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预防桥头跳车的措施

来源:爱够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6年第4期 黑龙江水利科技 No.4.20o6 (第34卷) 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lnology of Water Conservancy (Todal No.34) 文章编号:1007—7596(2006)04—0200—0l 预防桥头跳车的措施 张玉才 ,南志勇 (1.黑龙江省水利第二工程处,黑龙江阿城150300;2.五常市水利工程处,黑龙江五常150200) 摘 要:桥头发生跳车是一个普遍存在而又难于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文章针对具体情况提出了一些预防措施。 关键词:桥头;跳车;原因;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U44 文献标识码:B 1桥头发生跳车的原因 天然砾石一般不能满足施工规范要求,必须进行过筛和 桥头跳车是桥梁工程的一个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不 掺拌,使其达到级配要求,才能填筑路堤。同时,在施工中要 防止不合格材料运至工地,以免影响正常流水作业,造成窝 一。夏季雨水多,更易引发桥头跳车现象,特别是在山区更 为严重。 工浪费。当采用非透水性材料时,应在其中增JJn ̄,t,掺无机结 通过对桥涵工程的台背回填状况、台背地基处理情况及 合料,如石灰、水泥等。 病害现状调查分析认为,引起桥头跳车的主要原因有5点。 2.3 充分压实,减小路基压缩性沉降 1.1 天然地基的沉降。桥涵等结构物一般地处河流、池塘 2.3.1含水量控制 或沼泽低洼软地基处,与桥涵相连的台背路基处理往往不彻 从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双重角度考虑,路基填料的选取必 底,特别是当天然地基压实度相对较大时,若不进行处理就 须符合含水量要求,最大限度地使含水量达到最佳,以期通 直接填土,这样在行驶车辆产生的冲击荷载和路堤自重产生 过尽可能小的耕翻晾晒和补水翻拌措施,最终使其含水量控 的附加应力作用下必然会被压缩,产生沉降。 制在最佳含水量±2%范围以内。施工中必须加大试验频 1.2路桥刚度性不均匀沉降。桥涵结构物刚度原本就远远 率,使含水量大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才能保证施工质量。 大于台背路基,南于路基大体的固结沉降和自重作用下的塑 2.3.2松铺厚度控制 性变形,势必会产生不均匀性沉降。 施工中,根据分层设计厚度和松铺系数计算出松铺厚度 1.3桥头路基压缩性沉降。桥涵台背回填的范围相对一般 后,对每个工作面预先进行网络区划,原则上1区1车制,边 路基施工作业面较小,是碾压的死角。台背胸腔部分又始终 摊铺边用检尺检测,及时调整超标厚度,以确保松铺厚度达 伴有模壁效应,在施工时更难以压实。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产 标。 生非压实性沉降。  ’2.3.3压实机械控制 1.4病害破坏性沉降。路桥衔接处常常结构性变形开裂, 振动式压路机是目前比较理想的压实机械,施工中要根 雨水渗入酿成病害,导致路基内伤性破坏沉降。 . 据不同的填料使用不同的频率,才能发挥出最好效能。同一 1.5时间性自然沉降。由于先施工桥涵结构物,再施工桥 台振动式压路机,只有与被压材料的同有频率相接近、与松 头路基,,路基自然沉降时间相对缩短,使大量自然沉降在公 铺厚度相匹配时,才能省力又高效。 路使用期内进行,加剧了路桥沉降差。 2.3.4压实指标控制 施 中,路基压实度指标须分层检测。用灌砂法检查压 2预防措施 实度时,取土样的底面位置为每一压实层底部,自下而上,层 近几年桥涵工程实践证明,重视台背回填料质量是解决 层检测,确保压实度达标。 桥头跳车难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具体做法是: 2.4护坡补强,避免病害破坏性沉降。 2.1 准备台背回填下承层 对台背回填范围内的路床实施补强,以提高整体强度和 在台背回填前,先对天然地基处的软地层彻底清除,形 水稳性。桥头边坡防护也是隔渗水、防病害确保桥头路基稳 成桥涵与路基之间台背回填区下承层,以便与台背回填区部 定性的一个有效补充措施。 分一同填筑。 2.2精选填料,缩小路桥刚度性不均匀沉降 [收稿日期]2005—12—20 [作者简介]张玉才(1978一),男,黑龙江阿城人,助理工程师;南志勇(1977一),男,黑龙江五常人,助理工程师。 --———20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