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科技富民强 县助力农 腾飞 为贯彻落实全国县(市)科技工 作会议精神,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民 增收致富,缓解县乡财政困难,以科 技为支撑,推动县域经济可持续发 展,科技部、财政部在2005年启动了 (市)相关资源和有关部门共同推进 相关政策和科技资源集成。县(市) 主要领导对专项行动实施负直接责 任,试点县(市)科技部门、财政部 人,县域财政增收32.5亿元。 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的实 施同时极大地促进了科技推广和转化, 示范项目共引进技术1464项,引进人才 5629人,培训相关科技人员和农民达 “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并 共同研究制定了《科技富民强县专项 专项行动的实施。 330万人次,提高了基层通过科技实现 产业发展的能力,有效地带动了农民致 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试行) 和 科 促进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 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资金管理暂 行办法》。迄今为止,科技富民强县 专项行动计划已经启动三批国家级科 技示范试点县(市),完成了富民强 县第一步的工作目标。 富和财政增收。 总体说来,通过实施专项行动, 试点县(市)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长 足的进步,概括起来至少包括以下几 个方面: 重视制定科技政策和优惠政策。在 专项行动中各省均制定了专项行动计划 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的实施 成效卓著,带动了示范县(市)对重点 产业科技的多元化投入,极大地促进了 特色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2005~2006年启动的国家级重点 科技项目398项,直接支持国家级重点 有效的运行和管理模式 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通过严密的 组织管理,切实的保障措施,保证了专 项行动的实施。专项行动试点县(市) 的选择,是根据各地区域特色和地方科 科技项目示范县(市)400个,投入总 经费达51.8亿元,其中国拨资金2.72 亿元,省拨资金1.79亿元,地县拨款 3.19亿元,单位自筹资金26.9亿元,还 包括大量的社会多元化资金的支持和 实施方案,其中政策措施和一些优惠政 策起到了引领示范县(市)重点项目顺 利实施的重要作用,加强了对科技富民 强县工作的纵深部署,为专项行动提供 了政策保障。 技工作基础来进行整体设计和统一部署 的,要求与县域特色支柱产业和农民增 投入17.9亿元。国拨资金仅占总投入 资金的5.25%,而社会多元化资金占到 主要领导负责、各部门协调。完 善的组织体系,主要领导指导和监督管 收需求紧密结合,对其他县(市)有一 定的示范带动作用,着眼于延长产业 链,带动一定范围的农民增收致富,壮 大县域经济,缓解县乡财政困难。原则 理,建立有关部门目标责任制,认真部 在资金应用方面,能够着眼于提高 特色产业科技含量,产业技术示范和推 广,企业创新能力培养,农户技术培训 署统一指挥,各部门协作配合,为专项 行动提供了组织保障。 促进科技资金多元化投入。专项行 上选择不同类型的、具有示范带动作用 等真正以科技增强龙头企业发展实力, 动认真落实《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 的县(市)及重点科技项目,成熟一 批,实施一批。 专项行动计划由国家、省(区、 市)、地(市)、县(市)分级管理, 以省(区、市)管理为主,县(市)具 以科技带动农民增收能力的支出。其中 应用于新技术、新品种引进的费用就达 到7.19亿元,占总支出的15%,技术示 范及推广费用为14.45亿元,占总支出 的30%,科技培训费用为1.3亿元,占 划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保证各级项目 经费到位,吸引多方投入,补充重点项 目资金来源。在专项行动实施过程中制 定规范措施,严格项目资金监管。 培育科技型的特色支柱产业。专项 体负责组织实施。科技部制定具体的管 理办法,集成相关科技资源,支持专项 行动的实施,财政部给予经费补助。省 技项目的申报、遴选和实施,协调科研 2005~2006年国家科技富民强县 专项行动覆盖农户476.57Y户,受惠农 均计算达到1205元,使大面积的农民从 行动促使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得到 了进一步的优化和调整,提升了区域特 色支柱产业的科技含量,增强了龙头企 业的科技实力,壮大县域经济,产生了 明显的经济效益。示范项目明确企业的 单位与试点县(市)对接,落实省级 困难户逐步变成小康户。新增就业85万 主体地位,选择县域特色支柱产业,以 64 巾国程jI田科技2008.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重点科技项目为载体,结合产 业发展布局实施一批共性关键 技术和产业化开发项目,创造 了县域新的经济增长点。 提高农民依靠科技增收 致富的能力。专项行动对农民 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资金来源和支出表 来源 支出 进行了大量的技术培训,促使 当地农民参与重点科技项目, 并推广到重点科技项目的辐射 区,使农民提高了依靠科技增 收致富的能力,提高了辐射区 农民的人均纯收入水平。 进一步重视区域产业布 局和产业优化。以发挥地区 科目 数额 (万元) 27200 1 7855 7479 24371 269074 科目 数额 (万元) 71897 144496 18950 1 3022 235169 其中 国拨资金{万元) 8275 7137 3693 3086 527 国拨资金 省拨款 地(市)拨款 县拨款 单位自筹 新技术、新品种引进费 技术示范推广费 科技服务费 培训费 其他 比较优势、提升产业技术优 势和增强技术支撑能力为目 其他资金 其中 贷款 1 79091 其中 示范基地建设 材料能源设备 标,以产业园区、新型化产 业基地和产业集群及其龙头 企业为主要支持对象,构建 地区优势产业的重点布局基 地。通过引进新技术、新品 辐射区自筹 监测服务管理 种,使产业链得以延伸,提 高了特色产业的产值,增强 地区产品市场竞争力。 重视农业科技成果技术集 成与示范。专项行动为县域经 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先进适用 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实施效果统计表 综合情况 覆盖农户f户) 入均农民增收(元) 财政增收(力技术情况 4765159 1 205 325382 850504 引进技术(项) 引进人才(人) 培训人数(人次) 新建技术平台 :个)} 1464 5629 33O1048 1650 兀 的技术成果,在科技成果转化 与推广中,通过园区、基地等 形式的科技引领工程建设,达 成科技成果的集成与示范,同 新增就业(人) 时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体系,提 高科技公共服务能力,提高科 技推广转化效果。 组织开展了多层次面向 农民和企业从业人员的科技培 新建技术平台指围绕项目支持的主 导产业,组建的技术推广服务机构,包 括企业的研发机构、网络信息系统、农民 济技术合作组织等。 训。围绕专项行动开展,培训 农民和企业劳动者达330万人 次,提高了农民的实用技术水 平和企业从业人员的技能,培 养了农村致富带头人和专业技 术人员。 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产学研结合, 提供了人才和技术支撑,极大地增强了区 域科技创新能力。 建立了特色产业技术服务平台。专项 行动重视通过高科技推广技术服务,建设 县(市)特色产业发展的技术服务平台。 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的实施有 效带动了农民致富和财政增收。建立富民 强县的长效机制是当前面临的一大任务, 对各省市项目实施的一些典型案例,组织 极大地增强了区域科技 创新能力。专项行动加强了示 范县(市)龙头企业与高等院 了区域公共科技服务网络信息系统、科技 推广服务中介机构、龙头企业的研发机构 以及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等一大批围绕示范 进行专题研讨和经验交流,推广成功的经 验,扩大专项行动的效果,进一步推动专 项行动计划的开展。 CHINA RURAL SCIENCE&TECHNOLOGY 6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