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开放式基金绩效评估的实证研究
作者:赵 磊
来源:《商情》2010年第07期
[摘要]本文介绍了评价方法,样本的选取和指标的计算,研究方法及结果分析,并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基金绩效评估 实证研究
一、评价方法 基金收益率指标:
二、样本的选取和指标的计算 1.样本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我国运行满三年的10只股票型开放式基金,以2007年12月31日到2009年12月31日为研究期,对其绩效进行分析。样本基金源自和讯基金网,各种数据来源于清华金融研究数据库。
2.市场基准组合的构造 3.无风险收益率的选取
本文将同期一年期银行定期存款利率(2.25%)折算为月利率来作为无风险收益率。每年按照12个月来折算,则月收益率为0.001875。 三、研究方法及结果分析 1.盈利能力
(1)20只基金的平均收益率均为负。原因是在研究期间内,发生了金融危机,导致基金业绩较差。但是,所有样本基金表现都优于基准组合。
(2)20只基金的夏普指数与特雷诺指数均为负。其中有5只基金的夏普指数、6只基金的特雷诺指数小于基准组合。表明了在用夏普指数和用特雷诺指数衡量指标上几乎有一半基金的表现输于基准组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选股择时能力 表1 样本基金盈利能力
表2 样本基金基于T-M模型的实证分析
(1)10只基金的α均为正。进行T检验,只有3只基金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9只基金均通过T检验,说明了我国开放式基金经理表现出了一定的选股能力。 (2)10只基金中,除广发聚丰外,其他9只基金的
均为负。进行T检验,20只基金均
未能通过5%的显著性检验,说明我国开放式基金经理没有表现出择时能力。 四、结论
1.用收益率来衡量样本基金绩效,我国开放式基金的收益率优于基准组合。
2.用经过风险调整的指数来衡量,我国开放式基金的业绩未能优于基准组合。说明了仅用收益率这个指标来衡量开放式基金业绩有失偏颇。同时也说明了我国开放式基金尚未真正体现出集合投资、专家理财的优势。
3.我国开放式基金表现出了一定的选股能力,但择时能力较差。
参考文献:
[1]肖奎喜,杨义群.我国开放式基金业绩持续性的实证检验[J].财贸研究,2005.2. [2]汪光成.基金的市场实际把握能力[J].经济研究,2001. [3]谢育新.开放式基金[M].长春出版社,2001.
[4]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投资基金[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