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体验会计,体验精彩

来源:爱够旅游网
体验会计,体验精彩文/陈亚芳在很多人眼里,枯燥乏味是会计的代名词。笔者也始终认为,会计教学是很死板的,既没有精彩的案例可讲,也没有华丽的词语可以在课堂上呈现,老师在课堂是严肃的,学生在课堂也是被动吸收的,师生都是不断与数字、方法、分录打交道,课堂上缺少生气。但是,自从采用体验式教学以来,笔者发现,课堂上学生变得好学了,老师变得好教了,整个课堂热闹而不失精彩。“体验”作为一个教育学概念,就是借助过去的经历或参与现实情境(活动),运用直觉,通过感悟来理解事物。体验式教学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通过组织出值得学生回忆并有所感受的活动,让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教学方法。心理学家研究指出:传统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课堂中仅吸收10%—30%的内容,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遗忘;体验式教学采用最科学的多重器官学习法,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获得自己的经验,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收获。这样的教学,符合“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符合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论,必将成为教学的主流。笔者现依据个人的一点实践,谈谈会计教学中如何开展体验式教学。来历、内容、用途等事项。学生发言后,笔者进行了简单扼要的总结。通过展示、讨论、总结的过程,学生较好地掌握了有关原始凭证的知识要点。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选取了与学生生活有关的例子,以此作为新课导入的切入点,让学生在参与、体验“生活”的过程中较好地接受了新课。二、加强课堂体验——创设情境,多元互动,促进知识沉淀课堂体验是体验式教学的中心环节。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交往的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师要更好地完成某一教学任务,最好在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境,将“表演”、“故事”、“实验”、“游戏”、“竞赛”等形式渗透到每堂课,在45分钟里注入鲜活的体验元素,使学生如临其境,触“境”生情,变过去抽象的说教为生动形象的活动体验。在以往常用的对话交流、讨(辩)论、多媒体等体验活动的基础上,笔者做了一些新的尝试,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开展课堂体验:1.在游戏情境中体验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游戏是由愉快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由于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基础普遍较弱,对学习缺乏兴趣,再加上会计课的理论比较抽象,又有大量的专业术语,更是会计教学的薄弱点。为了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笔者尝试把游戏运用到会计课堂教学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例如,在学完采购业务和销售业务的核算后,使用同一笔经济业务,让学生分别代表供销双方处理账务,并采取比赛的方式进行,要求双方调换角色,答对的一方,每次将会获得一个苹果。通过这种小游戏,学生加深了对会计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学中玩,玩中学,学得有劲,玩得开心,还增强了学习会计的兴趣,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2.在角色扮演情境中体验我国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提出“把艺术带进课堂”,并倡导“用表演来体会情境”,帮助学生充分地感知、深刻地体会、有效地学习。课堂上,当学生担当角色开始表一、关注课前体验——“铺路搭桥”,有效激发学习动机课前体验指的是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在新课学习之前,从学生的好奇、好动的特点出发,安排体验的内容,让学生走出课本,走向社会,走进生活,做广泛、细致的课前调查,收集与主题活动有关资料,亲历体验。例如,讲解“原始凭证”时,笔者安排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要求学生先了解原始凭证的有关内容,然后搜集身边的原始凭证。很多同学搜集了较常见的购物发票、交费发票以及车票或公园门票等。通过这个搜集过程,一方面使学生对原始凭证的内容、用途等有了基本的认识,为课堂教学打下良好基础;另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好习惯。上课时,同学们纷纷展示自己的“作品” ,相互交流,显得兴致勃勃。这时,笔者就选取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例子,让几个同学各自说明原始凭证的OCCUPATION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2011 1

