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适用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某企业为了建设企业文化,组织员工去天安门广场观看升国旗,唱国歌,这属于管理的( C )方法。
A.法律 B.行政 C.教育 D.方法
2.田力是某大型企业集团的总裁助理,年富力强,在助理岗位上工作得十分出色,他最近被任命为集团销售总公司的总经理,从而由一个参谋人员变成了独立部门的负责人。下面是田力最近参与的几项活动,你认为这其中的哪一项几乎与他的领导职能无关?( B )。
A.向下属传达他对销售工作目标的认识 B.与某用户谈判以期达成一项长期销售协议
C.召集各地分公司经理讨论和协调销售计划的落实情况
D.召集公司有关部门的职能人员开联谊会,鼓励他们克服难关
3.影响管理伦理的主要因素中,最不应该包括的是( A )。
A.当地所实行的经济制度 B.伦理道德的发展阶段 C.行为本身所涉及伦理问题的严重程度 D.组织文化的内容和强度
4.中国企业引入奖金机制的目的是发挥奖金的激励作用,但到目前,许多企业的奖金已经成为工资的一部分,奖金变成了保健因素。这说明( C )。 A.双因素理论在中国不怎么适用
B.保健和激励因素的具体内容在不同国家是不一样的 C.防止激励因素向保健因素转化是管理者的重要责任 D.将奖金设计成为激励因素本身就是错误的 5.( D)是日常工作中为提高生产效率、工作效率而作出的决策,牵涉范围较窄,只对组织产生局部影响。
A.战略决策 B.战术决策 C.管理决策 D.业务决策
6.某总经理把产品销售的责任委派给一位市场经营的副总经理,由其负责所有地区的经销办事处,但同时总经理又要求各地区经销办事处的经理们直接向总会计师汇报每天的销售数宇,而总会计师也可以直接向各经销办事处经理们下指令。总经理的这种做法违反了什么原则?( B )。
A.权责对等原则 B.命令统一原则
C.集权化原则 D.职务提高、职能分散原则
7.某企业采用直线职能制的组织结构,企业中共有管理人员42人,其中厂长1人,车间主任4人,班组长18人,职能科长3人,科员16人。每一岗位均不设副职。这时,厂长的管理幅度为( B )。
A.4 B.7 C.22 D.23
8.下列关于委员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1
A.委员会能够综合各种意见,提高决策的正确性 B.委员会一般只活跃于组织的中间层和较低管理层 C.委员会容易导致时间上的延误
D.日常事务管理不宜采用委员会的管理方式
9.销售部经理说:“我们的销售队伍在竞争对手中是实力最强大的,要不是我们的产品缺乏多样性、不能及时满足消费者需要,我们的销售业绩也不会这么差。”生产部经理说:“一流的熟练技术工人完全被缺乏想像力的产品设计局限了。”研发部经理打断说:“创新思维凝结出的高科技含量的产品葬送在单调乏味而又机械的低产出生产线上。”上述谈话揭示该企业在组织上存在什么严重问题? (D )。
A.各部门经理的论述都有道理 ,只是态度过于强硬
B.各部门经理对各自角色及其在组织中的作用定位不清晰 C.各部门经理过于强调本部门工作的重要性
D.各部门经理对组织内各项职能的分工合作缺乏客观而准确的认识
10.管理方格图中,9.1型对应的是( A )领导方式。
A.任务型 B.乡村俱乐部 C.中庸之道型 D.贫乏型
11.领导方式可以分成专制、民主、放任三种,其中民主型领导方式的主要优点是( B )。 A.纪律严格,管理规范,赏罚分明 B.组织成员具有高度的独立自主性 C.按规章管理,领导者不运用权力
D.员工关系融洽,工作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
12.企业中有些问题可以通过制度化方式来处理,而另有一些问题则不能,还有些问题如果进行制度化处理则会导致效率下降。对于一个企业的经营来说,面临以下各种情况时,你认为哪一种是最没有必要且不可能制度化的? (A )。 A.随着企业市场规模的增大,应收账款总额急剧上升 B.随着引进人才增多,企业核心经营理念更趋多元化 C.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市场变化将更具不确定性 D.企业上下人均收入的提高所导致的员工心态变差
13.提出期望理论的是( C )。
A.马斯洛 B.卢因 C.弗鲁姆 D.亚当斯
