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1年高考物理全国统一考试1

来源:爱够旅游网
高考物理全国统一考试

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现有三个核反应:

242411①Na→120Mg+1e

2351411②92U+0n→56Ba+361Kr+30n

2③1431H+H→21He+0n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是裂变;②是β衰变;③是聚变 B ①是聚变;②是裂变;③是β衰变 C ①是β衰变;②是裂变;③是聚变 D ①是β衰变;②是聚变;③是裂变

`15.如图;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块P;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Q相连;从滑轮到P和到Q的两段绳都是水平的。已知Q与P之间以及P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μ;两物块的质量都是m;滑轮的质量、滑轮轴上的摩擦都不计;若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拉P使它做匀速运动;则F的大小为 A 4μmg B 3μmg C 2μmg D μmg

16.频率一定的声源在空气中向着静止的接收器匀速运动。以u表示声源的速度;V表示声波的速度(u<V);v表示接收器接收到的频率。若u增大;则 A v增大;V增大 B v增大;V不变 C v不变;V增大 D v减少;V不变

17.ab是长为l的均匀带电细杆;P1、P2是位于ab所在直线上的两点;位置如图所示。ab上电荷产生的静电场在P1处的场强大小为E1;在P2处的场强大小为F2。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两处的电场方向相同;E1>E2 B 两处的电场方向相反;E1>E2 C 两处的电场方向相同;E1<E2 D 两处的电场方向相反;E1<E2

18.如图所示;位于光滑水平桌面上的小滑块P和Q都可视作质点;质量相等。Q与轻质弹簧相连。设Q静止;P以某一初速度向Q运动并与弹簧发生碰撞。在整个碰撞过程中;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等于

A P的初动能 B P的初动能的1/2 C P的初动能的1/3 D P的初动能的1/4

19.已知能使某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极限频率为υ0;

A 当用频率为2υ0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时;一定能产生光电子

B 当用频率为2υ0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时;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hυ0 C 当照射光的频率υ大于υ0时;若υ增大;则逸出功增大

20.如图所示;位于一水平面内的、两根平行的光滑金属导轨;处在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导轨所在的平面;导轨的一端与一电阻相连;具有一定质量的金属杆ab放在导轨上并与导轨垂直。现用一平行于导轨的恒力F拉杆ab;使它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杆和导轨的电阻、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均可不计。用E表示回路中的感应电动势;i表示回路中的感应电流;在i随时间增大的过程中;电阻消耗的功率等于 A F的功率 B 安培力的功率的绝对值 C F与安培力的合力的功率 D iE

21.对一定量的气体;若用N表示单位时间内与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分子数;则 A 当体积减小时;V必定增加

B 当温度升高时;N必定增加

C 当压强不变而体积和温度变化时;N必定变化 D 当压强不变而体积和温度变化时;N可能不变 第Ⅱ卷

22.(17分)

(1)现要测定一个额定电压4V、额定功率1.6W的小灯泡(图中用○×表示)的伏安特性曲线。要求所测电压范围为0.1V~4V。

现有器材:直流电源E(电动势4.5V;内阻不计);电压表○V(量程4.5V;内阻约为4×104Ω);电流表○A1(量程250mA;内阻约为2Ω);电流表○A2(量程500mA;内阻约为1Ω);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约为30Ω);电子键S;导线若干。

如果既要满足测量要求;又要测量误差较小;应该选用的电流表是 ; 下面两个电路应该选用的是 。

甲: 乙:

(2)一块玻璃砖用两个相互平行的表面;其中一个表面是镀银的(光线不能通过表面)。现要测定此玻璃的析射率。给定的器材还有:白纸、铅笔、大头针4枚(P1、P2、P3、P4)、带有刻度的直角三角板、量角器。

实验时;先将玻璃砖放到白纸上;使上述两个相互平行的表面与纸面垂直。在纸上画出直线aa’和bb’;aa’表示镀银的玻璃表面;bb’表示另一表面;如图所示。然后;在白纸上竖直插上两枚大头针P1、P2(位置如图)。用P1、P2的连线表示入射光线。

为了测量折射率;应如何正确使用大头针P3、P4?

