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1观察记录小1班

来源:爱够旅游网
东沙幼儿园2011——2012学年度观察记录与反思

时间:2011年10月24 观察对象:全班幼儿 具体表现: 地点:小一班 记录者:许亚林 观察内容:科学区:《颜色找家》 幼儿的兴趣很高!我巧妙地运用教具里红、黄、蓝、绿四只可爱的小精灵引入,变魔术般地出示不同颜色的物品;幼儿随机根据熟悉的儿歌的旋律,积极性随之调动起来。可在寻找不同颜色的东西时,发现一部分幼儿分不清楚黄色和绿色,有的小朋友甚至把这两种颜色的东西放入同一个篮子里。 分析: 刚刚升入小班的孩子,对于颜色的分辨能力还是不够强的。所以会出现两种或三种颜色的东西放入同一个篮子里的情况,这主要是对孩子平时生活经验的积累的能力估计不足,细节考虑得不周全所致。在引入时,我强调了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精灵的颜色,可是没有把不同颜色的蓝色分配好,所以有些孩子不懂得一样颜色的东西应该要怎么分类出去。看似很简单的细节,却是很重要的部分。 对策: 应该在引入时先把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精灵放在教室不同角落里,请幼儿一起去找,然后请幼儿说说四周有哪些和四只精灵身上的颜色是一样的?并说出是什么颜色。在打乱的篮子里找出一样的颜色的东西并告诉同伴自己找出来的是什么颜色,巩固对颜色的认识。这样的活动可能效果会好一些。

东沙幼儿园2011——2012学年度观察记录与反思

时间:2011年10月地点:小一班 12 记录者:许亚林 6观察对象:全班幼儿 观察内容:艺术区《看我变变变》(泥工) 具体表现: 幼儿的活动兴致很高,但是在操作中一直出现橡皮泥到处撒的情况,另外,发现多 数孩子在玩橡皮泥的时候习惯只把橡皮泥搓成圆形即汤圆,这样影响了创新的局向性。 分析: 刚刚升入小班的孩子,对于橡皮泥的还不是很熟悉不知道自己在干吗?特别是学了圆圆的世界后就更习惯只是搓汤圆,对于别的东西还不熟知,所以会出现只搓汤圆的情况,这主要是对孩子的能力估计不足,细节考虑得不周全所致。 对策: 应该先在区域里多做一些橡皮泥的范例,根据幼儿的特点引导幼儿搓出大小不一的圆并引导幼儿怎样把大小不一的圆拼在一起变出各种不一样的物体形状。渐渐地引导幼儿根据自己喜欢的东西拼出有创意的东西来,并及时给予鼓励和引导。

东沙幼儿园2011——2012学年度观察记录与反思

时间:2011年9月22 地点:小一班 记录者:许亚林 观察对象:全班幼儿 观察内容:区域活动——《水果分类》(益智区) 具体表现: 幼儿的兴趣很高!水果较贴近幼儿的生活,所有当我拿出各种水果的图片让幼儿把一样的水果放在一起时,幼儿的积极性随之调动起来。可在寻找水果的图片的操作时,看到幼儿分不清楚整个的和被切开的水果的图片,有的小朋友甚至把整个的和被切开的水果的图片放入不同的篮子里。 分析: 由此可见,无论是什么活动,教师都不可掉以轻心,都要仔细分析教材,并在考虑班级幼儿的年龄特点及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设计每一个活动,活动中不仅要考虑教师自身应当怎么引导,更要考虑幼儿的发展情况。只有考虑和准备好各方面的条件及教具,这样活动才能取到好的效果。 对策: 首先请家长配合带孩子先了解各种水果的特征等,并在活动中出示范例的环节中,应当根据幼儿的特点先出示一幅一幅整个的水果和被切开的水果范例,重点解决后再出示另外的大张的全部水果整个的水果和被切开的水果的图片巩固幼儿对水果分类的认识。让幼儿清楚地了解整个的水果和被切开的水果的变化后再出示另外范例请幼儿欣赏,其次,在介绍完范例后引入把水果送回家示范的环节,带领幼儿认识整个的水果和被切开的水果的特点。最后,在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后,请幼儿回去和爸爸妈妈一起来研究水果切成不同形状后有什么不一样,来激发幼儿大胆想象,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这样做不仅拓展了幼儿的思路,还能让幼儿更大胆地进行创作。

东沙幼儿园2011——2012学年度观察记录与反思

时间:2011年9月6 地点:小一班 记录者:许亚林 观察对象:全班幼儿 观察内容:科学区——认识圆形宝宝 具体表现: 幼儿的兴趣很高!我巧妙地运用魔术箱的教具,变魔术般地出示不同圆形的物品;幼儿随机根据熟悉的儿歌的旋律,积极性随之调动起来。可在寻找圆形的图片的操作时,看到幼儿分不清楚圆形的东西,有的小朋友甚至把正方形的图片也放入圆形图片的篮子里。 分析: 丰富的材料能引起幼儿操作的欲望和兴趣,但必须考虑幼儿的年龄及认知特点。对于刚上小班的幼儿来说找朋友还是有点难得,这个活动前幼儿对于圆形的认识的经验还是不够的。 对策: 我觉得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家长资源,让家长与幼儿一起收集有关圆形的物体。多一些直观的材料让幼儿感知,改变以上课为主的传统观念,以活动为主,游戏、参观、动手制作等各种开放性活动作为基本的组织形式。以发展幼儿的各方面的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