14.下列关于强化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强化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百先提出的
B.所谓正强化就是惩罚那些不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使这些行为削弱直至消失 C.连续的、固定的正强化能够使每一次强化都起到较大的效果 D.实施负强化,应以连续负强化为主
15.某企业对生产车间的工作条件进行了改善,这是为了更好地满足职工的( B )。 A.生理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感情的需要 D.尊重的需要
2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
A.双向沟通比单向沟通需要更多的时间
B.接受者比较满意单向沟通,发送者比较满意双向沟通 C.双向沟通的噪音比单向沟通要大得多
D.在双向沟通中,接受者和发送者都比较相信自己对信息的解
17.首次提出差别计件工资制的是( C )
A.霍桑 B.法约尔 C.泰罗 D.巴纳德
18.匿名征询专家意见的决策方法,属于( D )。
A.组合排列法 B.头脑风暴法 C.具名小组法 D.德尔菲法
19.科学管理理论对人性的基本假设是( B )。
A.社会人 B.经济人 C.管理人 D.复杂人
20.领导者的非职位权力主要是指(D )。
A.强制权 B.奖惩权 C.合法权力 D.专家权力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 1.责任原理要求(BCE )。
A.权利尽可能集中,管埋者必须加强对企业的控制 B.明确每个人的职责
C.职位设计和权限委授耍合理
D.管埋者要尽可能授予下属权利,以激发积极性 E.奖惩要分明、公正而及时
2.企业的基本活动包括(ABCD )。
A.内部和外部后勤 B.生产作业 C.日常营销和销售 D.服务 E.人力资源管理
3.组织对不同成员的奖惩(ABCD )。
A.是以各种评价的综合结果为依据的 B.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
C.公平合理的奖惩有利于维持和调动组织成员饱满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D.奖惩有失公正,则会影响这些成员行为的改善 E.是实行成果评价的依据
4.组织设计的原则包括(ABE )。
A.因人设职与因事设职相结合 B.命令统一
C.人人有事做 D.尽量减轻主要管理者的压力,多设副职E.权责对等
5.领导方式的主要理论有(AB )。
A.管理方格理论 B.连续统一体理论 C.期望理论
3
D.激励强化理论 E.权变理论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简要介绍彼得·德鲁克关于管理概念的观点。
答:事实上,德鲁克所提出的影响最为深远的理论是“目标管理”,在他看来:管理者的工作基本点就是完成任务以实现公司目标,指导和控制管理者的是行动目标而不是他的老板。相对于多数强调具体处事方式的管理学家,他认为,管理者的眼光、奉献精神和诚实决定了管理水平,其次才是方法。 德鲁克最富洞见的看法是:公司是一个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的,将人们联合起来的社会结构。” 在这个基础上,来听听德鲁克的中国经济箴言:中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仍相当小,其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于制造而非创新。因此,中国公司的多数领导人,若想抵御尚未来临的严酷挑战,必须首先锤炼对公司和社会关系的基本认识。
2.解释计划内容的5WlH。
答:5W1H是管理工作中对目标计划进行分解和进行决策的思维程序。它对要解决问题的目的、对象、地点、时间、人员和方法提出一系列的询问,并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这六个问题是:
(1)Why——为什么干这件事?(目的); (2)What——怎么回事?(对象);
(3)Where——在什么地方执行?(地点);
(4)When——什么时间执行?什么时间完成?(时间); (5)Who——由谁执行?(人员);
(6)How——怎样执行?采取那些有效措施?(方法)。
3.组织结构设计的步骤如何?
