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现代医院药品库存管理模式优化的探讨

来源:爱够旅游网
・98・ ・药事管理・ 现代医院药品库存管理模式优化的探讨 裴芳英① 摘要在保障供应的前提下,医院药品库存管理采用了ABC分类库存管理模式,引入了供应链管理模式,并开发零 库存管理模式,目的在于通过优化药品库存管理模式,降低药品库存,加快药品周转,提高药品保供率。该文对医院多 年来采用的各种药品库存管理模式的设计、实施及其价值意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药品 库存管理 ABC管理法 供应链管理模式 零库存管理模式 现代大型综合医院承担着救治患者和应对国家 紧急突发事件的重任,为了保障临床用药之需往往 会带来高药品库存,而高库存则意味着高额现金流、 高财务风险、低效率的资金运作环境,以及形成呆 账、坏账的可能和产生“降价”的压力。随着国家强 周采购、请领1次;剩下的20%、金额约占10%的品 种作为c类,安全存量设为28天,每四周采购、请 领1次。实行ABC分类库存管理模式,能够在保证 安全库存的前提下,对划分为A类的重点管理的药 品小批量多批次按需采购和请领,尽可能地降低A 类药品的平均库存额,控制好A类药品的库存从而也 制执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的力度加 大,对储存药品的硬件条件要求越来越高,高库存使 药品的储存成本也随之提高。我院自1998年起对 药品库存采用ABC分类库存管理法,2007年又引 入了供应链管理模式,并对部分药品实行供应商直 接配送到二级库的管理模式,201 1年又尝试与南京 医药药事服务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物流管理系统,计 就较大的降低了全部药品的库存总额。实施此模式 后我院药品库存的资金占用大大降低,药品周转天数 由原来的50天缩短为35天左右,周转明显加快。 实施过程中,我们为避免不科学地降低药品库 存总额导致出现缺药的风险,在药库和各二级库药 品库存中按采购和调配的品种数量、金额排序将药 品划分出ABC三类,对每一类药品分别设定库存的 划用营运中心取代药库,使得药库库存逐步减少到 零的零库存管理模式。在做好保障临床供应的前提 下,我们在选择最优的药品库存管理模式,确定合理 的药品库存,有效使用流动资金,降低药品储存成本 等方面,进行了有意义、有成效的探索。 1 实行ABC分类库存管理模式加快药品周转 最高存量、最低存量和安全存量的上、下限进行管 理。这样不仅做到了降低库存,而且随时监控药品 需求的动态变化,分析预测哪些是日常需求,哪些是 临时需求,使库存能与各种需求相适应。制定应急 预案,在特殊情况下,采取各项措施,以保证供给,这 些措施在抗“非典”、抗震救灾等突发事件对药品供 应有特殊需求的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2 引入供应链管理模式提高药品保供率 作为大型综合医院,我院常规用药多达1 500 多种,且用量大。1998年以前我院药品库存占用较 大,药品周转与同类医院的先进水平相比明显较慢。 鉴于此种情况,我院在药库和各药房库存药品管理 中引入了ABC分类库存管理模式,根据库存品种的 使用情况,分类进行管理和控制。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医院的发展水平和 规模也与日俱增,同时医院的业务量、医疗收入和药 品收入也在逐年递增。我院2007年药品收入是 我院的ABC分类库存管理模式是将药品按采 1998年的3.23倍;药品月销售额为4 550万元左 购、销售的数量和余额排序,排序在前10%的、金额 占到50%左右的品种作为A类,安全存量设为7 天,每周采购、请领1次;排在中间约70%的、金额 占到40%的品种作为B类,安全存量设为l4天,两 ①江苏省人民医院 南京市210029 右。按前述ABC分类库存管理模式每35天周转1 次计算,药品的平均库存金额约为5 000万元,药品 库存的相应增加也加大了药品日常管理的难度。