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生辰纲》获奖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深圳市文锦中学 陈伟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掌握小说的相关知识。
2、 能力目标:把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掌握设置矛盾冲突刻画人物的方法;
环境描写及其作用;
曲折生动的情节结构。
3、 情感目标:从作者对人物的描写和感情流露中体会作者对当时社会的态度。
教学重点:
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和理解:杨志是否无智?吴用怎么有用?
导学难点:
从社会环境和人物矛盾冲突中体会小说揭示的社会现实。
第 1 页 共 10 页
对杨志人物形象的理解。
导学方式: 抓住主要问题搜集资料、讨论研究,讲练结合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
1、由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引入课文;学生把事先搜集的资料向大家展示,通过交流掌握有关《水浒》的知识。
2、引导学生对课文标题进行解读:A信息:①、智取:以智谋夺取。②、生辰纲:运送生日大批生日礼物的编队。 B含义:以智谋夺取运送大批生日礼物的编队。
二、整体把握:
1、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①、杨志是否因为愚笨而失败?②、吴用如何智取成功?
2、请学生尽量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智取生辰纲”的故事内容(注意对时间、地点、人物、故事情节的交代)
第 2 页 共 10 页
三、深入研讨
(一)、展示本节课所须解决的一些问题:
1、 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用\"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杨志最终失陷生辰纲从而\"贻误\"终身,是否在他身上确实无“智”可言呢?
3、杨志并非无“智”。从那些方面可以看出杨志是个十分精细、警觉且有智谋的\"押解官\"。
4、 如杨志并非无智,那么试分析他失败的关键症结在哪里?
(二)、分项并简化所须解决的问题:
1、首先,对“故事情节”的安排提出问题:
①、那些人以智谋夺取运送大批生日礼物的编队?
②、谁送给谁的生日礼物、是些什么、有多少?
③、为什么运送大批生日礼物的编队会被智取?
④、运送大批生日礼物的编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被智取?为什么会在这个时间,
第 3 页 共 10 页
这个地方被智取?
学生对以上几个问题作初步回答,教师作过程引导。
2、 其次,对“杨志之智”提出问题:
①、他为什么不多带些兵,为什么要伪装成客商?
②、离京五七日后杨志对时间做了怎样的调整?为什么要这样?
③、杨志为什么放着宽平的官道不走,却净找偏僻崎岖的小径自讨苦吃?
学生对以上几个问题作初步回答,教师作过程引导。
板书或投影要点:
杨志之智(智送)
智藏行踪 精明
智变行辰 谨慎
智选路径 多智
第 4 页 共 10 页
④、除以上措施外,为了确保生辰纲的安全,杨志还有哪些举措?(智送)
学生对以上问题作初步回答,教师作过程引导。
投影要点:
1、逼迫赶路
2、减少途中休息
3、审察枣贩
4、警惕卖酒汉
5、喝酒时慎之又慎,小心翼翼。
⑤、由以上情节可以看出,杨志是否因为愚笨而导致失败的?
投影:不是。杨志在时间、地点的选择上,在对陌生人的态度、对事件的处理上都表现出了他的“智”。杨志是个机警、谨慎、多智但粗暴、刚愎自用的人
3、再次,对“智取之智”提出问题:
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用\"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第 5 页 共 10 页
学生对以上问题作初步回答,教师作过程引导。
投影:
8226;一智用天时。
8226;二智用地利。
8226;三智用矛盾。(人和)
8226; 四智用计谋——
一稳——扮客商,麻痹对方
二诱——佯争酒,引诱对方
三麻——巧下药,麻倒对方
4、最后,探讨智取原因:
虽然吴用有智,但杨志并非无智,为何吴用还是劫取了生辰纲?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第 6 页 共 10 页
投影要点:
这些礼物被智取的原因二:a、运送生辰纲的队伍内部产生了矛盾。b、吴用等人的计谋详细周密。而且内部团结一致。
5、 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心理变化,要求读出人物个性。
6、 杨志形象意义探讨
讨论:杨志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是什么?(尝试从社会环境和人物矛盾冲突中体会小说所揭示的社会现实。)
教师引导学生对小说的主题进行研讨,结论如下:
投影:
用来衬托吴用等人超人的智慧,揭示主题。
杨志如此忠于职守,全力效命官府,居然也被逼上梁山,意义非同一般。因为他“押送”的是不义之财,怎能不失呢?社会的黑暗、政治的腐败,八位英雄夺取不义之财,也是理所当然的。这些,都为全书的主题而张目。
7、 找出文中描写天气热的句子,说说作用是什么?
第 7 页 共 10 页
学生在书本上划出句子,教师检查指导。
学生发言后,教师引导分析:
投影:
①、渲染气氛:描绘了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给人以强烈的真切感。
②、烘托人物:杨志明知天气热,偏要趁热行。足见其精明、谨慎。 好汉料知热则渴,施计于解暑,足见其料事如神。
③、推动情节:由于天热难走,因此激化了押送队的内部矛盾,使八条好汉有了可乘之机,课文就有了歇凉、卖酒、买酒、喝酒、饶酒、夺酒等情节。
四、拓展延伸
1、 本文运用了三十六计的哪几计?试试给下列的计策和情节连线:
投影:
瞒天过海 吴用下药
暗度陈仓 偷酒
第 8 页 共 10 页
以逸待劳 林中休息
声东击西 不肯卖酒
混水摸鱼 伪装商客
欲擒故纵 走小路
2、讨论:本文带给你什么启示?
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教师适当引导。
五、复习巩固
学生作有关环境描写、心理描写、基础知识的相关课堂练习。
(题略)
六、布置作业
1、 搜集有关《水浒》的人物绰号的资料,说说你对其中什么人物感兴趣,怎样评价其人。
2、 说说古代四大名著、明代四大奇书各是什么。
第 9 页 共 10 页
3、 片断写作练习:记录一次矛盾冲突的过程。用神态、语言、动作等描写手法来展示矛盾冲突,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语言或严肃客观,或幽默生动。300字左右。 侯晓旭
第 10 页 共 10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