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来源:爱够旅游网


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一、《读数、写数》

1、读20以内的数。

正数:从小到大的顺序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倒数:从大到小的顺序2019 18 17 ······

2个2个的数:0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正数、倒数或从指定中间数开始数都要会) 5个5个的数:05 10 15 20((正数、倒数都要会) 单数:1、3、5、7、9······ 双数:2、4、6、8、10······

(注:0既不是单数,也不是双数,0是偶数。在生活中说单双数,在数学中说奇偶数。) 2、数的认识 (1)数数,读数,写数

(2)比大小(“<”或“>”〉,排序 (3)数的组成 (4)基数,序数

2.0的认识---表示没有,表示起点。 3、计算:

加法计算---意义的理解,认识加号。 减法计算---意义的理解,认识减号。

会相关的计算(5以内):加法、减法、0的计算。 4、两位数

(1)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十个物体为一个整体的情况,实际上10个“一”就是1个“10”,一个“十”就是10个“一”。

如:A:11里有(1)个十和(1)个一;11里有(11)个一。2个“1”表示的意义不同 12里有(1)个十和(2)个一;12里有(12)个一 14里有(1)个十和(4)个一;14里有(14)个一 15里有(1)个十和(5)个一;15里有(15)个一 ·

19里有(1)个十和(9)个一;或者说,19里有(19)个一 20里有(2)个十; 20里有(20)个一

B:看数字卡片(11~20),说出卡片上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个位)第2位是什么位?(十位)个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十)

(3)先读11、12、13、14、15、16、17、18、19、20,再写出来。

如:14,读作:十四,写作:14。个位上是4,表示4个一,十位上数字是1,表示1个十。

二、《比较大小和第几》

1、例如给数字娃娃排队:5、6、10、3、20、17,可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也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注意做题时,写一个数字,划去一个,做到不重不漏。)

2、任意取20以内的两个数,能够用谁比谁大或谁比谁小说一句话。 如:16比15大,写出来就是16>15 9比13小,写出来就是9<13 3、“比”字的用法

看“比”字的后面是谁,比几大1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加1,比几小1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减1。

如:比5小2的数是(3),比4多3的数是(7)。 3、几和第几

△▲▲★△☆☆△△△▲★★★☆★

观察图,说说有几个图形?(16个图形)从左数第几位是什么?从右数第几位是什么?把左边三个圈起来;把右边第2个圈起来。

(复习此类知识时,分清左右,同时确定方向;知道几个和第几个的区别。) 4、相邻数

2的前面是1,2的后面是3,2再添上1就是3,3再去掉1就是2,与2相邻的数是1和3。

3的前面是2,3的后面是4,3再添上1就是4,4再去掉1就是3,与3相邻的数是2和4。

·

20的前面是19,20的后面是21,······,与20相邻的数是19和21。 统计

1、组织比赛---(认识简单的纵向条形统计图)

2、买气球---(认识简单的横向条形统计图) 《知识点》

组织比赛(认识简单的纵向条形统计图)

1、结合身边的实例,经历数据的收集及整理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形成初步的统计意识。

2、认识一格表示一个单位的简单纵向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买气球(认识简单的横向条形统计图)

1、认识简单的横向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进一步体会分类统计的必要性。

2、培养学生掌握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收集数据的方法如:(1)小组统计,全班汇总(2)个人进行全班的调查(3)举手或起立进行集体统计。整理数据的方法:一条表示同一类事物,一格表示一个单位,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将数据进行分类整理。

3、尝试利用数据做出简单的决定。

三、《加与减》

1、套圈游戏---(连加运算) 2、乘船---(连减运算) 3、乘车---(加减混合运算) 《知识点》 套圈游戏(连加运算)

1、结合实际问题情境,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连加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在解决问题中,引导学生开展估算活动,交流估算方法,体会估算的必要性。 乘船(连减运算)

1、结合情境,探索并初步掌握100以内数连减的计算方法,学习连减法的竖式。 2、发展学生初步的估算意识和提出问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探索解决数学问题的多种方法。 乘车(加减混合运算)

1、结合生活情境,学习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引导学生开展估算活动,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算,从而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