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院在继续使用ABC库存管 理模式的基础上,引入了供应链管理模式。所谓供 应链管理,就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 江苏 毕事、Ip管理 ̄2012年第3期(第23眷总第127期 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 组织、协调与控制。首先是引入供应链管理的战略 思想,以强化科学管理,减少经验管理。其次是明确 医院药品采购供应链构成:药品原料生产厂家一药 品成品生产厂家一销售商一医院一级库一医院二级 库一患者。再次是确立供应链管理原则:成功的供 应链管理就是将链上各节点内部及其之间的各项供 应工作协调与整合为一个无缝的过程,使得链上各 节点能够顺利满足需求,并降低整个供应链的成本。 基于这样的认识,在最大限度保证临床药品供应的 前提下,我们引人供应链管理模式,提高供应率的具 体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1)设置合理的采购订单 前置时间,提高供应链的运转效率。通过制订合理 的采购计划,合理地调整采购订单的前置时间,有效 地降低缺货率且不增加库存;使药品管理工作量集 零为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使与医院相邻的上游 节点(销售商)降低了配送次数和运送成本。药库 自2007年11月起变更了采购订单前置时间,将采 购订单提前1周发送至供应商,改变了原来提前1 天下订单的方式,给上游供应商1周的缓冲期,对于 降低缺货率、降低运送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等收效显 著(见表1、2)。分析两表可以看出,2007年7月采 表1 2007年7月药品采购订单完成情况列表 表2 2007年11月药品采购订单完成情况列表 购订单前置时间为1天,2007年11月采购订单前 置时间改为7天。延长订单前置时间后,供货率大 大提高,采购订单的数量完成比率和金额完成比率 分别山原来的平均71.6%和68.8%提高到92%和 94.4%。(2)及时掌握上游节点的供药情况,并迅 速做出回应,调整供应链。为组成适合医院药品需 求的供应链,选择实力强、品质优的供应商和生产企 业,我们加强对上游节点供应能力、药品质量、仓储 等情况的了解,做出相应的保供策略,满足链上的院 内各节点,如医院一级库一医院二级库一患者的具 体需求。为采购紧缺药品,我们根据供应链的变化, 迅速调整供应链,与一些生产企业结成战略联盟以 保障供应。如上海某制药厂生产许可证到期,导致 我院阿糖孢苷、甲氨蝶呤等一线抗肿瘤药紧缺。我 们通过与浙江某制药厂协商洽谈,达成了协议,厂家 保证按计划供应我院的药品数量,我院在今后的新 药引进时给予这个制药厂以优惠政策。(3)主动建 立供应链上所缺失的上游节点,完善供应链。对于 有些紧缺、现有的上游节点无法供应的药品,我们主 动帮助有能力的生产企业构成生产条件,组织生产, 以满足我院的临床需要。如引产用药利凡诺因价格 低、用量少,现有的供应商无法保障供应。我们了解 到青海制药厂拥有生产批件,但是需要满足一定的 产量才能组织生产,而订购量始终无法构成生产条 件。我们就帮助其联络有相似需求的其他医院,统 计汇总需要量,实现生产企业的投产效率,使其能够 顺利投人生产。(4)依据供应链管理理论,确定考 核指标,综合选择适用的采购计划模式。建立管理 模式的主要内容是确定考核指标,我院现行的供应 链管理模式的考核指标主要由供应商保供率、药品 库存周转率(周转次数和天数)、药品平均库存、库 存系数、药品缺货率、保管费用、平均采购费用等方 面构成。 采购计划模式的选择原则是合理与适用。引入 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同时,在供应链的某些节点上或 某些时期,我们综合选择采用的采购计划模式还有: ABC、托保管方式、轮动方式、准时供应系统、看板方 式、水龙头方式等等,以编制合理适用的采购计划满 足需求。采用供应链管理模式后,我院的药品周转 1次的时间又从原来的35天左右降为28天。 