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名称: 交底项目: 交底内容如下: 1、进入施工场地须注意事项 ①、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正确戴好安全帽; ②、作业时必须按规定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着装要整齐,严禁赤脚和穿拖鞋、高跟鞋进入施工现场; ③、在没有可靠安全防护设施的高处(2米以上,含2米),必须系好合格的安全带,安全带要系挂牢固,高挂低用,同时高处作业不得穿硬底和带钉易滑的鞋,穿防滑胶鞋; ④、新进场的作业人员,必须首先参加入场安全教育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未经教育培训或考试不合格者,不得上岗作业; ⑤、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操作,禁止操作与自己无关的机械设备; ⑥、施工现场禁止追逐打闹,禁止酒后作业; ⑦、施工现场的各种安全防护设施、安全标志等,未经领导及专业安全人员批准严禁随意拆除和挪动。 2、高空作业 ①、从事高处作业人员应首先体检。严禁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癫痢病等患者以及其它不适于高处作业者从事高处作业。 ②、高处作业面上的材料应堆放平稳,工具应随时放入工具袋内,传递物要安全可靠,严禁抛掷。 ③、在高度为2米及以上的高处作业时,必须设置牢固完备的安全防护设施。操作人员必须系安全带,穿平底鞋,严禁穿硬底、带钉和易滑的鞋。 ④、气候恶劣(强风、大雨、雷电、浓雾等)及夜间无足够照明时,严禁进行高处和起重作业; ⑤、高处上下交叉作业时,必须在上下两层中间设密铺棚板或其他隔离设施; ⑥、严禁从高处向下方抛扔或从低处向高处投掷物料; 桥面系施工 施工部位: 交底日期: 3、钢筋绑扎及材料运输 ①、在桥面上钢筋调向时,必须事先观察运行上方或周围附近是否有高压线,严防碰触; ②、绑扎钢筋的绑丝头,应弯回至骨架内侧,暂停绑扎时,应检查所绑扎的钢筋或骨架,确认连接牢固后方可离开现场; ③、作业前应检查运输道路和工具,确认安全; ④、搬运钢筋人员应协调配合,互相呼应。搬运时必须按顺序逐层从上往下取运,严禁从下抽拿; ⑤、运输钢筋时,必须事先观察运行上方或周围附近是否有高压线,严防碰触; ⑥、运输较长钢筋时,必须事先观察清楚周围的情况,严防发生碰撞; ⑦、使用手推车运输时,应平稳推行,不得抢跑,空车应让重车。卸料时,应设挡掩,不得撒把倒料; ⑧、使用汽车运输,现场道路应平整坚实,必须设专人指挥; ⑨、用塔吊吊运时,吊索具必须符合起重机械安全规程要求,短料和零散材料必须要用容器吊运。 4、成平码放 ①、严禁在高压线下码放材料; ②、材料码放场地必须平整坚实,不积水; ③、加工好的成品钢筋必须按规格尺寸和形状码放整齐,高度不超过150㎝,并且下面要垫枕木,标识清楚; ④、弯曲好的钢筋码放时,弯钩不得朝上 ⑤、散乱钢筋应随时清理堆放整齐; ⑥、材料分堆分垛码放,不可叠压; ⑦、直条钢筋要按捆成行叠放,端头一致平齐,应控制在三层以内,并且设置防倾覆、滑坡设施。 5、混凝土浇筑 ①、使用溜槽时必须固定牢固,操作部位应设护身栏,严禁站在溜槽上操作; ②、砼振捣时,操作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防止触电; ③、夜间施工照明行灯电压不得大于36V,行灯、流动闸箱不得放在墙模平台或顶板钢筋上,遇有大风、大雨、大雾等恶劣天气应停止作业; ④、雨季施工要注意电器设备的防雨、防潮、防触电; ⑤、振捣棒使用前检查各部位连接牢固,旋转方向正确,清洁; ⑥、作业转移时,电机电缆线要保持足够的长度和高度,严禁用电缆线拖、拉振捣器; ⑦、振捣工必须懂得振捣器的安全知识和使用方法,保养、作业后及时性清洁设备; ⑧、振捣器接线必须正确,电机绝缘电阻必须合格,并有可靠的零线保护,必须装设合格漏电保护开关保护; ⑨、插入式振捣器应2人操作,1人控制振捣器,1人控制电机及开关,棒管弯曲半径不得小于50cm,且不能多于2个弯,振捣棒自然插入、拔出,不能硬插拔或推,不要蛮碰钢筋或模板等硬物,不能用棒体拔钢筋等; ⑩、在临边作业时要有必要的防护措施(如安全带,防护网)防止坠落。 