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合肥市行知学校 九(7)班 教师:张正茂 时间:2015年 元 月12日 (一)教学目标: 1、学会从投影的角度理解视图的概念,会画简单的三视图; 2、经历个人自学、观察、探究、交流和教师点拨的过程,掌握几何体三视图中的位置关关于本课 教学的 相关说明 系、大小关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多与同伴交流看法、提出疑问,培养自学的能力和乐于分享、互助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三视图的概念与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画法; 难点:正确画出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尤其是画含有看不见棱或轮廓的几何体三视图) 自学环节 明确自学 重点(3分钟) 学生自学事宜 思考和交流老师提出的问题,在老师的引导下,提炼本节课的自学重点 第一阶段自学重点(自学课本P80-81例1前的内容): 围绕重点 自学(12分钟【根据自学情况调整】) 1、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是怎样得到的? 2、三视图分别表示几何体什么长度? 3、三视图所反映几何体的长度之间有着怎样的规律? 4、尝试画出《学案》中“圆锥”的三视图。第二阶段自学重点(自学课本P81~82例1) 5、过自学例1总结画三视图的基本步骤。 组内交流 自学情况 (5分钟) 小组主持人(轮流)主持,让每个组员轮流在组内汇报自学结果,并记录整理本组的自学结果、遗留的问题和提出的疑问或者发现。 小组代表代表本组汇报自学成果、提出本组未解决的问题,其它组相互补充、碰撞和解决其他组未解决的问题。 全体同学倾听老师对本节课的自学评价和对本节课内容的集中点拨。 教师巡视指导,随机进入某一小组参与交流,深入了解自学结果,重点督促组长发现学习有困难的组员,并安排学有余力的组员对学困生进行辅导、解疑。 老师主持班级交流环节,用多媒体辅助小组代表汇报突破重难点、并进行零散点拨,适当板书。 教师集中点拨: 点评自学的情况、用多媒体技术对学生的易错点和重、难点进行强调和突破,系统提炼本节课内容。 1. 出示练习并要求独立完成作业后同桌课堂练习或设计活动巩固所学的内容: 巩固自学成果 (10分钟) 1、 画制作的几何体模型的三视图; 2、 2014年安徽省中考题第3题; 3、水箱塞子问题(1)、(2)其中第(2)为思考题 ,为第二课时做铺垫的。 两人或小组讨论互相批改和交流。 2. 巡视指导 3. 点评 4. 课后拓展 5. 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完成P85~86106习题25.2:第1、2、3题. 教师进入每小组巡视指导,记录自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现场辅导自学有困难的学生。 教师引导事宜 提出问题,引出课题,引导和帮助学生提炼并出示本节课的自学重点。 班级交流自学成果(5分钟) 点拨自学得失 (5分钟) 课后反思待续
三视图(学案)
第 组 姓名:
一、个人自学笔记:(围绕自学重点自学做简要的记录)
第一阶段自学重点(自学课本P80 -81例1前的内容:时间5~6分钟): (1)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是怎样得到的? (2)三视图分别表示几何体什么长度?
(3)三视图所反映几何体的长度之间有着怎样的规律? (4)尝试作出《学案》中“圆锥”的三视图。
6cm 4cm 圆锥
第二阶段自学重点(自学课本P81~82例1:时间4~5分钟): (5)通过自学例1总结画三视图的基本步骤。
2、请随时记下自学和交流过程中存在的疑惑和新的发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