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5.名著阅读(6分)
①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
七年级语文试题 A.《镜花缘》是清代李汝珍所写的一篇小说,作者借写海外奇风异俗,以提倡男女平等,否 命题、校对:
定封建官场,讽刺科举制度,揭露社会丑态,在我国古典小说中独树一帜。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B.在《镜花缘》里,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很多神奇的国度,如好学上进的淑士国,虚伪狡诈的两面国,女性当家的女儿国,终日忙碌的劳,各国风俗不同,各有特色。 题号 一 二 C.《湘行散记》是沈从文凭着亲身见闻写成的一部散文集,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幅湘西山水长卷,(一) (二) (三) 三 总分 文中浸透了作者深沉、真挚的感情,还寄托了他的哀戚、悲悯与希望。 得分 D.《朝花夕拾》创作于1926年,是鲁迅先生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的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 一、积累运用(29分)
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童年以及青少年时期的生活。 1.诗文名句默写。(10分)
②填空题(4分)
在鲁迅的《朝花夕拾》中,《二十四孝图》着重分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孝道① ,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②我寄愁心与明月,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在《琐记》中提到作者喜欢看的一本书是______________;《五猖会》中,父亲让“我”背③沾衣欲湿杏花雨, 。 (志南和尚《绝句》) ____________,让“我”感到痛苦。 ④ ,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6.语文实践活动。(5分)
⑤不知何处吹芦管, 。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古人这样告诫我们:“匹夫不可不慎取友”,可见,如何认识和选择朋友,是十分重要的人⑥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生课题。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你所在的七年级1班正在举行以“交友之道”为主题的语文实⑦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践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⑧奇文共欣赏, 。 (陶潜《移居》) ①文化积淀(1分)
⑨“ , ”现常用来勉励人们努力学习、工作,持之以恒。(《晏子春秋》) 这次活动有一项任务是分小组搜集交友的名言警句,成语典故等,请写出一则你搜集到的交友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②设计活动(2分)
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装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请为本次活动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飘然位临人间。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lìn啬了。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例:办一期以“交友之道”为主题的黑板报。
不绵绵如丝,或xīxī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在冬日灰蒙蒙的天空中,雨变得透明,甚活动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口语交际(2分)
至有些干巴,几乎没有春、夏、秋那样富有色彩。 (节选自刘湛秋《雨的四季》) 你班将召开一次以“交友之道”为主题的班会,届时想邀请本校心理咨询室的张老师参加,
①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大家推荐你去邀请,你会对张老师这样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ìn 啬 xīxī__________沥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上述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并加以改正。(2分) 二、阅读理解(31分)
________改为________ ________改为________
(一)古诗赏析(4分)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 ) 江郎山和韵①
宋•辛弃疾
A.随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的开展,让我们东台市的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不可干②。 B.考场上沉着、冷静、认真、仔细,是我们能否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正直相扶无倚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C.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注释】①和韵:唱和别人诗词,仍采用原诗的韵。 ②千寻:古以八尺为一寻,千寻,极言其D.川航执飞的3U8633航班迫降成功,机长刘传健被称为中国现实版的“萨利机长”。
高。干:求取,这里指接触的意思。
4.下列句子中,划横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 ) 7.这首诗写出了江郎山山势 、 的特点。(2分) A.班主任很注重发挥每个同学的长处,让他们各尽所能地为班级作出自己的贡献。 B.他是个挺帅气的男生,却总喜欢打扮得花枝招展的,让人觉得别扭。 8.诗人借描绘江郎山表达了怎样的人生理想?(2分)
C.老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网络的害处,希望我珍惜时间发奋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10月1日,黄海森林公园全新开放,站在空中栈道上纵目四望,草木葱茏,碧波荡漾,美不胜(二)文言阅读(14分)
收。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
第 1 页 共 1 页
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王戎识李》) 【注释】①王戎:晋朝人,竹林七贤之一。②诸:众多,一些,这些。③信然:的确是这样。 9.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4分)
①去后乃至 ( ) ②元方入门不顾( ) ..③尝与诸小儿游 ( ) ④唯戎不动 ( ) ..10.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列“之”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 ) A、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B、取之,信然。 C、学而时习之。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12.【甲】、【乙】两文分别给我们怎样的启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美文品鉴(13分)
望月亮 茂戈
①从复员回家,见到父母,父亲打量我好半天,“嘿嘿”一笑:“当了五年兵,黑成这个样子了。”我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父亲又若有所思地说:“你妈再也不用每晚望月亮了。” ②我的心一哆嗦。五年前,我当兵临走的那天晚上,母亲突然问我:“你到当兵,那个地方很高吧?”那时会写点诗的我难掩进藏当兵的喜悦,说:“是的,我会摸到妈妈您望见的月亮……” ③母亲一听这话,本能地望向月亮,眼里充满忧郁:“啊——这么高啊!”