6、现场临时用电 ①、作业人员必须是经过专业安全技术知识培训和考试合格,取得特种工种作业操作证的电工并持证上岗。(在有效期内); ②、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入场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作业; ③、电工作业时必须一人操作,一人监护,作业人员必须穿绝缘鞋,停电验电后挂停电检修标识牌再作业; ④、禁止带电操作,需要拉闸操作和维修时,须经项目部有关部门审批,作业时执行安全用电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不得自行拆改用电设备设施和线路,严格按规范标准和施工组织设计、交底要求执行; ⑤、每天对现场用电设备、设施、线路进行两次例行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停电检修并监护,同时报有关领导组织处理,所有设备、设施、线路要防护到位。设备设施要保持整洁有效。 7、电焊机作业规程 ①、作业人员必须是经过电、气焊专业培训和考试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的电气焊工,并持证上岗。(在有效期内) ②、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教育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作业。 ③、电焊作业人员作业时必须使用头罩或手持面罩,穿干燥工作服,绝缘鞋,用耐火防护手套,耐火的护腿套、套袖及其他劳动防护用品。要求上衣不准扎在裤子里,裤脚不准塞在鞋(靴)里,手套套在袖口外。 ④、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合格的安全帽,高处作业必须系好合格的安全带,高挂低用。 ⑤、进入作业地点后,熟悉作业环境,检查设备及各项安全防护设施。若发现不安全因素、隐患,必须及时处理或向有关部门汇报,确认安全后再进行施工作业。对施工过程中发现危及人身安全的隐患,应立即停止作业,及时要求有关部门处理解决。现场所有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标志,严禁私自移动和拆除,如需暂时移动和拆除的须报经有关负责人审批后,在确保作业人员及其他人员安全的前提下才能拆移,并在工作完毕(包括中途休息)后立即复原。 ⑥、严禁借用金属管道,金属脚手架、轨道,结构钢筋等金属物代替导线,焊接电缆横过通道时必须采取穿管,埋入地下或架空等保护措施。 ⑦、作业时如遇到以下情况必须切断电源: a.改变电焊机接头; b.更换焊件需要改接二次回路时; c.转移工作地点搬运焊机时; d.焊机发生故障需要进行检修时; e.更换保险装置时; f.工作完毕或临时离开操作现场时; ⑧、焊机必须放置平稳、牢固,设有良好的接零(接地)保护,线缆应用电绝缘材料捆绑在固定处。严禁绕在身上、搭在背上或踩在脚下作业。焊钳不得夹在腋下,更换焊条不要赤手操作,同时清除易燃易爆物品; ⑨、电焊机必须使用防触电保护器,并设单独开关箱; 8、切割机使用规程 ①、使用前须穿戴好防护用品(如头罩或手持面罩等); ②、切割机使用前空转2分钟确定安全后在使用; ③、在切割构件时,勿倒切及侧切; 交底人单位 交底人 被交底单位 交底日期 被交底人签名:
触电事故案例分析及防范措施
大连发电总厂焊工人身触电死亡事故案例分析
一、事故经过
