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公司质量管理手册的5.6条内容及《管理评审控制程序》的要求,现将本年度采购部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质量目标达成情况
2011年度公司质量目标继续延续执行上年度的各项指标,各项指标在本年度1~11月的(平均)达成情况统计如下: 序号 1 2 3 项 目 进料检验合格率 采购交期达成率 采购成本 目标值 ≥93% ≥95% 120 实际达成 94。30% 96。77% 61 结论 达成 达成 未达成 备 注 1、4单月未达成 5、9单月未达成 电线25,五金:22,其它:14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明显看出目前采购成本控制这一项,今年明显不达标,其原因还是因为今年年平均铜价为65000/吨,去年59000/吨,高出比率为9%,而金价今年均价为328克,去年均价264克,高出20%,而我们公司主要原材料都与铜及黄金价格有关,所以导致大多产品价格都没法降下来。 二、供应商/外加工厂商的表现
以下为2011年度占公司90%供货量的50名供应商供货表现如下: 序号 供 应 商 1
来料批次 13 不合格批次 延期批次 0 0 综合评分 100% 1
备注 创能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德尔信 金龙 乐庭 力崴 美亚迪 盛益 新锦春 怡和祥 华实 肯泰 先锋 沃尔 富永昌 协胜 金扬 41 28 20 92 33 15 18 28 10 58 210 144 45 73 135 0 0 0 0 0 0 0 0 0 0 4 1 1 1 1 0 0 0 0 0 0 0 0 0 1 0 2 0 1 4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99。14% 99.05% 98.96% 98.89% 98.63% 95。15% 2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天德鑫 卓立 利恒通 爱晟 OSI 兴永顺 欧度 百旺 怡美 金升 华惠 啻 源 兴联盈 烁宇 永达 44 86 34 16 14 181 27 13 12 23 116 27 184 23 165 2 0 2 1 1 8 1 1 1 2 2 1 7 1 19 0 4 0 0 0 5 1 0 0 0 10 2 16 2 4 97。73% 97.67% 97.06% 96。88% 96.43% 96。41% 96。30% 96.15% 95。83% 95。65% 94。83% 94。44% 93。75% 93.48% 93。03% 3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昌骏 金源泰 永强富 东三信 科达 瑞虹 东欣 博联康 红星辰 金颂盛 康德华 志达美 宝鑫 富康美 恒佳信 14 143 315 19 12 18 108 328 19 38 19 71 51 15 14 0 9 26 3 1 2 16 43 4 3 4 5 11 4 4 2 12 22 0 1 1 5 24 0 5 0 11 2 0 0 92。86% 92。66% 92。38% 92.11% 91.67% 91.67% 90.28% 89。79% 89。47% 89.47% 89.47% 88.73% 87.25% 86。67% 85.71% 4
47 48 49 50 合力达 佑佳 德士达 天海南郊 39 13 22 12 8 4 6 0 4 0 3 5 84。62% 84。62% 79.55% 79.17% 综合以上数据来看,不良率偏高还是导致评分低的主要原因,尤其是电线全年的不良率约为10%左右。其原因是新供应商博联康对我公司产品质量要求了解不够,在不影响性能的情况下私自更改了电线的结构,来料后又因多种原因特采收货了,导致供应商轻视我们公司的质量标准,此问题虽在9月份后有所改善,但是还是暴露出我们对新供应商的引入后管理不够严谨。后续在新供应商引入试用时,除重点协同工程及品质部门进行样品及现场评审,还需严格控制特采申请,杜绝供应商有投机取巧心理,同时向供应商宣导我们公司的品质理念,指导供应商配合完成我们的质量要求. 三、改进的建议
签于2011年工作中出现的一些矛盾问题,建议在以下方面作为改进:
1. 客户分级别,在新材料申请开发时开发部明确客户级别,以便我们根本客户级别选取最合适的供应商,避免二次开发。
2. 样品物料管理:上一年度所提出的样品进行编码管理,今年有执行下去,但执行得不全面,工程部门应将此工作做一次全面的培训及宣导,否则工程人员对此工
作的意义不明确,不能很好的完全这项工作,另外所有样品材料需入系统管理数量,在样品材料转量产有正试编码时,工程需将样品编码对应的正试编码这一信息通知到货仓及PMC,PMC需监督货仓及时将样品编码调成正试编码,避免重复申购及样品材料的丢失呆滞.
3. 物料编码描述混乱,尤其是外购标准进口件,工程在编码录入时没能将详细型号及品牌标注清楚,导致一些采购频率低的物料,再次采购时无法准确的找到
5
采购信息.
4. 增加一台色差仪,减少因色差所产生与供应商及客户之间的投诉。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