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主控项目与一般项目

来源:爱够旅游网
主控项目:对安全、卫生、环保和公众利益起决定性作用的检验项目。

一般项目:主控项目以外的都是一般项目。

一 模 板 安 装 主 控 项 目

(一)、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对照模板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方案观察。 (二)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玷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一 般 项 目

(一)、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1 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2 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

3 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4 对清水混凝土工程及装饰混凝土工程,应使用能达到设计

1

效果的模板。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二)、用作模板的地坪、胎模等应平整光洁,不得产生影响构件质量的下沉、裂缝、起砂或起鼓。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三)、 对跨度不小于4m 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 ,且不少于3 件;对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 ,且不少于3 间;对大空间结构,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 且不少于3 面。

检验方法: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四)、现浇结构模板允许安装的偏差应符合表4.2.7 的规定。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 ,且不少于3 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 且不少于3 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 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 ,且均不少于3 面。

2

表4.2.7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允许偏项目 差(mm) 轴线位置 底模上表面标高 基础 截面内柱、部尺寸 墙、梁 不大6 层高垂直度 于5m 大于8 5m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2 差 2m靠尺和塞尺表面平整度 5 检查 注:检查轴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3

检验方法 5 ±5 钢尺检查 ±10 +4,-5 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水准仪或拉线、二 模 板 拆 除 主 控 项 目

(一)、 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表4.3.1 的规定。

表4.3.1 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构件类型 构件跨度(m) ≤2 >2,≤板 8 >8 梁、拱、壳 悬臂― 构件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一 般 项 目

(一)、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4

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50 ≥75 ≥100 ≥75 ≥100 ≥100 ≤8 >8 (二)、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三 钢 筋 原 材 料

主 控 项 目

(一)、钢筋进场时,应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检验,检验结果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二)、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检验方法:检查化学成分等专项检验报告。

一 般 项 目

(一)、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检查数量:进场时和使用前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四 钢 筋 安 装 主 控 项 目

5

(一) 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

一 般 项 目

(一)、 钢筋安装位置的偏差应符合表5.5.2 的规定,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 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 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 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 面。

表5.5.2 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允项目 许偏差(mm) ±长、宽 绑扎钢筋网 网眼尺寸 20 绑扎长 钢筋骨架 6

检验方法 钢尺检查 10 ±钢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 钢尺检查 10 ±宽、高 间距 ±5 ±钢尺检查 钢尺量两端中间,各10 一点取最大值 排距 基受力础 钢筋 保柱、护层厚梁 度 板、±3 墙、壳 ±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 20 钢筋弯起点位置 中心线位置 预埋+3,件 水平高差 0 注1 检查预埋件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2 表中梁类、板类构件上部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合格点率应达到90%及以上,且不得有超过表中数值1.5倍的尺寸偏差。

五 混 凝 土 施 工

7

±5 ±钢尺检查 10 ±5 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钢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 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钢尺和塞尺检查 20 5 主控项目

(一)、 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每拌制100 盘且不超过100m3 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 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 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 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 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 ,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4 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5 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及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二)、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结构,其混凝土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应少于一次,留置组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试件抗渗试验报告。

一 般 项 目

(一)、 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前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

(二)、后浇带的留置位置应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

8

定。

(三)、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

六砖砌体 主控项目

(一) 砖和砂浆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二)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80%。 (三)砖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严禁无可靠措施的内外墙分砌施工。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小高度的2/3。

非抗震设防及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地区的临时间断处,当不能留斜槎时,除转角处外,可留直槎,但直槎必须做成凸槎。

一般项目

(一)砖砌体组砌方法应正确,上、下错缝,内外搭砌,砖柱不得采用包心砌法。

(二)砖砌的灰缝应横平竖直,厚薄均匀。水平灰缝厚度宜为10mm,但不应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

填充墙砌体一般尺寸允许偏差

项项目 允许偏差9

检验方法 次 轴线位移 小于(mm) 10 5 用尺检查 用2m托线板或吊线、尺检查 10 3m 用2m靠尽和楔形 1 垂或等于3m 直度 大于2 表面平整度 门窗洞口高、8 塞尽检查 3 宽(后塞口) 外墙上、下窗4 口偏移 ±5 用尺检查 用经纬仪或吊线20 检查 七卷材防水施工 主控项目

(一)卷材防水层所用卷材及其配套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和现场抽样复验报告。

(二)卷材防水层不得有渗漏或积水现象。

10

(三) 卷材防水层在天沟、檐沟、檐口、水落口、泛水、变形缝和伸出屋面管道的防水构造,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一般项目

(一) 卷材防水层的搭接缝应粘(焊)结牢固,密封严密,不得有皱折、翘边和鼓泡等缺陷;防水层的收头应与基层粘结并固定牢固,缝口封严,不得翘边。

(二) 卷材防水层上的撒布材料和浅色应铺撒或涂刷均匀,粘结牢固;水泥砂浆、块材或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与卷材防水层间应设置隔离层;刚性保护层的分格缝留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三) 排汽屋面的排气道应纵横贯通,不得堵塞。排汽管应安装牢固,位置正确,封闭严密。

(四) 卷材的铺贴方向应正确,卷材搭接宽度的允许偏差为-10mm。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