大连发电总厂第一发电厂1号机组于1982年7月13日至8月7日进行机组大修,8月2日锅炉检修队本体班王XX在汽包内安装旋风子分离器时,不慎将一个旋风分离器的固定销子(40×20×5楔形销子)掉入汽包与外臵汽水分离器的水联通管中,为取出这个销子先用磁铁送入管内寻找没有成功,后经锅炉检修队研究决定采用割管的办法取出销子,由检修工王XX和焊工马XX担任此项工作,上午他们在标高18m 处将联通管φ×4割下235mm长,将销子取出。 当天下午将这段管配好,王XX和王X(徒工)监护并配合焊工马XX进行恢复焊接,截止16时20分左右两道焊口已焊完一遍。由于施焊地点狭窄,通风不好,室温又高,三人的衣服均被汗水浸透,决定先回班休息一会再干,17时左右马X先调整了电焊机电流(80A减到40A)之后,随同二王一起回到焊接地点继续工作。 综合班长吴XX(焊工)已知此项工作 ,考虑到位臵别扭怕影响焊接质量,下班后亲自到工作地点进行指导,并提议割下一块护板以方便工作,接过马X递给的焊把,割了300mm×500mm的检查孔,随后马X由炉顶管道间出来,在平台上焊好了外侧的一个侧面焊口,接着马X又进入炉顶管道间,此时吴检查了马X的焊工手套是完整的,且没有湿。在进行第二遍焊接时,王XX位于最里侧,王X在外侧,吴在护板外面通过检查孔进行监护,王XX负责拿灯照明和递焊条,三人距马X有1m左右观看他焊接,当马X焊完第二根焊条,并换好第三根,准备施焊时,监护的三人都用手遮光护眼,但等一会,即没见到闪光,又没听到动静,一看马X已停止了动作,三人几乎同时喊出:“不好”吴当即将焊把拉出来,又连喊“小马”,同时又急喊左面工作的瓦工协助一起将马X抬出放在平台上,立即对马X施行人工呼吸,后又背到厂前区花坛附近的地面上,经大夫做一段人工呼吸后转第二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二、事故原因
(1)这次死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安全措施不够完善造成的。此项焊接工作虽然不是在汽包内进行,但工作场所周围是管道和炉墙护板,作业地点狭窄,又处在炎热季节,马
X的衣服已被汗水浸湿并直接与锅炉的护板及周围的管道紧贴在一起。
(2)当马X准备施焊时不慎将焊把触在脖子的梗动脉处感电后,电流迅速通过全身与接触的导体施放,是造成死亡事故的主要原因。 (3)在作业地点、周围环境、气候以及绝缘条件发生变化时,对特殊情况下的焊接工作,没有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对保证作业人身安全进行专门研究和布臵思想重视不够也是发生死亡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暴露出的问题
(1)事故暴露出该厂领导和锅炉检修队的领导,在安全生产上要求布臵较多,具体检查指导少,特别是在工作不利的情况下进行作业存有侥幸心理。安全工作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工作中没有做到因人、因时、因地布臵和检查安全措施。
(2)由于施焊地点狭窄,通风不好,室温又高,三人衣服均被汗水浸湿的情况下没有采取防止人身触电措施,违反了《安规》热机部分第485条和第4条的规定:“电焊时焊工应避免与铁件接触,要站在橡胶绝缘垫上或穿橡胶绝缘鞋”。防触电措施没有落到实处。 四、防范措施
(1)认真贯彻落实《20项重点反事故措施》,严格执行《防止人身伤亡事故的规定》中各项条例。
(2)在焊接工作中按照《安规》热机部分第485条规定:“在锅炉汽鼓、凝汽器、油槽以及其他金属容器内进行焊接工作,认真做好防止触电措施”。
(3)在特殊情况的焊接工作,除做好以上安全措施外,有关领导必须到场检查监督,执行安全措施。
(4)注意改善工人的安全作业环境,达到安全作业和保证工人健康的劳动作业条件。
深入工人宿舍对施工现场工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及相关安全教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b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