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翠荣(西安外事学院文学院,陕西西安
710077)
[摘要]精细化管理是由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研究机构制定的现代化教育管理体系。精细化管理体系
的主要内容针对的是我国目前大部分高校辅导员开展管理工作过程中的问题。精细化管理体系的应用可以切实提高高校辅导员管理工作的效率,从而才能对所有学生进行有效的监督,引导其在大学学习期间能够综合发展。本文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问题以及精细化管理工作体系的主要内容,还有高效辅导员对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战略意义三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作者简介]郝翠荣(1989—
),女,硕士,西安外事学院文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文字学。
现代化教育教学工作要求高校培养出具备核心素养的综合型人才,而非只注重培养学生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传统的高校管理机制中,辅导员主要负责解决学生在校生活期间遇到的问题,并对学生的上课情况进行考勤。在实际管理学生的过程中,以硬性指标衡量学生好坏,这种管理机制显然无法有效地发挥辅导员的作用,而且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所以,要对传统的学生管理机制进行改革,确立以引导式管理为核心的管理机制,要通过不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使学生自己在面对问题和困难时能够积极应对。
一、相关概念以及精细化管理的意义浅析(一)辅导员主要工作内容浅析1.思政教育工作
思政教育工作是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思政教学工作的大纲是由学校党委进行系统的研究,并根据马克思主义制定的。思政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包含公民素质教育、学校规范教育、道德教育,以及最重要的理想信念教育。除此以外,为了确保整个思政教育工作的及时性,还要开展有关时事政治的教学工作。
2.班级管理工作
班级管理工作是辅导员主要的工作内容,也是整
个管理工作内容最多,最繁杂的部分。班级管理工作可以细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日常规范管理工作;第二类是对所有学生个人信息的管理工作,要求辅导员做到完善、系统;第三类是日常事务管理工作,需要统筹兼顾,管理各个方面的事务。
3.咨询辅导工作
咨询辅导工作是随时开展的、灵活机动。当任何一位学生在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时候,都可以随时向辅导员寻求帮助。作为辅导员而言,要通过和学生的沟通,详细了解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迅速发现学生出现该问题的根本原因,并对学生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工作。
(二)精细化管理浅析
精细化管理模式的起源以及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起源阶段,精细化管理模式主要应用在企业的管理工作中,根本目的是为了通过把控企业管理工作中的细节,从而实现提高企业运行效率以及质量的目的。管理模式和传统管理模式最大的区别在于,精细化管理模式“用最小的成本获得可以更好控制企业运营的成本,即
。精细化管理有着大量的数据支撑以及科最大的利益”
学化的管理技术,完全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所以在第二个阶段,精细化管理逐渐被应用在社会管理工作中,能够切实有效地提高整个社会的运行效率。第三个阶
105
辅导员论要
FUDAOYUANLUNYAO
段,精细化管理模式通过延伸并广泛的应用在学校的管理工作中。由于学校的性质和企业以及社会不同,精细化管理模式的作用对象也从企业员工转变成了高校的学生,而且事无巨细,一切有关学生的事务都要妥善处理。
(三)精细化管理的主要意义
精细化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辅导员通过全面、系统的管理工作,使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能够落到实处,使所有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在毕业后,能够尽快适应社会。
除此以外,精细化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思政理论知识的掌握。由于思政教育工作的内容较多,而且相应的理论知识较为抽象,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所以要开展精细化管理,将思政教育内容中的所有知识点明确分类,并按照一定逻辑规律,对学生展开系统化的教学工作,并在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充分了解学生对相关思政知识的理解程度。最终,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价值以及社会观念。
二、传统管理工作的主要问题浅析(一)缺乏专业素养
辅导员首先要能够熟悉的使用各种办公软件,例如Word、PPT,以及Excel等。其次,要接受过系统的心理学培训,从而才能和学生沟通的过程中迅速发现学生的主要问题,并利用相应的心理学知识,对学生进行科学化的心理辅导。最后,辅导员还要具备一定的管理经验,熟悉学生管理工作体制要如何制定,以及如何有效开展学生管理工作。
就我国目前大部分高校的管理员体制而言,在选配辅导员的过程中,只以学历和基础行政办公能力为考察标准,另根据有关调查研究工作发现,90%以上的辅导员本科期间学习的专业和辅导员工作的认真要求不匹配。以上两个现象也直接导致我国高校管理体制的效率不高,辅导员在实际管理学生的过程中,无法保障整个管理工作的效率。
(二)工作效率低
由于高校人力资源配置的关系,一位辅导员负责管理的学生基数较大,实际管理工作的内容较多,尤其是学期末,要向学校的上级部门呈递相应的年度报表。而根据相关调查研究工作发现,大部分高校辅导员没有能够有效将工作进行科学化的分类,从而导致整个管理工作的效率低下。例如,在学期末期间,辅导员需要花费大量的工作时间汇总各类报表,并在规定日期前成交给学校的上级部门。在整理报表期间,就无法和所有学
106
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也没有办法对学生开展监督工作,最终势必会导致学生在学期末处于松散的状态。
(三)缺乏职业道德
通过全面的调查工作发现,大部分高校的辅导员只是单纯地在学校对学生执行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不求有功,只求无过”是大部分辅导员的真实想法,开展相应管理工作的目的只是为了完成学校的工作指标,确保学生在校期间的人身健康能够得到保障。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学生之间潜在矛盾的管理体制,容易导致学生之间爆发严重的危机,而具体到个别学生,会导致其进行畸形发展。
从根本上讲,是由于辅导员缺乏相应的职业道德,没有认识到自己管理工作对每位学生的重要性。
三、精细化管理措施制定的主要研究方法浅析(一)观察法
观察法是制定精细化管理办法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首先,辅导员要了解自己管辖范围内所有学生的基本情况,并对个性比较鲜明的学生进行标记。其次,要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在各个时间段内观察所有学生的实际情况:(1)在学生上课前,要提前到达上课教室,观察学生的精神面貌;(2)在晚自习结束后,到学生宿舍进行巡视,并将每个宿舍以及宿舍内所有个体的情况进行记录,时间允许的前提条件下,可以在宿舍与学生进行一定的沟通交流。
