物通过氧化有机物质所需的氧量。BOD的测定方法常用的有两种:亚氏法和反硝化法。 1.亚氏法:
亚氏法是通过测定水样中的溶解氧消耗量来计算BOD值的。亚氏法的步骤如下:
步骤一:取适量的水样,并进行初步处理,如滤去悬浮物。
步骤二:装入标准BOD瓶中,通入一定量的空气,使水样中的溶解氧达到饱和状态。
步骤三:记录初始溶解氧(DO)浓度,通常用溶解氧仪或溶解氧传感器进行测定。
步骤四:将瓶中水样密封,放置在恒温槽中,温度通常控制在20℃±1℃,并进行一定时间的培养,一般为5天。
步骤五:培养结束后,再次测定溶解氧浓度,记录末期溶解氧(DO)浓度。
步骤六:通过计算两次溶解氧浓度的差值,来确定水样中的溶解氧消耗量。
步骤七:根据溶解氧消耗量和样品体积,计算BOD值。常用的BOD计算公式为:
BOD(mg/L)=(溶解氧消耗量×K)/样品体积 其中,K为常数,通常取20。 2.反硝化法:
反硝化法主要是利用硝化-反硝化过程中的氧耗量来测定BOD值。反硝化法的步骤如下:
步骤一:取适量的水样,并进行初步处理,如滤去悬浮物。
步骤二:将水样加入适量的硝酸盐和磷酸盐,以促进硝化反应的发生。 步骤三:进行硝化反应,一般需要较长时间,常为7-20天。 步骤四:在硝化反应结束后,加入硫酸盐来抑制硝化作用。 步骤五:测定水样中的残余溶解氧浓度,作为硝化反应的结束点。 步骤六:通过初始溶解氧浓度和硝化反应结束点溶解氧浓度的差值,来确定BOD值。 注意事项:
1.在进行BOD测定时,应注意避免氧的流失,避免氧的补充,以减少测定误差。
2.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需要进行相应的质量控制,如通过平行样品和质控样品进行验证。 二、DO测定方法:
溶解氧(DO)是指水体中溶解在其中的氧气分子的浓度,用于评估水体中的生物氧需求和水环境的呼吸状况。DO的测定方法主要有两种:经典方法和仪器法。 1.经典方法:
经典方法主要通过化学反应来测定溶解氧的浓度。
步骤一:取一定量的水样,并进行初步处理,如滤去悬浮物。 步骤二:将水样倒入特制的DO瓶中,同时加入适量的DO试剂。 步骤三:盖好瓶盖,轻轻晃动瓶子,使试剂充分与水样反应。 步骤四:待反应完成后,用滴定管滴定过量的试剂。
步骤五:通过滴定试剂的体积,计算出水样中溶解氧的浓度。 2.仪器法:
仪器法主要依靠现代化的仪器设备进行测定,如溶解氧仪。 步骤一:取一定量的水样,并进行初步处理,如滤去悬浮物。 步骤二:将水样倒入溶解氧仪的测定池中。 步骤三:通过电极测量水样中的溶解氧浓度。
步骤四:仪器自动计算溶解氧浓度,并将结果显示在屏幕上。 注意事项:
1.在进行DO测定时,应注意保持水样的新鲜度,避免溶解氧的流失。 2.对于含有硫化物等还原物质的水样,应事先添加适量的氧化剂或抑制剂,以避免影响测定结果。
3.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需要进行相应的质量控制,如通过标准溶液进行校准和质控样品进行验证。
综上所述,BOD和DO的测定方法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定,并通过质量控制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在实际应用中,还应根据实际需要对测定方法进行改进和优化,以满足水环境监测的要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