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管道工程施工方案
一.施工准备
路面底基层全部完成,桥梁、通道中央分隔带处,托架安装完毕,施工所需的材料、机具、人员准备就绪。
二.人员组成、机械配备
技术负责人:沈庆志
放样负责人:王峰
施工队伍:聊城联合通信公司
(自备所需材料、机具及技术人员8人,管理人员4人,壮工50人,发电机4台,套丝机3台,开沟机2台)。
三.施工前的放样与材料的检验
用全站仪按设计图纸要求,准确对人(手)孔及管道位置实地放线,如人孔、电缆管道与桥涵、桥栏发生冲突地段应及时调整,同时为了施工方便,在每个人孔附近增设一临时水准点,所有用于通信工程的管材及其它附件均在施工前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管道施工
1.管道沟开挖以路中心线为基准,开挖深度及宽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管道沟开挖应直顺,不准有棱角,突出的尖石和砖块,挖开后敞开时间要短,并注意做好防水工作,保证硅管埋设及时,顺利地进行。
2.管道开挖好后,在铺设硅管前,先在沟底铺一层10cm厚的素土,素土内不能含有碎石等坚硬物块,以免损伤管材,硅管采用人工铺设,采用不同颜色或色条区分,每条硅管颜色应对应,不允许不同颜色或色条的硅管相连接,具体布设应按布设图纸,严格施工。另外,布设硅管前,将硅管口严密封堵,严禁水土等杂物进入管内。
3.同沟布放的硅管应组成方形或矩形,为保持其不松散可每隔6m左右捆绑一次。
4.硅管接头断面应平直,并采用配套的PE密封接口接续,接续时,将管口打磨圆滑、平整,接头点在连接件中,不应有空隙,接续过程中应防止泥砂,水等杂物进入管内,各接头位置应错开一定的距离,以免硅管的局部过度弯曲,各接头位置做好详细记录,在施工图上做好明显标记,以备查用。
5.硅管捆扎后铺设,经自检合格并被现场监理认可后,方可开始回填,除了在管底铺设10cm素土,两则也应填满土,严禁将石头、砖块、冻土等填入沟内。
6.管道过集水井时,采用4孔Φ100钢管保护,由于集水井偏离中心线,所以管道过集水井后,应逐渐过度到中央分隔带中心线位置,钢管长6m ,在主线为15孔硅管路段,每个集水井处为5根,主线为12孔硅管路段,预埋钢管为4根。
7.硅管过桥涵,通道时,应在构造物两侧设高程调整渐变段,保证硅管有15-20m 的平缓过渡段,弯曲半径必须大于1m,个别困难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10倍,严禁出现折弯,经过桥
涵时用Φ100钢管保护,采用角钢托架支撑的方式从桥梁的中央分隔带间隙中通过。Φ100(外径114mm,壁厚4mm)钢管用管箍固定在托架上,并在桥梁的伸缩缝处采用伸缩套管连接,伸缩套管的一端与钢管焊接,焊缝厚度与钢管厚度相同,伸缩套管另一端为自由端,但需用沥青油麻密封,以防水流进钢管内生锈,在桥台背墙处用砼包封,外裹沥青油毡。
硅管在通过中央分隔带设中墩的跨主线桥梁及人行天桥时,管道在中墩两头设渐变段,使管道从中墩两则(中墩外侧,护栏内侧)通过,并用C15砼包封,厚度5cm。
五.人孔、手孔的施工
1.人孔应在路面基层压实后,实地放线开挖,人孔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基础及墙身用C20砼现浇施工,人孔完成后,外侧应逐层回填、夯实。钢管与人孔相接处,钢管缩入孔壁30-50mm,用水泥砂浆抹成圆棱,便于电缆线的安装。人孔附件如电缆支架、拉线环、穿钉、积水罐、人孔铁盖等均为邮电部器材标准件,可以从邮电部门直接采购。人孔完成后,其上覆采用C20钢筋砼预制件,具体尺寸及配筋严格按图纸施工。
2.手孔施工可与人孔同时进行,手孔基础采用C15砼浇注,四壁用M7.5机制砖砌筑,用10#砂浆抹面,四壁下角抹成八字型。手孔附件也可以从邮电部门购买,手孔与钢管连接处同人孔一样做成圆棱,便于穿电缆。无论是人孔还是手孔,其所用的附件均应符合原邮电部“D39-90”标准规定。
六.钢管施工
1.在主线上,每隔950m左右于两侧路肩分别设紧急电话平台,从该处中央分隔带分歧人孔至紧急电话平台分别设Φ50钢管各1根。
2.在沿路监控终端设备附近设置分歧管道,用Φ100钢管引至路肩手孔。
3.在各互通立交附近,分别设置进站分歧人孔,采用8根Φ100钢管引至路肩人孔。
4.各处钢管的连接采用套管缧纹接法,外套管长10cm,风壁套螺丝扣,钢管端部外套螺丝扣,两端钢管均拧入1/3以上。在接续之前,检查端口并将内口锉平成圆形,以免损伤电缆,接续完后,应在套管两端周围抹以油灰。
七.紧急电话平台施工严格按设计图纸进行,确保配筋及砼标号符合设计要求。
八.质量控制与检测
通信管道工程中的器材检验、工程测量、人(手)孔砌筑、管道铺设、工程验收等,必须符合原邮电部D39-90《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的规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