3 开发零库存管理模式优化药品供应的组织结 构和部门职能 我院正在与南京医药药事服务有限公司合作开 发一种新的药品库存管理模式——零库存管理 模式。所谓的零库存,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库存概 ・1O0・ 念,即以仓库储存形式存在的部分药品的储存数量 为零。零库存管理模式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 是采用配送方式,即在物流基地进行理货工作,将配 好的货物送交采购方,以实现零库存。二是采用委 托保管方式,即将企业所属货物交由专门的物流公 司保管,由企业向受托方支付一定的代管费用,使企 业不再保有库存,从而实现零库存。三是采用即时 供应体系,即企业平时可以不设库存,根据需要随时 提出采购需求,以实现零库存。 医院药品库存总额占医院流动资金的比重较 大,若库存药品实现零库存管理将为医院节省大量 的流动资金和管理成本。但医院库存药品担负着保 障临床用药的特殊性,不可能做到全部药品都按零 库存管理。因此,合理确定零库存药品的品种,分析 其实施的可行性,将对我们目前所追求的降低药品 库存,加快药品周转,提高药品保供率工作具有较大 的指导意义。 药剂科作为医院重要的业务部门,负责全院与 药品供应链及物流相关的业务管理,在引入药品零 库存这一新的管理模式后,首先应进行药剂科的组 织结构和职能的变革优化。药库将不再负责药品的 采购和院内药品的搬运工作,而是把这部分工作划 拨给新建立的运营中心,运营中心同时还将承担院 内各个调剂部门的药品调拨和财务记账工作。变革 优化后的药剂科组织结构如图1。 图1 药剂科组织结构图 实施零库存管理模式的具体措施设计有以下几 个方面。一是医院内部成立“医院药品运营管理中 心”(以下简称“运营中心”),由运营中心对院内各 库房/科室药品进行集中协调和控制管理,大库和各 二级库将实现品规管理。二是医院药品运营管理中 2012年第3期(第23卷总第l27 心由供应商和医院双方工作人员共同管理。医院人 员主要处理临床使用药品目录的制定及变更、供应 商选择、购销合同签订、计划审批、交易结算、绩效考 核工作;供应商人员主要处理首营企业/品种质量审 核、订单收集/汇总/分配/确认、收货/验收、库存管 理/质量管理、退换货管理、药品配发、单元化分包作 业、第三方物流服务工作。三是药品供应链管理层 面的工作由运营中心工作人员完成;执行层面的工 作由各库房内工作人员完成。四是利用运营中心操 作平台,可以了解全院各药库/房的库存,运营中心 计划工作人员可按照计划流程对各库房间库存结 构、库存数量进行平衡和调控。各二级库库管只能 看到自己库房的药品库存,若需要补货可启动请领 流程,由运营中心决定是由大库补货还是由其它二 级库补货。五是物流上支持供应商直配到各二级 库,信息流和票据流仍在运营中心集中,各库房实行 独立核算,由运营中心会计(药品会计)记账。会计 记账是运营中心根据各级药库的物流活动进行记 账,当各级药库收到供应商的发货,二级库收到大库 的发货,院内调剂流程发生且调入方入库,报损报 溢,二级库发药出库中任意一种或几种情况发生,各 级库库管将发票与单据录入运营操作系统;各级药 库通知运营中心物流活动结束并将发票及相关单据 传至运营中心;运营中心资产药品会计核对票据与 系统信息,若一致则记录本次账务,记账作业结束; 若不一致,则说明原因并退回。 实施零库存管理模式,按上述方法进行库存药 品管理,将大大节省药品的仓储使用空间和管理费 用,同时因为运营操作系统可以逐步做到对药品进 行批次管理,从而为新会计制度药品核算优先选用 个别计价法核算药品的进价提供可行性。 4 总结 综上所述,采用哪种库存管理模式,不仅是库存 管理方法的选择问题,同时还要有供应商供应链的 支撑和医院信息系统的开发和运行环境的支持。 近几年药品全面实行政府招标采购,药品的进 价、售价全部执行统一的招标价,药品的价格比前几 年有较大幅度的降低,既使患者得到了实惠,也给压 缩药品库存、加快药品周转带来了一定的有利条件。 (收稿日期2011—12—26) ・本文编校朱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