33

演时,他们立刻身临其境,完完全全进入了角色,并从中获得对角色的体验与感悟,从而能情动而辞发,被动变主动,使教学柳暗花明,水到渠成。例如,当讲到“会计主体”的前提条件时,笔者让两个学生上台表演,一个扮演会计,另一个扮演私营业主,设想业主一次出去采购业务,拿来一些“发票”,会计立即予以报销;另一次业主自己出去旅游度假,也拿来一些“发票”,但会计断然拒绝。通过轻松诙谐的表演,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掌握了所学的内容,即会计主体所界定的空间范围,能区分企业的经营活动与投资者的经济活动、企业的经营活动与其他企业的经营活动等之间的界限。另外,可以让学生扮演老师的角色进行讲课。在教学活动中,对于一些适宜学生理解的教材,教师可先让学生自己主动看书,去思考、探索问题,再上讲台当小教师讲出来,然后师生认真评价,拾遗补缺,概括总结。例如,在《基础会计》中,当讲完“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后,为了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潜能,笔者让学生以老师的身份,进行试讲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和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试讲后,再让学生对比找出这几种账务处理程序的异同,并给予点评。通过换位,学生不仅掌握了该堂课的重点内容,还锻炼了勇气和能力,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样的角色扮演,有助于将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理论具体化,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分享到自己成功的快乐,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3.在故事情境中体验实验心理学认为,获取信息的途径来自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并且多感官的刺激也有利于知识的保持和迁移。教师创设故事情境,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原有认知水平,通过各种信息资源,将教学内容以讲“故事”形式展现给学生,引起学生积极情绪的反应。例如,笔者在讲授会计科目时,便要求学生把书上给出的一级会计科目名称及其性质分类记忆,且记熟记准。但是,客观地讲,对于初学会计的学生而言,记住这些科目并不容易,需要下一番功夫。于是,笔者以服装厂为例,将流动资产类科目编成故事,然后要求学生更换里面的人物、事件重新组成一个新的故事,要求故事能够包含相应科目及其用法。学生积极配合,主动表现,课堂气氛热烈。其中,一个学生编出了这样一个故事:张三和李四是老朋友,各拿十万建了一个服装厂,这二十万存进银行变为注册资金就是“银行存款”。服装厂建成后,要生产服装,可还没有原料——布。于是,他们就派采购员王五去了上海采购。王五从会计处预借了1000元现金作为差旅费,形成了“其他应收款”,并减少了企业的“库存现金”。不巧的是,王五到上海发现要买的布没有货了,怎么办呢?他只能交了一部分定金,于是便产生了“预付账款”。几天之后,上海厂家通知布已到,按合同发货,货到达服装厂并验收入库,这时,就增加了“材料采购”的成本及库存的“原材料”……这样的故事情境,既帮助老师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吸引了学生主动投入学习,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4.在记忆情境中体验记忆是学习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会计教学中要求学生识记的知识相当多,如果一味地死记硬背,既浪费时间,效果也不是很好。为此,笔者利用顺口溜或口诀,把平淡、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转为妙趣横生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愉快欢笑的气氛中记忆。例如,在讲解“供应过程的核算”时,笔者将业务处理编成顺口溜:“购料付款有三种,给钱没钱,出票据;物资采购表成本,进项借记永不变。”又如,在错账更正的教学中,学生对几种更正方法很容易混淆,于是,针对划线更正法,笔者归纳了这样几句口诀:“证对账错划线法,划线改正并盖章,文字个改数全部”。另外,还有补充登记法的口诀,即:“科目方向全部对,少记金额蓝字补,补完凭证补登账”。这些口诀形象生动,容易理解与记忆,而且终身难忘。三、拓展课后体验——“锦上添花”,扮靓实践的舞台体验式教学,运用到课前或课堂,侧重于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该教学方法还可以运用于课后的“超越情境”中,通过课后拓展,引导学生运用知识(技能)参与实践、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获取创造性情感体验。例如,笔者在介绍完日记账的知识后,布置这样一个作业:每位同学以一个月为单位,以日记账的形式记下每天的消费情况,每天买了什么东西,花了多少钱。月末的时候,要求大家对该月消费进行小结,分析哪些费用应该消费,哪些不应该消费。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做法,既缩小了会计教学与实际核算的差距,锻炼了学生的操作技能,而且教育培养了学生勤俭节约的习惯。当然,也可以就某些议题,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进行社会调查,写出调查报告等。通过这样多方面的实践,使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小课堂连着企业、社会,使教学更上一层楼,从而达到会计教学的真正目的。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心中悟出始知深”,学生主体缺失的课堂,教学只能是“万马齐喑”,没有主体参与的说教也是苍白无力的。会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体验学习。体验是最好的教育,只有学生真心感悟,亲身体验,知识才能最终沉淀到他的内心深处,成为一种素质、一种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更多机会,去体验——体验生活,体验自主,体验过程,体验创新,体验成功,让学生的学习因体验而精彩!(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下关中等专业学校)3󰀵

OCCUPATION 2011 1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