答:组织结构是调整企业内部个体之间、群体之间,以及个体与群体之间工作关系的分布形式,它通过对工作任务、内容进行分解、组合和协调指挥,而在企业内个体间形成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又相互配合的劳动体系。一般来说,设计组织结构必须考虑六个因素:工作专门化、部门化、命令链、控制跨度、集权与分权和正规化。
4.何为内部提升?内部提升有何优缺点?
答:当企业中有些比较重要的岗位需要招招聘人员时,让企业内部的符合条件的员工从一个较低级的岗位晋级到一个较高级的岗位的过程就是内部提升
。 优点:1.有利于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2.有利于吸引外部人才 3.有利于保证选聘工作的正确性4.有利于被聘者迅速发展工作 缺点:1.可能会导致组织内部造成“近亲繁殖”现象发生 2.可能会引起同事之间的矛盾。 5.领导工作具有很强的艺术性,你认为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主要应注意哪些方面?
答:1、自身的形象非常重要,这是给人的第一印象;
2、承诺兑现,(只要对下属承诺的事情,一定要办理;这样才能树立威信); 3、责任心要强(做为领导如果不愿意去承担自己的决策失误,你如何教导你
4
的下属有更强的责任心,什么样的将军带什么样的兵)。
4、管理人性化(制度加人性化加灵活性处理问题,而不是拿着出台制度死板 的去处理每一件事情,根据事情的影响力及特殊性适当处理)
5、自身的执行力也是非常重要,因为自己身执行力好哪,会给你的下属带 来强有力的执行力(下属有问题找到你,你能够快速解决的问题,不要 养成托的习惯)
6、处理问题的基本公平、公正,才能让员工佩服你;才不会影响整个团队 关系;才能消除公司内部拉帮结派的习气;
7、学会关心与帮助下属,偶尔的问候可以体现家长式的温暖。
8、处理问题的果断性,制度是处理的问题的强有力支持,偶尔的“杀鸡吓猴” 是非常有必要的。
6.简述超Y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超Y理论是1970年由美国管理心理学家约翰·莫尔斯和杰伊·洛希根据\"复杂人\"的假定,提出的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它主要见于1970年《哈佛商业评论》杂志上发表的《超Y理论》一文和1974年出版的《组织及其他成员:权变法》一书中。该理论认为,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普遍适用的最佳的管理方式,必须根据组织内外环境自变量和管理思想及管理技术等因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灵活地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管理方式要适合于工作性质、成员素质等。超Y理论在对X理论和Y理论进行实验分析比较后,提出一种既结合X理论和Y理论,又不同于是X理论和Y理论,是一种主张权宜应变的经营管理理论。实质上是要求将工作、组织、个人、环境等因素作最佳的配合。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企业应如何设置组织结构?到底应该“因事设人”还是“因人设事”?
答:依据教材上的观点,企业设置组织结构应坚持以下原则:目标任务原则;权责利相结合的原则;分工协作及精干高效原则;适宜的管理幅度的原则;统一指挥和权力制衡原则;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原则。
依据组织结构设置的目标任务原则,应坚持因事设人,以事为中心,因事设机构、设岗位、设职务,配备适宜的管理人员。但是,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为了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适应企业目标任务的要求,对职务结构进行调整,对人员进行调配,也是对组织结构设置原则的灵活运用。
2.协调组织冲突的对策有哪些?面对冲突,管理者可以采取以下解决办法:
答:1. 回避。这是解决冲突的最简单的方法,即让冲突双方暂时从冲突中退出或抑制冲突。
2. 强制解决。管理者利用职权强行解决冲突。
3. 妥协。通过要求冲突各方面都作出一定的让步,使问题得到解决。
4. 树立更高目标。树立更高的目标使冲突各方为了应付新目标而摆脱冲突,甚至作出一定让步,为完成目标而统一起来。
5. 合作。将冲突各方召集到一起,让他们进行开诚布公的讨论,搞清楚分歧在哪里,并商量可能的解决办
5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