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
1.学校升国旗的旗杆顶上有一个滑轮,升旗时往下拉动绳子,国旗就会上升。对这个滑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是一个动滑轮,可省力 B. 这是一个定滑轮,可省力
C. 这是一个动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 D. 这是一个定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 2.关于滑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B.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还能改变力的方向 C.定滑轮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D.动滑轮实质是个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杠杆 3. 如图中利用了动滑轮的是( )
A. B.
C. D.
4.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拉重为30 N的物体匀速上升1 m,则拉力F的大小和拉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分别是(不计绳重、摩擦及动滑轮重)( ) A.15 N、1 m B.30 N、2 m C.15 N、2 m D.30 N、1 m
5.如图是滑轮的两种用法,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甲 乙
A. 甲是动滑轮,使用时不能省力 B.乙是动滑轮,使用时可以省力 C.甲是定滑轮,使用时可以省力 D.乙是定滑轮,使用时不能省力
6.如图所示,用力F匀速提起重为4牛的物体A。若不计滑轮重及摩擦, 关于所用滑轮的种类和力F的大小,正确的判断是( )
A. 定滑轮,F=4牛 C. 动滑轮,F=2牛
7. 如图所示,建筑工地上,工人用动滑轮来提升货物,目的是为了( )
A. 减少拉力大小 C. 改变拉力方向
B. 减少物体重力多少 D. 减少物体移动距离
B. 定滑轮,F=2牛 D. 动滑轮,F=4牛
8.如图所示,用滑轮按甲、乙、丙三种方式拉同一重物在相同的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分别为F1、F2、F3,比较它们的大小,其中正确的是 ( )
A.F1=F2=F3
B.F1<F2<F3
C.F1<F3<F2 D.F3<F1<F2
9.如右图所示,在拉力F的作用下,总重60N的物体被匀速提升了10cm,若不计滑轮、绳的重和摩擦,则拉力F及其向上移动的距离s分别为( )
A.F=60N,s=0.2m C.F=60N,s=0.1m
B.F=30N,s=0.2m D.F=30N,s=0.1m
10.如图所示,不计滑轮质量及摩擦,当水平拉力F=30N时,物体m恰能沿水平作匀速运动。则地面对物体m的阻力大小是( )
A.15N
B.30N
C.60N
D.无法判断
11.图所示的甲、乙、丙是使用动滑轮的三种不同的方法,动滑轮质量不计,其中最省力的使用方法是 ( )
A.甲图 B.乙图 C.丙图 D.一样大
12.如图所示,用一根绳子绕过定滑轮,一端拴在钩码上,手执另一端,分别用力F1、F2、F3匀速拉起钩码。忽略绳子与滑轮的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F1较小 B.F2较大
C.F1、F2、F3的大小不能确定
D.如果将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那么力F1、F2、F3做的功相等
13.如图,用同一滑轮匀速提升同一重物(不计摩擦),图中F1、F2、F3、F4之间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F1=F2
B. F3=F4
C. F1=
1F3 2D. F2=
1F4 214.如图所示,分别用F1、F2、F3、F4匀速提升同一重物,若不计滑轮自身的重力及摩擦,则( )
A. F1=F2>F3=F4 B. F1>F2>F3>F4 C. F1=F2=F3>F4 D. F1=F2>F4>F3
15.如图所示,在用滑轮将同一物体沿相同水平地面匀速移动时,拉力分别为F甲、F乙、F丙、F丁,比较 它们的大小(不计滑轮重及滑轮与细绳间的摩擦),正确的是
( )
A.F甲>F乙 B. F乙=F丙 C.F丙<F丁 D.一样大 16.定滑轮左端绳子下端挂着相同的重物,若在定滑轮右端的绳子自由端分别沿三个方向用力(如图所示),力的大小分别为:F1、F2、F3,则 ( )。 A.F1最大 B.F2最大 C.F3最大 D.三个力一样大
F
FF
17.用动滑轮提起重物时,沿三个不同方向用力,如图所示,三个力的大小关 系是( )
A. F1>F2>F3 B. F1=F2=F3 C. F1 二.填空 18.小可在A端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匀速提起200N的水桶,若不计绳重、滑轮重及摩擦,则人拉绳子A端的动力为 N;实际测量A端的拉力为110N,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滑轮重为 N。 19、如图所示,小森用同样的力把甲、乙两物体匀速提升,如不计摩檫和滑轮重,则重 力G甲_______G乙(“<”、“=”、“>”)。 20、如图3所示,物体 A 和 B 所受重力都为120牛,绳重、滑轮重力不计,摩擦力不计。当分别用力匀速提升物体A和B时,FA为 牛, FB为 牛。 21、一辆汽车不小心陷进了泥潭中,按如图4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 安装滑轮,均可将汽车从泥潭中拉出。如果汽车的重力为10000N,汽车所受阻力为800N, 则甲图中人拉动汽车的拉力至少为 ,乙图中人拉动汽车的拉力至少为 ,其中比较省力的是 图。(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不计) 甲 乙 图4 参考答案 一. 1. D 2.B 3.C 4.C 5.B 6.C 7. A 8.C 9.B 10.A 11.B 12.D 13.B 14.C 15.B 16.D 17.C 二. 18. 100 20 19.< 20. 60 120 21. 800 400 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