④自从我离开了家,母亲就养成了每晚望月亮的习惯。我所在的边防连队海拔4200多米,对于母亲来说,那是她无法想象的高度。每天晚上,她只能望着我临走时对她说的“月亮”,想象我所在的高度。也许,她还会想象我在这个高度的生活、工作和训练……
⑤远远地,我一眼就看见母亲站在家门口的老槐树下,用目光迎接着我,像当年送我到当兵一样。五年了,老槐树还是我离家时的模样,而树下的母亲,头发却白了许多。“二娃,”母亲眼里噙满泪水一把抓住我的手絮叨起来:“黑了,咋这么瘦喽?”
⑥下士期满,我想晋选中士,但因为左腿患了风湿病,我在军事考核中没能发挥出最好水平……我嗫嚅着,半天没说出话,母亲像看透了我的心事,微微一笑,淡淡地说:“回来就好。”就像
③
①
②
小时候在外疯玩了一天后,母亲慈爱地唤我回家的声音。
⑦大哥也回来了。我当兵时,大哥正在读大四,大学毕业后的他在县城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还娶了一位贤惠的妻子。好几次,大哥说要把父母接到县城去享福。母亲去了一次,第三天就回来了。母亲和大哥说:“城里高楼大厦,灯光太亮,晚上连月亮也看不见……”
⑧晚饭后,大哥和我出去散步。大哥对我说,上个月母亲六十大寿,从不提要求的母亲却执意要求大哥陪她去一趟峨眉山。孝顺的大哥自然放下手里的工作,专门请假一周,陪母亲登上了峨眉山金顶。
⑨母亲是听一位村里人绘声绘色讲述到峨眉山的经历后决定去的。路上,母亲一再问大哥:“峨眉山金顶是不是有3099米?”大哥告诉我说,当时他以为母亲去峨眉山是想去看风光。 ⑩在雷坪洞等索道车时,母亲就有高原反应了,她不停地揉着自己的太阳穴,脸色有些发白。一旁的大哥担心地说:“您身体受不了,别上金顶了。”母亲一边揉着太阳穴一边说:“我一定要上金顶去看看。”
⑪大哥拗不过母亲。大哥说,那天日光很好,站在金顶向四周看去,一览众山小,周围的山峰都在金顶之下,云遮雾绕,很是壮观。然而,母亲并不怎么看风景,只是站在金顶上,默默地望着半空,像在感受着什么。
⑫大哥让母亲去上香,母亲轻轻地摇了摇头。大哥很是诧异,他以为母亲坚持要上金顶,是来祈福的。现在母亲既不看风景,又不烧香拜佛,那她上金顶来干什么? ⑬母亲的高原反应更加厉害了,大哥再一次要求母亲下山。
⑭母亲突然流下了泪水,喃喃地说:“我在3099米都受不了,二娃待的地方比这还要高出一千多米,他是怎么过的呀!” (《报》2018年9月19日,有删改) 13.文章主要写了哪两件事?请简要概括。(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第②自然段中“我的心一哆嗦”这句话的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下面文字,与上文第⑤段画线句相比较,它们的写法有什么相同之处?请作简要分析。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作者写从不提要求的母亲却执意要求大哥陪她去一趟峨眉山,有什么用意?(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章为什么以“望月亮”为题?(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1 页 共 1 页
……… _…__…__…__…__…__…__…__…__…__…_号…试…考…_…__线__…__…__…__…__…__…名… 姓… …__…__…__…__…__封__…_号…学…_…__…__…__…__…__…__…__…_级…班… … 密…………………
三、写作实践(40分)
生活中既有阳光灿烂的日子,也会有不期而至的风雨。有时让人忍不住欢笑,有时又让人忍 不住落泪;有时让人忍不住愤怒,有时又让人忍不住叫好……“忍不住”是我们生活中常有的现 象,往往能流露出一个人的真感受、真想法、真性情。
