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广绣和潮绣发展现状的比较研究与思考

来源:爱够旅游网
34 l观察与思考 广绣和潮绣发展现状的比较研究与思考 文/王斌 摘要:广绣和潮绣作为粤绣的两个分支,三者概念在范畴上经常被混淆。广绣与潮绣无论从技 法、题材、设色、产生的背景或者是实用功能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区别。2006年广东省广州市的广 绣和潮州市的潮绣联合申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粤绣,获得批准。近年来,在市场 化进程中,粤绣和其他许多传统民艺一样日渐衰落而陷入困境。然而,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精神 现象,作为人文精神的载体,是人类生活所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保护广绣、潮绣这种趋于 消失的民俗文化,具有极其宝贵的历史、文化价值,要使广绣与潮绣这一民间女红技艺成为现代 文化产业,需要积极引导,使其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广绣;潮绣;实用绣;观赏绣;发展现状;传承思考 在我国,刺绣作为女红功课和谋生的职业拥有悠久的历史, 当今,中国刺绣品种虽然众多,但都超不出实用绣和观赏 广东自然也不例外。广东范围内存在的各种刺绣,通常习惯地 绣(也称之为“画绣”)两大类型。广绣和潮绣也一样可以分为 统称为“粤绣”,与苏绣、湘绣、蜀绣合称为中国四大名绣。“粤 实用绣和观赏绣。自古以来,中国的刺绣主要以实用绣产品为 绣”是广东刺绣的简称,它只是一种称谓,不代表任何一种实 主。然而时至今Et,广绣和潮绣的实用绣产品所占比重已经越 在的刺绣形式。“粤绣”从明代中期以后打破了自产自用比较封 来越小,主要以观赏绣品种呈现。单以实用绣品种来讲,广绣 闭的自然状态,通过海外贸易的渠道,产品远销欧美,因此誉 和潮绣的差异很大。之前广绣的实用绣主要用于官服、生活用 满全球。广东刺绣除了广州刺绣以外,至少还包括了潮绣、佛 品、戏服等,而潮绣的实用绣品种则是多用于寺院、庙宇、戏 山绣,还有连南瑶族绣等。其中,“广绣”泛指古代广州府辖区 台等场合的挂旗、横幅、陈设品以及当地女子嫁妆等。如今,广 的刺绣,主要分布在广州、番禺、顺德、南海等地。早在明朝, 绣实用绣主要以出口为主,例如销往西班牙等地的大披肩,印 广州绣便通过“大帆船贸易”运到美洲地区。到了清代,广绣 度的纱丽等。 出口达到全盛时期。直至今日,西班牙及西语系地区和国家仍 广绣实用绣的内容和题材主要以花鸟为主,色彩淡雅,变 连续不断地、大量购买广州绣大披肩。这种大披肩通常是在1. 化较为细腻,以雅致取胜。而潮绣实用绣题材主要取自民间传 4米x 1.4米的丝绸面料上,手工绣满花鸟,再在面料四周手工 说故事,如八仙过海等,图案纹理清晰,金银线镶边,托地垫  编织各种花式的流苏。清代,广州绣纱丽还销往印度。纱丽是 高,色彩浓烈,装饰性强,适宜于庙堂会所装饰和喜庆之用。在约1.1米X 6.5米的绸缎上或疏或密地绣满花岛图案,印度妇 今天,在各绣种中,广绣之所以还继续发展前进,主要是 女将这块6.5米长的布料娴熟地包裹在身上就成为优雅的纱丽。 因为广绣能够出口,为当地经济实现创收。从广绣实用绣的地 潮绣发源并流行于广东省潮州地区。自清代以来,潮州妇 域分布来看,“文革”后广州就已经退出了实用绣的生产,目前 女多勤于纺织,女子到了十一二岁,母亲即为预制嫁衣,家家 实用绣生产也只有广州周边的南海、顺德等地。欧盟建立初期, 户户织缍刺绣。潮绣产品偏重于民俗用品,花纹、样式贴近乡 广绣出口达到鼎峰。2008年,受欧洲经济危机影响,欧洲国家 间生活,与苏绣、广绣相比显得有些“土气”,产品以内销为主, 购买力下降,广绣出口严重下滑,发展艰难,直到2014年下半 涉及外销。潮绣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展到鼎盛时期,品类繁 年开始才稍有好转的趋势,出口订单略有增长。2006年,广东 多,绣工遍布城镇农村,从业人员超过l0万人,产值超过1亿 省广州市的广绣和潮州市的潮绣联合申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 元。潮汕地区几乎“家家摆绣框,户户有绣娘”。 一遗产项目——粤绣,获得批准。然而,城镇化、现代化、全球 化的大潮使产生于农耕时代的“非遗”项目都已经失去了赖以 、广绣、潮绣之实用绣的发展现状比较 生存的土壤,“家家摆绣框,户户妇女做绣娘”的场景已不复存 广绣和潮绣虽然合称为粤绣,但二者无论从工艺技法、题 在。2008年的经济危机席卷全球,从事广绣实用绣的外贸企业 材内容、颜色、产品使用功能、发展现状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别。 已所剩无几,主要集中在顺德地区。国际金融的波动以及国际 36 l观察与思考 后在其上施绣;或者以棉絮作垫底,在面层以丝线满绣制,然后 护意见: 在面层上施绣,或以棉絮作垫底,覆盖以丝绸,并将丝绸周围钉 牢,然后在上面施绣。