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必答题(每题10分)
1、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是制定《安全生产法》的目的之一。
2、《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3、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4、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5、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6、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7、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上岗作业。 8、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五百万元以上一千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二千万)元以下的罚款。
9、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企业必须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 10、当室内发生天然气、煤气泄漏时,要迅速采取(打开门窗的通风)措施。
11、安全标志分为四类,分别是警告标志、命令标志、提示标志和(禁止标志)。 12、危险物品,是指能够危及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物品,包括易燃易爆物品、放射性物品和(危险化学品)等。
13、氧气瓶和乙炔气瓶工作间距不应小于(5米)。
14、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特种设备应当至少(每月)进行一次自行检查,并作出记录。 15、带电物体发生火灾时,应选用(干粉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 16、安全带的正确挂扣方法应该是(高挂低用)。 17、停电检修作业必须严格执行(监护)制度。
18、打眼防尘的主要技术有干式凿岩捕尘和(湿式凿岩)。
19、起重机起吊接近或达到额定值,或起吊危险器物前,应(认真检査制动器),并试吊。
20、凡在坠落高度离基准面(2米)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
21、安全生产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本质安全)。 22、
二、风险题
(一)、10分/题
1、灭火器上的压力表用红、黄、绿三色表示灭火器的压力情况,当指针在红色区域,则表示压力(偏低)。
2、火灾死亡的人中有80%以上属于(烟气窒息死亡)。 3、当遇到火灾时,要迅速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 4、使用灭火器扑救火灾时,要对准火焰(下部)喷射。
5、“三违”行为指的是(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6、“三同时”时指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7、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济宁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一般情况下,对新从业人员要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
8、燃烧的三要素是(可燃物质、助燃物质、火源)。 9、保护人身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是(个体防护用品)。
10、事故调查处理应当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依据(四不放过)原则,及时准确的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的性质和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 (二)、20分/题
1、禁火区动火作业的“三不动火”是指:(没有动火证不动火、防火措施不落实不动火、监护人不在现场不动火)。
2、施工作业中的“三宝”是指:(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
3、建筑施工中,通常所说的“四口防护”是指:(楼梯口、电梯口、预留洞口、出入口)。
4、“三不伤害”内容是:(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5、“四不放过”原则是指:(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责任人和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 (三)、30分/题
1、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其中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安全生产责任五落实是指:(必须落实“党政同责”制度、必须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必须落实安全生产组织领导机构、必须落实安全管理力量、必须落实安全生产报告制度)。
3、安全生产责任五到位是指:(必须做到安全责任到位、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安全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
4、某工程发生高处坍塌坠落事故,造成平台上作业人员10人死亡、2人重伤,直接损失1065万元,根据以上情况分析,这是一起(重大事故)。
5、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将事故分为20各类别,如物体打击、火灾等,请再说出5个以上的事故类别。01 物体打击、02 车辆伤害、03 机械伤害、04 起重伤害、05 触电、06 淹溺、07 灼烫、08 火灾、09高处坠落、010 坍塌、011 冒顶片帮、012 透水、013 放炮、014 火药爆炸、015 瓦斯爆炸、016 锅炉爆炸、017 容器爆炸、018 其它爆炸、019 中毒和窒息、020 其它伤害 加赛题:每题10分
1、施工中发生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是,作业人员有权立即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后撤离危险区域。
2、现场发生触电事故时,施救人员首先要做的第一步是(切断电源)。
3、气焊(气割)作业时,气瓶距明火间距在没有隔离措施的情况下,应大于(10)米。 4、火灾发生时会产生大量有毒烟气,正确的逃生方式是:(用湿毛巾或衣服捂住口鼻,降低身体姿态迅速沿疏散通道逃生)。
5、起重作业突发停电时,起重机司机应首先(将所有控制器置零)。 6、拨打急救电话时,应说明(地点、受伤人数、伤者的伤情)。
7、安全检查的主要形式包括(定期检查、经常性检查、专项检查、季节性、节假日检查)。
8、应急预案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现场处置预案)。
9、当有人自高处坠落摔伤,在进行抬运伤员时应注意(伤员摔伤及骨折部位的保护,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10、对应急预案的完整性和周密性进行评估,可采用多种应急演练方法,如(桌面演练,功能演练、全面演练)。
11、应急演练的过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演练准备阶段、演练实施阶段、演练总结阶段)。
12、坑(槽)沟边(1)米内不得堆土、堆料,不得停放机械。
13、特种设备进场后,应建立机械设备分类管理台账,特种设备应按照(一机一档)原则建立管理档案。
14、塔式起重机安装完毕后,应通过有资质的检测机构的检测和验收后,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技术监督主管)部门办理使用登记备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