请以“忍不住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或短语,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章字数600字左右,书写要正确、 规范、美观;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班名。
忍不住____________ 600 第 1 页 共 1 页
初一语文期中
一、积累与运用29分
1、(10分)名句默写略。
2、(4分)吝 淅淅 装改成妆 位改成莅 3、(2分)D 4、(2分)B
5、(6分)B 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三选二) 《天演论》 《鉴略》 6、(5分)
①(1分)例:君子之交淡如水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其他符合要求的也可)
②(2分)例:举行“网络交友利弊谈”的辩论赛 举办“君子之交”故事会(写出活动形式即可,如演讲比赛,主题班会,作文大赛等等 ) ③(2分)有称呼,语言简明得体即可。 二、阅读理解31分
7、(2分)高耸、笔直、陡峭、险峻(四选二,意对即可)
8、(2分)要做一个刚正不阿的人(正直或顶天立地的人),人生要建功立业(报效国家或干一番事业)。(答对任意一点2分)
9、(4分)才 回头看 曾经 只、只有
10、(4分)①略 ②他们看见路边李树上果实很多,压得树枝都弯下去了,许多孩子都争先恐后地跑过去摘李子。 11、(2分)A
12、(4分)甲文:做人要讲诚信,要知错就改,做人要懂礼仪,要讲原则。(答出两点2分) 乙文:告诉我们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三思后行,能根据观察推理判断,少走弯路(意思到就给2分)
13、(2分)①“我”去当兵,母亲养成了望月亮的习惯。(写“我”从复员回家,母亲在大槐树下迎接“我”也对)②为了体验高原生活,母亲让大哥带她去峨眉山金顶。(意对即可)
14、(2分)①“我”觉得很震撼,很感动,因为听了父亲的话,知道了五年来母亲每晚都在望月亮。②“我”感到内疚,难过,不安,当年“我”随口说的一句话:“是的,我会摸到妈妈您望见的月亮……”,不料这句话却让母亲养成了每晚望月亮的习惯。(能分析出“我”的感受即可)
15、(3分)都运用了神态、动作、语言描写(写出两点2分),刻画出一个慈母形象,表现出母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分别写出两位母亲的形象特点也对)
16、(3分)母亲为了体验在高原地区当兵的二娃的生活感受而去峨眉山,并且不顾高原反应执意登上金顶,这样写更好地体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担忧、牵挂、怜爱、不舍之情。(写出意图得2分,写出作用得1分)
17、(3分)“望月亮”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望月亮”是全文叙述的主体事件;母亲对儿子的牵挂、关爱、思念都寄托在望月亮上;月亮的澄澈宁静就像母亲无私美好的心,母爱就像月光一样美好。(意思对即可,答出一点1分) 三、作文40分
评分要求:以30分切入,另外加书写分2分(字体工整、卷面整洁2分,字迹清楚1分,字迹
潦草,无法辨认的,不给分。)
第 1 页 共 1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b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