根据观察法,辅导员可以直观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能够制订出更加符合学生实际发展的管理方案。
(二)问卷调查法
归根结底,辅导员管理工作的主要对象就是学生。管理工作体系的制定要深入到学生群体中,充分了解学生的根本需求。所以,辅导员要开展全面的问卷调查工作,才能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发展需求的管理体制。在实际问卷调查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首先要设计出系统问卷,在设置问题的过程中,要从全局的角度考虑,所有问题要由浅至深,具有一定的逻辑性,这样做才能促使学生认真填写问卷。其次,要在问卷最后设置一道开放性的问题
:“通过你对老师这段时间管理工作的观察,请你给老师提一些建议。”设置该问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和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并从学生角度了解自己实际工作中的不足。最后,要监督每位学生能够认真填写问卷。如果学生在回答问卷时,只是为了应付了事,那么问卷设计再精美,问题设计再巧妙也于事无补,对辅导员完善管理工作体
制没有任何积极性的帮助。
四、精细化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一)提升观念,贵在执行
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精细化管理工作的质量,辅导员要从自身的观念出发,强化精细化管理观念,将每项管理工作落实到位,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在精细化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也要及时自我疏导,调整好心态,要充分执行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各项规章制度。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观察处理问题时刻把握细节,及时看出事情本质,并适当调整管理工作开展的方式。
除此以外,还要和学生群体建立好完善的沟通机制,在一个学期内,要和每位学生都进行至少一次沟通交流,和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并向学生寻求一些建议。
(二)精细规划,善于总结
传统学生管理工作开展的模式是以学校的硬性指标为核心,强制性的监督学生按照学校的要求发展。但是这种管理模式显然过于片面,导致学生“高分低能”
,但是无法满足现代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所以,在实际开展精细化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以引导为主,鼓励学生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通过讲解经典案例,促使其能够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并根据个体实际学习的情况,提出合理化的学习建议,使其能够使用正确的学习方法迅速理解掌握相应的知识。要通过精细规划,引导学生学会进行自我总结,将自己一段时间经历过的事情进行归纳,分析其原因,促使学生以后继续更好学习,如果是错的,以后如何避免。
(三)完善制度,落实细节
精细化管理旨在培养出全面的实用性人才。所以,在实际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注意细节管理,从学生的基本礼仪到衣着得体,再到行为习惯,都要进行系统的管理;在作息制度方面,要做好相应的考核工作,对高年级的学生而言,由于没有早操以及晚自习的约束,要在夜间定期开展宿舍工作,并对作息不规律的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除此以外,要积极发挥班委的作用,定期组织班委成员开展管理会议,根据班委反映的实际情况,再制定出具有一定针对性的管理方法;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要切实做到每周一次例行安全教育班会,并在班会上详细的讲解和饮食安全、交通安全、财产安全、用电安全等有关的内容,使学生能够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与时俱进,改变方法
当前在校大学生主要以90后为主,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个性张扬,推崇
“非主流”,淡化主流文化认同感;存在信仰危机,功利性比较强;平均智商较高,好奇心强,接受新生事物比较快;信息知识丰富,视野更为广阔,但过分依赖网络;自私且承受挫折能力弱,反叛意识强烈,相对缺乏团队精神。辅导员应该根据其性格的不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强化主流价值观教育,改变教育的方式方法,运用引导式的思想政治教育。
五、结语
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促使学生全面发展。辅导员在实际开展管理工作时,首先要对所管理的学生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整个学生群体的基本情况,并将个性比较鲜明的学生个体进行标注。然后,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具有一定针对性的管理计划,而对个别的学生个体要开展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发现其问题,并通过有效的心理疏导,避免其在遇到问题时做出极端的行为。最后,要定期对管理工作的效果进行总结,并针对实际管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辅导员在休息之余还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管理水平,可以通过参加培训或者自学的形式开展。在此期间,学校也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提高辅导员在学校管理系统中的地位,并定期组织管理经验交流会,可以定期邀请全国有关管理学以及心理学的专家来校进行座谈会。
参考文献
[1]李炜,王昭,姜喜梅.浅析精细化管理下高校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
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7(7):74-74.[2]李冠恩.浅谈精细化管理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运用[J].教育界,
2014(18):42-43.[3]吕游,高战国,谭欣,等.刍议精细化管理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运用[
J].中国培训,2016(10):85.[4]田俊巧.微信在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求知导刊,2015(13):102-103.
[5]石蕊.精细化管理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运用[J].山西青年,2016(22).
[6]何俊宝,林广文.精细化管理在高校宿舍专职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
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3):281-282.[7]徐霞.浅析规范档案管理在推进高校学生精细化管理中的作用J].都市家教月刊,2013(6):124-124.
[8]刘湘.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精细化管理[J].课程教育研究,
2012(16):32-32.107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