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轰烈烈筹备、建设、签约、入驻的中国北京出版创意产业园项目让许多民营书企看到了希望,时隔近1O个月,当初政府承诺的产业园成立书稿策划编辑中心、版权交易中心,研究解决书号问题、减免税收等各项支持,是否已经落到实处?民营书业人们提出的税收优惠、政府项目与资金支持、人才编制保障等困扰发展的问题,是否已经有了解决方式?怀着好奇与期待,记者走进位于北京市黄金地段北三环中路的出版创意大厦,首先看到的是崭新的办公大楼,每层近1000平米宽敞的办公室、全新的桌椅,不知道这些全新的环境和用品是否预示着入驻民营书企从此有了新的开始。
据了解,因为场地限制,首批32家签署协议的入驻企业中的23家民营书企只有北京磨铁文化图书有限公司、北京时代新经典文化有限公司、思考者(北京)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智品书业图书有限公司、博尔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等几家正式入园,享受产业园主管单位北京市新闻出版局提供的各项优惠。记者随即走访了已经正式入驻出版创意大厦的几家民营书企,感受产业园给他们带来的变化。
民营书企在此免除后顾之忧
思考者位于大厦六层,在装饰一新的办公室中,执行董事王笑东告诉记者,“非常感谢新闻出版总署和北京市政府,提供这么好的平
台,更感谢北京市新闻出版局提供的优惠政策,还要感谢园区管理中心的服务,在这里场地、人才、书号资源现在都不缺了,我们已经没有任何后顾之忧,只有脚踏实地做好出版。”
王笑东详细列举了感受到的优惠:一是租金优惠,出版大厦地处北三环黄金地段但租金只相当于周围同地段写字楼租金的一半,仅仅每平米3.5元,西城区政府还承诺再补贴1元;二是税收合法化与减免优惠;三是书号支持,产业园成立北京联合出版公司,专门为园区企业提供书号,而且民营公司可以在封面上署名。四是资金上的扶持,北京市政府以及其他政府机构关于文化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产业园领导都在积极争取,一方面与银行牵线搭桥,帮忙解决贷款,另一方面积极扶持产业园企业在政府资金项目上的申报,大大解决了困扰民营书企的融资问题。
此外,还有组织身份上的一些转变,首先是编辑职称的解决,市新闻出版局人事处多次来企业调研,解决编辑中高职称评定问题;其次是人才引进上编制与户口的解决;再次是党组织关系接管问题。思考者拥有一批高学历优秀人才和众多党员,以前一直没有找到党组织上级接管单位,现在北京市新闻出版局人事处表示可以接收。据悉,党组织关系接收已经基本落实,评定编辑职称的草案也已上报总署,未来很可能以园区企业作为试点。
终于找到组织了
博尔国际文化传媒公司去年11月正式入驻,因为人园时间较早,
抢占了面积和位置均占优势的三楼,总经理董佳羽告诉记者他在产业园感受到的关怀。首先是政府的支持与服务,比如统一组织参展,2011年初京丰宾馆的民营订货会,出版创意产业园就组织园区所有出版企业集中参展,并且负责展台布置等全部事宜,为企业提供了免费宣传平台,即将到来的哈尔滨全国书博会,也会集中为企业申请展位,同时展位费用给予补贴;新闻出版局冯俊科局长亲自参与论证园区企业选题会;产业园分管领导经常调研询问有哪些困难和问题并及时予以解决。其次,给予出版支持,园区企业上报的选题只要有价值,就可以直接拿到书号。再次是承诺的一些具体优惠,如房租补贴、税收减免,以及对优秀策划图书的奖励。
“进入园区后,在北京市政府、新闻出版总署、北京市新闻出版局的关怀和政策支持下,我们终于找到组织了,有问题、有困难可以找组织”。董佳羽激动的话语中透露出对产业园管理和各项措施的肯定,他希望下一步政府能够给予一些人才支持政策,如加强人才的进一步培训、人才户口档案管理保障等。他认为,进入产业园还可以增加几家民营书企之间的交流,对企业的发展也有好处,看到周围几家企业做得都很好,他已经感受到了压力,接下来就要尽自己的努力做好书,要在进入园区后使企业产品、销售规模、人力资源的建设整体上一个台阶。
智品书业(北京)有限公司运营总监白剑锋也表示自2010年10月初人驻以来,感受到了政府的关怀与执行力度,冯俊科局长多次组织园区企业恳谈会,听取意见。智品书业入驻以来,由于拥有较好的软
硬件环境,加速了产品出品速度,已经陆续推出了《当代名家学术思想文库》《明朝一哥王阳明》等优秀图书,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伺时新办公地址、全新装修与设计使员工和合作者都感受到信心与希望。
采访当日,碰巧遇到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冯俊科局长亲自带领局产业处、服务中心等分管领导走访产业园每层企业,足见政府对产业园建设的重视。北京出版创意产业园建设早在2009年就被冯俊科列为重点工作,今年初全国出版局工作会上,冯俊科特别强调要做好出版产业园建设,创新管理机制,为民营书业提供更多的优惠。相信很多民营书业人士都在期盼着早日入驻产业园享受各种优惠,其实人驻产业园只是形式,困扰民营书业的书号、税收、组织机构设置等问题早日解决才是根本。
来源:中国图书商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