潮绣((九龙屏风》,画面上为九条动态不 (一)保护传承人是保护传统文化遗产的首要任务 随着经济一体化和现代化的推进,我国许多优秀的非物质 同的蛟龙腾空飞舞,又以旭日、海水、祥云相连,组成九龙闹海, 文化遗产面临着失传的危险。虽然广绣、潮绣的制作工艺仍由 旭El东升,霞光万道的壮丽场面。作品采用了金银线垫绣的技 一批老艺人传承下来,但纵观当今民间手工技艺制作出来的广 法,龙头、龙身下铺垫棉絮,高出绣面2~3厘米,充分表现了 绣、潮绣产品,无论是纹饰题材、工艺的精致程度还是在颜色 蛟龙丰满的肌肉,善舞的躯体及闪闪发光的鳞片,富于质感和立 的搭配上,都已大不如前。我们不难想象,几十年后,这一批 体感。((金龙鱼》是潮绣的另一件代表作,作品创新了潮绣的双 老艺人相继离世,恐怕我们就连最基本的广绣、潮绣制作工艺 面表现手法,开创了中国双面垫高绣法的先河。 图5 图6 20世纪初期,欧洲传入的通抽技艺与传统潮绣结合,经过 不断探索和实践,这种中西合璧的技艺自成一体被称为潮州抽 纱(图6)。在此后近百年间,潮州抽纱逐步发展成为一门潮汕 中青年妇女普遍能够掌握的技艺,成为城乡千家万户一项重要 的家庭副业。潮州抽纱以刺绣的垫凸和抽通为特点,以多层镂 空和剔透玲珑的空间艺术为特色,巧妙运用多种针法工艺和繁 复精致的设计布局,变化出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图案。如今 潮汕地区经济飞速发展,就业机会增多,大多年轻人更愿意从 事电子、电器行业或第三产业,不会去做绣花,所以本地区从 事抽纱的工人越来越少,潮州抽纱总公司也已经停产多年,面 临倒闭,这门传统技艺已濒临失传。 目前,潮绣观赏绣因其表现题材单一,产品缺乏设计与创 新,市场上鲜有新作品出现,家家仍都在销售那几件陈旧的潮 绣作品,发展状况不容乐观。 三、现代语境下对于广绣、 潮绣手工技艺保护的相关思考 城镇化、现代化、全球化的大潮使广绣、潮绣服装、服饰、 家居生活用品逐渐远离了人们的视野。虽然我们仍庆幸这门传 统的女红手艺没有失传,然而古老的精美绝伦的作品确已不复 出现。不可否认,我们在保护文化遗产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疏 漏,导致了传承链条随时可能断裂,一部分传统技艺濒临灭绝。 然而,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精神现象,作为人文精神的载体,是 人类生活所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保护广绣、潮绣这种趋 于消失的民俗文化,具有极其宝贵的历史、文化价值,对其进 行及时的保护和传承已刻不容缓。为此,笔者提出如下几条保 都难再见到。因此,政府工作的重心应该放在保护传承人上,要 激发他们的文化自觉,真正从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扶持与帮助。 同时各级政府应该通过文字、影像等手段对广绣、潮绣工艺进 行整理记录,以免广绣、潮绣的继续流失。 (-)向文化资源转化是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重要思路与 方向 广绣和潮绣文化遗产是人类宝贵的精神文化资源,但是如 果不能实现文化遗产向文化资源、文化产业的转化,遗产对我 们来说只能是没有生命的文化记忆而已。文化是活态的,如果 只放在博物馆里供人参观欣赏,它便失去了生命力。刺绣本身 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古人刻意制造出来的艺术品。换句话 讲,若从事广绣、潮绣的艺人无利润可赚取,那么这种文化遗 产必定走向消亡。 (三)坚持创新是文化遗产发展的保障 “原汁原味”地保护文化遗产的“原生态”和“本真性”,这 种主张或许是善意的,但难以做到。因为时代在变化,人们的 生活随之变化,广绣、潮绣这种传统手工技艺也一定会与时俱 进,推陈出新的。因为传统手工艺是经过前人一代代传承至今 的,如果因为与现代生活方式和审美的脱节而终止,是整个社 会和民族的遗憾,所以我们要进行设计创新赋予传统手工艺新 的生命力。 四、结语 广绣与潮绣虽统称为粤绣,但各自具有独特的纹饰、色彩、 工艺技法,并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与民俗色彩。但随着社会经 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已经远离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现代化 突飞猛进的态势使得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保护显得尤为紧迫。 要使广绣与潮绣这一民间女红技艺成为现代文化产业,需要积 极引导,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作者简介:王斌,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讲师。 编辑:豫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