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学信息技术工程2.0个人研修计划

来源:爱够旅游网
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规划

一、基本信息 学校名称 学校负责人: ### 项目联络人:## 联系电话:#### 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 姓名 ## ### ### ## 年龄 学历 本科 专科 专业 小学教育 工商管理 汉语言文学 小学教育 职务 校长 副校长 教导主任 学科组长 #### 所涉学段 小学 本科 本科 二、学校基本情况分析 (请描述本校当前的办学特色、信息化条件、教学中的主要问题,以及核心诉求,不多于500字。) 注:该板块的描述,是为了方便找到在此次能力提升工程中与学校发展最为契合且具可行性的努力方向。 目前学校的硬件平台建设已基本完成,能够基本满足老师们办公、教学的使用需要。软件方面学校没有统一的资源管理平台,老师们的资源都存放在自己的办公电脑内,处于零散无序的状态。在教育教学方面,老师们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亟待提高,大多数的老师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办公软件应用。学校老师的整体年龄偏大,日常教学任务中,特别是语数老师的兼带课较多,学习、培训、充电的时间较为紧张。此外,学校对信息技术建设的投入较少,设备更新较慢。 三、学校发展SWOT分析 (请利用SWOT工具分析学校发展的优势、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S 教师队伍比较年轻,乐于尝试新鲜事物,并且有一定的使用信息技术的基础,对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很感兴趣。 W 教师认识不到位,忽略提升工程;还有少部分老师年龄偏大,信息技术运用意识较弱,能力较低;平台多,资源重复。 O 学校校长的高度重视,学校教科研、培训、电教有序推进;借助能力提升2.0梳理和改进原有的学校研修制度。 T 信息课程资源生成质量参差,无法有效推广的风险。教师工作压力大,时间紧张,没有太多时间学习,部分教师不认同的风险 四、学校发展愿景 (请根据学校基本情况和核心诉求,明确本校在未来三年中的发展愿景) 随着信息技术2.0的应用,教师信息技术的研究能力不断加强,信息技术应用资源不断完善,大力推进校园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开展好信息技术与教学的研究,让信息技术成为教育教学和管理的载体和工具。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使之成为教师学习和教育教学设计的平台。 五、学校绩效目标 (根据上述发展愿景,确定本校未来三年的绩效目标。绩效目标应具体、可操作,并且必须包含一至两条与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相关联的绩效目标) 1.在组长的带领下,每位教师都能完成信息技术的学习与应用。每位老师都能利用信息化软件进行教学设计、制作课件,提高教学效率。 2.通过线上沟通平台,将教学成果进行展示。 3.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每个人都完成本学年的、高质量的教学设计及通用授课演示文稿(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个体教师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 4.每个教师结合学校布置的微能力点,全面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 六、校本研修方案 (结合学校的信息化发展愿景和能力提升工程2.0的要求,确定学校在校本研修中的绩效目标,绩效目标应与能力提升工程2.0的要求相吻合、具体、可操作。) 1.在组长的带领下,每位教师都能完成信息技术的学习与应用。每位老师都能校本研修绩效目标 利用信息化软件进行教学设计、制作课件,提高教学效率。 2.通过线上沟通平台,将教学成果进行展示。 3.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每个人都完成本学年的、高质量的教学设计及通用授课演示文稿(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个体教师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 4.每个教师结合学校布置的微能力点,全面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 (请从学校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角度出发确定能力提升工程2.0的本校研修主题,这研修主题 将作为之后学校能力点选择的依据。) 互动式教学;探究式教学 理念与模式: 采用优化教学模式,关注师生的自主发展,引导全体教师探索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 学校的能力点范畴,以及选择理由: 微能力名称 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 A2数学教育资源的获取与评价 A3 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 A5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 选择理由 研修内容 A6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 基于学校实际情况和老师们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选择,易于操作,方便实施,有利于活动推动。 A7技术支持的总结提升 A9 学生信息道德培养 A10学生信息安全意识培养 A11评价量规设计与应用 B2 微课程设计与制作 研修形式 在线课程学习+线下教研+校本培训 时间 阶段一 内容 有特长的年青教师先行培训,开发微能力案例 负责人 分管校长 研修安排 阶段二 分学科划定能力点范围,教师自主选择,校本培训 教务主任 阶段三 收集教师研修案例,开展微能力测评,组织评选活动 教研组长、校长 (确定本校教师在本年度研修中应达到的考核要求,如研修活动参与、研修成果产出、考核微能力数量、测评通过率等。) 考核要求 1.每位教师要完成 25 学时的在线学习和 25 学时的校本实践; 2.每位教师至少参与 1 次校本教研活动; 3.每位教师至少通过 3 个能力点的微认证,提交相应的微认证材料。 (为了使整校推进顺利开展,学校将采用怎样的机制?) 1.教师参与培训情况和参与培训的效果纳入到期末量化中。 2.每学期组织一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比赛。 3.信息技术应用作为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指标之一。 机制设计 4.信息技术应用作为教研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