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市政道路的设计方法及思路

来源:爱够旅游网
市政道路的设计方法及思路

摘要:市政道路与一个国家、一座城市经济的发展存在直接性的影响关系。市政道路分为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支路,这些道路提供给人们便捷交通,作为出行必要的途径,都成为国家与各地城市的重要建设项目,也是充分体现一个国家民族与城市形象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对市政道路的设计与建设过程中,市政道路管理人员及道路建设人员,需要加强重视对道路的规划设计及建设质量的控制,并充分做好道路建设的环保与安全工作等诸多方面,以确保设计与建设出具有良好路况且能有效延长市政道路寿命的效果,从而提升我国市政道路的整体形象,保障人们日常出行的安全。

关键词:市政道路;设计方法;思路

1城市市政道路设计的意义

经济的增长导致城市人口的爆炸性增长。原有的城市道路已经难以满足正常交通出行的基本需求,我国一线城市普遍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交通拥堵问题,这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发展。市政道路的规划设计是道路建设的关键,它直接决定了道路建设的质量。科学的道路设计能够有效缓解当前城市道路拥堵问题,为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上升空间。我国城市道路规划不仅要着眼于当下的基本需要,更要放眼未来,做好长期规划。繁重的交通负担会增加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居民的日常出行也大大受限。盲目进行道路建设对于交通压力缓解的力度并不明显,反而还会加重交通负担。 2城市市政道路设计的基本要求 2.1安全性

交通出行安全是首要的,在道路设计上,应当优先考虑整体设计的安全性,尽量减少弯道与视野盲区的出现,十字路口、转盘、多车道等事故高发区的道路设计尤其应仔细斟酌。道路安全是道路畅通的重要保障,只有不断降低事故发生率,才能保证道路通行的井然有序。 2.2快捷性

大城市快节奏的生活使得居民对出行便捷程度有更高的要求。快捷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道路通行效率高、速度快,堵车路段少;二是线路铺设更加合理,能够满足不同居民不同目的地的出行需求,即系统化的城市交通网基本建成。以上二者共同助力市政道路的快捷通行。而二者的实现均离不开科学的道路设计和整体规划。 2.3经济性

市政道路的建设应基于经济发展和居民日常生活的需要。在道路设计环节应合理控制成本,道路的规划要以具体需求为基准,用有效的资金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论是对原有市政道路的二次改造,还是对新兴路段的规划设计都应以车流量、人流量和实际使用率为依据,既要满足一定时期内发展需求,又要避免过度建设造成资源浪费。此外,市政道路的规划建设应尽量降低对周围建筑和商铺的破坏,一方面旨在降低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在于控制建设成本。

3市政道路设计的具体改进方案研究

3.1强化市政道路节点设计

在开展市政道路设计时,要不断加大落实道路节点的具体设计,针对不同的城市设计节点,通过实地考察和城市发展规划具体内容,强化节点的设计规范。在节点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要素:一是市政道路交叉口是否合理。通过对道路的交叉口位置和城市的高峰车流量进行细致的研究,采取适当优化交叉口宽度的方法,有效的降低大型拥堵现象的发生;二是市政道路设计是否尽可能的缩减成本。在满足市政道路规划的前提下,通过利用原有的道路优化等方法,降低市政道路建设成本投资;三是市政道路设计定位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在市政道路设计时,必须要以当地的城市规划为前提,明确设计定位;四是市政道路设计是否考虑了人民需求。在开展城市道路建设时,必须要以人为本,在不影响道路整体规划的情况下,充分征求人民的需求意见,进一步提高道路建设的实用性和舒适性。 3.2推进快速路与城市道路的融合设计

城市快速路作为连接不同城市、市区之间的重要枢纽,近些年已经成为市政道路设计中重要的发展内容,充分利用快速路的优势,不仅能够有效的减缓城市的交通强度,同时也能够进一步完善城市的道路整体规划。合理的应用快速路建设,能够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好的交通运行贡献突出力量。因此,在进行市政道路设计时,要站在当地的全局角度,充分考虑城市的发展水平,通过了解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地理位置情况,通过不断推进快速路和城市道路的融合设计,健全市政道路设计方案朝着更加完备的方向发展。 3.3市政道路无障碍设计改进

在市政道路中,坡道应用十分普遍,但是,当残障人士在坡道通行过程时,可能出现风险。为了使残障人士顺利通行,在设计坡道时要依据以下2大原则:一方面是要使坡道的坡度不宜太陡;另一方面是要对坡道路面进行定期的清理,以保障坡道坡面的平整度。与此同时,设计人员应当对道路台阶设计更加重视。为了使无障碍道路更好地发挥作用,应当对台阶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台阶尽量放在坡度比较缓的地方,设立扶手,并采用比较艳丽的颜色进行标识。与此同时,台阶的宽度和高度要适中,宽度要大于0.3m,高度要在0.1~0.15m。另外,台阶两侧需要添加扶手,扶手高度必须控制为约1.2m。 4城市市政道路选择的设计思路 4.1城市交通道路的设计思路

第一,要求设计师在设计之前应充分的考虑到城市居民对于停车位的需求,根据该道路的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停车区域,确保停车位足够,也能满足人们在道路交通使用时的使用需求。第二,在设计时需要通过道路相关的合理设置,对车速和车流进行控制,给予更大的活动空间满足城市中的人们在日常出行时的出行需求。比如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尽可能的将路面设计成蛇形或者锯齿形,目的是为了让来往的车辆减速,虽然这些曲折的道路会让很多司机在驾驶时不愿意加入到这种车道,但是这也直接实现对车速和车流的控制,能提高城市市政道路设计的整体效果。 4.2城市商业街道的设计方法和策略

商业街道的车流量相比于其他地区更大,为了尽可能的满足人们需求出行的需求,同时避免出现大量的车流入到商业地区,而导致周围的交通出现不便的状况,需要与周围的商业文化建筑形成一个有机地、和谐的整体,比如说在进行道路设计中,街道要尽可能设计的具有艺术感,设计停车场、路面宽广,有专业的步行街。而灯路和灯光也需要与周围的环境处于协调的状态中,能够根据该地区的整体商业设计,烘托出商业区所具有的独特文化氛围。路面的各个设施也需要尽可能的完备,在商业地区进行城市市政道路设计时要有绿化带、停车位、路灯等内容既满足人们在夜晚购物的需求,也能够体现出该城市所具有的独特文化特色。在商业区以及城市的主干道设计,考虑到城市景观街道的整体设计。比如说,在城市道

路设计的过程中,道路的两侧做好护栏以及绿化的设计,整体的色调应与周围环境相一致,既不可以做到过分突兀,同时也能够保证人们在日常生活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来自城市市政道路设计所带来的独特美感。 结束语:

在现代经济的大力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市政道路的设计与建设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个城市经济的发展与形象与其市政道路的状况息息相关,更是决定普通民众出行与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作为市政道路的设计人员与管理者,需要结合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明确市政道路的主要作用,结合实际的道路施工环境与考虑周边民众的出行情况,来科学规划市政道路的建设工作,力求建设出具有高水准、人性化且安全系数高的市政道路。 参考文献:

[1]刘松,聂舒磊.市政道路设计现状及改进设计对策[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42(11):53+55.

[2]赵建伟.城市市政道路设计的方法及相关思路解析[J].低碳世界,2019,9(01):239-240.

[3]杨欢.城市市政道路设计的方法及相关思路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37(01):146+14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