试在题图中标出P3、P4的位置。然后;移去玻璃砖与大头针。试在题图中通过作图的方法标出光线从空气到玻璃中的入射角θ1与折射角θ2。简要写出作图步骤。

。 写出θ1、θ2表示的折射率公式为n= 。

23.(16分)如图所示;一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的半圆形轨道ABC;其半径R=5.0m;轨道在C处与水平地面相切。在C处放一小物块;给它一水平向左的初速度v0=5m/s;结果它沿CBA运动;通过A点;最后落在水平面上的D点;求C、D间的距离s。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24.(19分)一质量为m=40kg的小孩子站在电梯内的体重计上。电梯从t=0时刻由静止开始上升;在0到6s内体重计示数F的变化如图所示。试问:在这段时间内电梯上升的高度是多少?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25(20分)如图所示;在x<0与x>0的区域中;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分别为B1与B2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均垂直于纸面向里;且B1>B2。一个带负电荷的粒子从坐标原点O以速度v沿x轴负方向射出;要使该粒子经过一段时间后又经过O点;B1与B2的比值应满足什么条件?

参考答案: 14. C

15. A

16. B

17. D

18. B

19. AB

20. BD 21.C

22、(17分)

(1) A2 ; 甲 .

(2)ⅰ.在bb一侧观察P1、P2 (经bb折射;aa反射;再经bb折射后)的像;在适当的位置插上P3;使得P3与P1、P2的像在一条直线上;即让P3挡住P1、P2的像;再插上P4;让它挡住P2(或P1)的像和P3.P3、P4的位置如图.

ⅱ.①过P1、P2作直线与bb交于o;

②过P3、P4作直线与bb交于o;

③利用刻度尺找到oo的中点M;

④过o点作bb的垂线CD;过M点作bb的垂线与aa相交与N;如图所示;连接ON;

⑤P1OD1,CON2.

ⅲ.

sin1 sin2评分参考:第(1)小题6分;每空3分.第(2)小题11分;ⅰ问6分;ⅱ问4分;ⅲ问1分. P3、P4应该在玻璃砖的右下方;凡不在右下方的均不给ⅰ、ⅱ两问的分数. 23.(16分)

设小物体的质量为m,经A处时的速度为;由A到D经历的时间为t;有

112m0m22mgR 2212Rgt2

2

① ② ③

st

由①②③式并代入数据得

s=1 m

评分参考:①、②、③、④式各4分. 24.(19分)

由图可知;在t0到tt12s的时间内;体重计的示数大于mg;故电梯应做向上

的加速运动.设在这段时间内体重计作用于小孩的力为f1;电梯及小孩的加速度为a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1mgma1 在这段时间内电梯上升的高度h1

12a1t1 2在t1到tt25s的时间内;体重计的示数等于mg;故电梯应做匀速上升运动;速度为t1时刻的瞬时速度;即1a1t1

在这段时间内电梯上升的高度h21(t2t1)

在t2到tt36s的时间内;体重计的示数小于mg;故电梯应做向上的减速运动.设这段时间内体重计作用于小孩的力为f2;电梯及小孩的加速度为a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2ma2

在这段时间内电梯上升得高度h31(t3t2)电梯上升的总高度hh1h2h3

1a2(t3t2)2 2

由以上各式;利用牛顿第三定律和题文及题图中的数据;解得

h=9 m

评分参考:①式4分;②、③式各1分;④式3分;⑤式4分;⑥、⑦式各1分;⑧式4分.

25.(20分)

粒子在整个过程中的速度大小恒为;交替地在xy平面内B1与轨道都是半个圆周.设粒子的质量和B2磁场区域中做匀速圆周运动;

电荷量的大小分别为m和q;圆周运动的半径分别为r1和r2;有

得分得分r1m qB1m qB2 ①

on

r2现分析粒子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在xy平面内;粒子先沿半径为r1的半圆C1运动至y轴上离o点距离为2r1的A点;接着沿半径为r2的半圆D1运动至o1点;oo1的距离

d2(r2r1)

此后;粒子每经历一次“回旋”(即从y轴出发沿半径为r1的半圆和半径为r2的半圆回到原点下方的y轴);粒子的y坐标就减小d.设粒子经过n次回旋后与y轴交于on点;若oon即nd满足nd2r1

则粒子再经过半圆Cn1就能经过原点;式中n=1;2;3;……为回旋次数. 由③④式解得

r1n r2n1

n=1;2;3;……

联立①②⑤式可得B1、B2应满足的条件:

B1n B2n1

n=1;2;3;……

评分参考:①、②式各得2分;求得⑤式12分;⑥式4分.解法不同;最后结果得表达式不同;只要正确的;同样得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