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来源:爱够旅游网
精品文档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首先,例举一则我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片断。【案例一】《阳光皮肤》设计片断这是选自北师大出版社的一篇小学六年级的课文,我作为略读课来进行教学设计:一是因为这是该单元的第四篇课文;二、课文较长,适合略读教学;三是因为的主线比较清晰,层次也很清楚;四是因为六年级的学生都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知识基础,有能力学懂这篇课文。因此,我的设计有两条路线:1、略读课文方法的指导;2、以“我们是一个大家庭”为起始点,抓住多列尔的介绍引导学生体会它所要表达南非孩子对世界和平、种族平等的渴望及孩子们的爱国之情。在执教到第二大板块时,我是这么设计的:二、走进文本,沐浴“阳光”。导入:莱斯老师说:“我们是一个大家庭。”(板书:大家庭)1、梳理文本,发现问题:(1)这是一个怎样的大家庭?①默读全文,独立思考。②交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第10、11、12、13段体会这个家庭的特殊性。(2)孩子们是怎么介绍自己的国家的呢?①自由读读每个孩子的介绍,②对比阅读,引导学生发现南非孩子的与众不同。2、重点研读多列尔的介绍。【】我们的国家,很美。但还有问题,有暴乱,还有种族歧视。……我们是黑皮肤,可它是阳光的皮肤。(1)有感情地朗读这段

2016

1 / 6

精品文档

话,思考:南非是一个怎样的国家?(2)交流,形成板书:美丽 暴乱

种族歧视①资料拓展一:美丽的南非——想象多列尔当时的心情,随机板书。②资料拓展二:暴乱的南非和种族歧视的历史——感受多列尔的另一种心情,随机板书。(3)感情朗读,读出多列尔对和平的渴望,对平等的渴望【过渡:南非虽然有暴乱,有种族歧视,但是南非的人们却并没有失去信心,他们依然自信,自豪自己是南非人。(资料拓展三:有成就的黑人)】(4)出示:南非人也是很美的。我们是黑皮肤,可它是阳光的皮肤。①自由谈谈对“南非人也是很美的”的理解。②出示“南非儿童”的照片,领会“阳光”的含义,随机板书。(健康 自信

爱国……)——第一层意思:健康的皮肤思考:是不是所有的皮肤都能称为“阳光皮肤”?——第二层意思:自信 爱国

有美好愿望……(5)感情朗读。3、小结,形成板书:阳光皮肤——阳光少年——阳光之国——阳光世界

乍眼一看,整个流程很清晰,抛出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思

2016

2 / 6

精品文档

考,学生对于主旨的理解也由不懂慢慢深化到明晰。但是细心推敲,却能发现我已经走进了三个误区。第一,喧宾夺主。教学设计中,我连用了三处资料拓展,有文字,有图片。这些资料拓展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让学生理解“我们的国家,很美。但还有问题,有暴乱,还有种族歧视。……我们是黑皮肤,可它是阳光的皮肤。”这句话的含义。这是符合现在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的。但是,我的三处资料拓展是怎样帮助学生领会句子的含义的呢?有没有必要运用这么多资料呢?如果拿掉这些资料,是不是学生就不能理解这个句子的含义了呢?静心思量,我发现资料运用有点喧宾夺主。我并不是让学生自己通过品味语言,联系上下文和自己平时的积累来理解句子的含义,简单一点说,我没有用语文的方法让孩子理解课文,这样就淡化了语文味。所以,我无意识总走入了一个语文课常见的误区。当然,这三处拓展可以有机整合,比如美丽的南非和暴乱的南非都可以借助图片同时出现,引导学生思考:看到这些图片,你再读读句子,你内心有什么感受?这样就自然地让学生再次去品读句子,把眼睛看到的东西转化成了内心自己的东西。在进入这个误区的同时,第二个问题也就接踵而来——课型不清。这究竟是语文课还是思品课?语文课和思品课往往只是一线之隔,我们的语文教材很多都带有很强的人文性和思想性,因为语文是工具,所以编者也希望通过这个工具引导学生明白很多

2016

3 / 6

精品文档

人生道理,从语文课中学会生活,学会处事,学会做人。可是语文毕竟是语文,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始终要明白语文课我们要教给学生什么?教材是教学的媒介,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依托,但“教材本是一个例子”,就像数学的一个例题一样,通过例题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例题的学习,形成一定的语文能力。归根结底,语文课我们要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那么,如果按照我的教案去执行教学,思品味的东西明显占据了主导,语文味的东西也就呈现不出来了。不知不觉之中,我又走入了语文教学的误区。第三个误区就是板书空洞。“阳光皮肤——阳光少年——阳光之国——阳光世界”是根据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而引申出来的板书,这个板书层层递进,把文本所要表达的中心意思呈现得一目了然。而且真正将这个板书写在黑板上,我是呈梯形设计的,而且字体一组比一组大,更直观地让学生知道这篇课文在教给他们什么。我自认为很满意。但是,最近阅读了一篇有关板书作用的,里面陈述了关于板书的三个“性”:第一、板书设计必须有明确的针对性。板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作为教学手段,它就必须具有明确的教学目的。语文教学的板书决不是简单地、盲目地在黑板上写写画画,而是根据教案中确定的目标,实施教学。因此,板书应是教案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服务于整个教学意图。因而,板书设计也必须依“纲”

2016

4 / 6

精品文档

据“本”,服从教案。只有钻研教材,精选教法,才能科学地设计。这样设计的板书,才能有效地完成教学意图。

第二语文板书设计必须有直观性。直观教学的特点是:通俗浅显,一目了然。那些艰深复杂、抽象含蓄的语文知识,口授教学往往说不清,道不明,这就需要板书来弥补其不足了,或用精炼通俗的文字,深入浅出地“点睛”,或有简明的表格来归纳,或用形象的画面来图解,从而使学生一目了然,心领神会。为此,板书设计的文句必须浅显明白,图表要简明扼要,画意要生动形象,容易认知,富于启迪。只有这样,板书才能将其直观作用发挥到最佳程度。第三、板书设计要循循善诱,富有启发性。语文课的启发式教学,不是口授的“专利”,板书也可以使用。因为学生的思维,既可以从口头引导得到启示,也可以通过板书受到激发。我的板书是符合这条要求的。根据这三点来分析我的板书设计,只注重了思想层次的体现,却没有让学生直观地从板书中就梳理出文本的思路;我只注重了板书设计的美观度,却忽视了它的实用性,没有方法的引导,也没有值得学生记忆或思考的内容,也就是说,我的板书设计有与没有关系并不大,因为根本不能给予学生提升的空间与可能,所以就显得空洞。我们都知道,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在平时的教学中,

2016

5 / 6

精品文档

人文性的东西往往一蹴而就,而内隐的工具性却往往抓不着摸不透,甚

至看不见,使得我们的语文课堂总是淡而无味,好像是为了教而教,具体让学生学会了什么,其实我们并不能说得很清楚。这是我认真设计的一堂课,一开始我觉得比较满意,但是,任何东西在沉淀一段时间后再去看,再去想,总能发现一些当时所不能思考周全的东西,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就是这个道理。通过反思,我能够发现设计中存在的教学误区,那么有目的地修改,我相信新的教学设计将更能帮助学生学得知识,习得能力,获得真知。套用雪莱的这句话:“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只要经历了寒冬的洗礼,春天自然而然地就来了,这是自然界的必然规律;而之于人,只要经受了磨难,成功也自在眼前了。我认为这是一种很豁达的人生态度。若在教学中始终秉持着这么一种心态,那么,我的教学春天必将如期而至。我努力着,我期待着!

2016

6 /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